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选择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冥顽
(míng)
岑寂(cén)
滂沱(pāng)
涓涓(juān)
B.轧轧(gá)
净角(jiǎo)
盛馔(gōng)
和煦(xù)
C.汗津津(jīn)
恫吓(hè)
膳宿(shàn)
把柄(bǐng)
D.区域(yù)
淙淙(cóng)
对峙(zhì)
眷顾(juàn)
2.下列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 )
A.嬉戏
花团锦簇
蟋蟀
涟漪
B.赎回
家渝户晓
亵玩
惟吾得馨
C.蹑手蹑脚
奢多
波光粼粼
忍俊不经
D.盎然
引杭
爱不释首
孤僻
3.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D.每当看到《我是歌手》节目的感人之处,她总是泪眼婆娑,不能自已
4.下列对课文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白鹅》是现代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所写
B.《少年爱因斯坦》和《骆驼寻宝记》都属于童话
C.郑振铎的《海燕》抒发的是乡愁
D.《陋室铭》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父母经常给在外求学的小亮打电话,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
6.(8分)根据要求默写诗文。
(1)斯是陋室, 。
(2)结庐在人境, 。
(3) ,江春入旧年。
(4)角声满天秋色里,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
(6)《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
①保尔 柯察金是《 》书中的主人公,他具有有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是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②《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及时雨”指的是 。
8.仿写例句。
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 , 。
二、阅读与鉴赏(43分)
9.(11分)阅读《伤仲永》,回答下列各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泯然众人矣!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②泯然众人矣。
(4)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众人”的原因是(用原文)
(5)方仲永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10.(11分)阅读《鲁迅自传》,回答下列各题。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
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2〕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
堂〔3〕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 ,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2)“……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3)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4)读完这两段文字,你觉得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11.(11分)阅读《爱是一朵无声花》回答下列各题。
①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
③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④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我点点头。“多少钱?”老妇人弱弱地问。“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写,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老妇人一听后,刚准备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⑤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⑥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却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
(1)老妇人面对“我”告诉她电报价格时,其心理变化很微妙,找出老妇人心理变化的词。
﹣﹣犹豫﹣﹣
(2)分析小说第②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作者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有何好处?
(4)请根据小说内容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对母爱的认识。提示:要求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段完整的话。
12.(10分)阅读《权力》,回答下列各题。
黑熊、灰狼、狐狸组成一个强盗团伙,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羊群,使羊群不得安宁。
羊群中的头羊决定采取分化的办法,对付这伙强盗。于是采取进谗言、挑拨离间等办法,但是没有成功,因为黑熊、灰狼、狐狸团结得很紧密,它们并不相信谣言。
后来头羊死了。死前,它把位置交给一位年轻的羊。这位年轻的羊并没有直接上任,而是提出了一个令大家十分吃惊的计划。它说,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来担任羊群的头领。
对此,大家都坚决反对。但是被委以重任的年轻山羊却坚持自己的主张。它把这一决定传递给黑熊、灰狼、狐狸。它们都十分兴奋,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这里的好处太多了。
可是,由谁当这个羊群的头领呢?
黑熊想:我在团伙中力气最大,做的贡献也不小,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灰狼想:我在团伙中最为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了,论贡献我最大,这羊群的头领理应由我来当。
狐狸想:我在团伙中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我想出来的,我起的作用是最大的,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为此它们争执起来,谁也不服谁。大家就这样僵持起来,火气越来越大。黑熊首先起了杀机,它决定用武力除掉灰狼和狐狸。
黑熊趁灰狼不备时忽然向它发起了攻击,一下子就咬断了狼的脖子。
黑熊还准备向狐狸下手。
狐狸看出黑熊的心思,它处处防备着黑熊,同时,准备除掉黑熊。
它找到一个经过猎人伪装的陷阱,陷阱上面只有一层树枝。于是,它便躺在上面假装睡觉。因为狐狸身体轻,并没有陷下去的危险。
黑熊发现有了动手的机会,于是它猛扑向狐狸,可狐狸却迅速地躲开了。黑熊一头栽进了陷阱里。
剩下的只有狐狸了,它已对羊群构不成威胁。
这时,众羊才知道,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
(选自《现代女报》)
(1)在黑熊、狼、狐狸组成的强盗团伙中,它们自诩的强项各是什么?
(2)年轻的头羊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计划?这个计划为什么令大家十分吃惊,而让强盗团伙十分兴奋?
(3)本文结尾说“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4)从这则童话故事中,你获取了怎样的启迪呢?
三、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3.(50分)难忘的一天
要求:
(1)将所选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14.我在
中成长
要求:
(1)将所选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选择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冥顽
(míng)
岑寂(cén)
滂沱(pāng)
涓涓(juān)
B.轧轧(gá)
净角(jiǎo)
盛馔(gōng)
和煦(xù)
C.汗津津(jīn)
恫吓(hè)
膳宿(shàn)
把柄(bǐng)
D.区域(yù)
淙淙(cóng)
对峙(zhì)
眷顾(juàn)
【考点】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正确,不要把“滂沱”的“滂”读作“bàng”;
B.有误,“扎”是多音字,可读作“yà
zhá
gá”,此处应读作“zhá
”,“角”是多音字,可读作“jiǎo,jué”,此处应读作“jué”,“盛馔”应读作“shèng
zhuàn”;
C.正确,不要把“汗津津”的“津”读作“jīng”;
D.正确,不要把“淙淙”的“淙”读作“zóng”.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2.下列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 )
A.嬉戏
花团锦簇
蟋蟀
涟漪
B.赎回
家渝户晓
亵玩
惟吾得馨
C.蹑手蹑脚
奢多
波光粼粼
忍俊不经
D.盎然
引杭
爱不释首
孤僻
【考点】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书写,解答时需要回顾所学完成作答.
【解答】A.正确;
B.有误,“家渝户晓”应写作“家喻户晓”,“惟吾得馨”应写作“惟吾德馨”;
C.有误,“奢多”应写作“奢侈”,“忍俊不经”应写作“忍俊不禁”;
D.有误,“引杭”应写作“引吭”,“
爱不释首”应写作“爱不释手”.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学习时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
3.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D.每当看到《我是歌手》节目的感人之处,她总是泪眼婆娑,不能自已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A.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属不合语境,是错误的;
B.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C.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D.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
4.下列对课文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白鹅》是现代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所写
B.《少年爱因斯坦》和《骆驼寻宝记》都属于童话
C.郑振铎的《海燕》抒发的是乡愁
D.《陋室铭》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考点】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了一些名著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
【解答】A.正确;
B.有误,《少年爱因斯坦》不是童话;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名著的文学常识进行积累.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父母经常给在外求学的小亮打电话,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删除“一个班级”;
B.两面对一面的问题,删除“是否”;
C.缺主语
,可以前加“这”;
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6.根据要求默写诗文。
(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2)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
(3)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土燕脂凝夜紫 。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
(6)《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惟吾德馨(重点字:馨)
(2)而无车马喧(重点字:喧)
(3)海日生残夜(重点字:生)
(4)塞土燕脂凝夜紫(重点字:燕)
(5)提携玉龙为君死(重点字:携)
(6)同予者何人(重点字:予)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重点字:痕、青)
【点评】复习名句默写要注意以下几类:
(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
(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
(4)其他反映科学技术、和平、以德治国等方面的名句
7.名著阅读
①保尔 柯察金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书中的主人公,他具有有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是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②《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及时雨”指的是 及时雨 。
【考点】名著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文学常识.
【解答】(1)保尔 柯察全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
(2)《水浒传》中,宋江人称“及时雨”.
答案:(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宋江.
【点评】要熟读《水浒传》,了解小说主要内容及人物特点.
8.仿写例句。
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 铁杵可以成针,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心无旁笃 , 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心无旁笃 。
【考点】仿写语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句段,把握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词语运用,句式结构,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再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格调一致.
【解答】此句利用日常所见,表达一个深刻的道理,句式上,(日常现象)﹣﹣﹣﹣是在告诉我们﹣﹣(道理);
答案:铁杵可以成针,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心无旁笃.
【点评】解答此题,还要注意后半句成语的运用.
二、阅读与鉴赏(43分)
9.(11分)(2016春 衡阳校级期中)阅读《伤仲永》,回答下列各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立即完成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称,符合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泯然众人矣!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②泯然众人矣。
(4)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众人”的原因是(用原文)
(5)方仲永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通假字;文言实词;文言翻译.
【分析】参考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立就:立即完成.
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称:相称,符合.
(2)本题考查通假字,作答此题,一是靠平时的积累,还有就是结合句子的意思来判断是否存在通假字.
A.“说”通“悦”,高兴;
C.“有”通“又”.
D.“火”通“伙”.
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奇:以…为奇;稍稍:渐渐;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句子翻译为: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纷纷请他(仲永)父亲到家中做客
②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句子翻译为:仲永(才能)消失得完全如同常人了
(4)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从文中我们知道方仲永最终变为常人,因为其后天没有学习,用文中的话概括就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方仲永因为后天没有学习,从天才变为普通人,从中我们可以懂得: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
答案:
(1)立即完成
相称、符合
(2)B
(3)①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纷纷请他(仲永)父亲到家中做客
②仲永(才能)消失得完全如同常人了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
【点评】称
1.称其气之小大(chèn,相当,配合)
2.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配合)
3.先帝称之曰能(chēng,称赞)
10.(11分)(2016春 衡阳校级期中)阅读《鲁迅自传》,回答下列各题。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
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2〕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
堂〔3〕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 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 ,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他知道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 。
(2)“……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3)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4)读完这两段文字,你觉得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内容主旨;人物分析.
【分析】选文出自《鲁迅自传》,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自己求学的经历及弃医从文的原因,第二自然介绍自己回国后工作的经历.文段通过简单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曲折的人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从文中找到问题所在的位置,从附近即可筛选出正确的答案.比如第一问鲁迅学医的原因,后一句话即为答案:“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第二问弃医从文的原因,在“我便弃了学籍”这句话的前面,即:“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回答时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内容的理解.解答第一问很简单,关键要了解破折号的作用.结合整句话来看,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表示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解释,所以可以看出这“两条路”指的是做幕友或商人;解答第二问要结合鲁迅的人生追求及贡献来分析.鲁迅弃医从文,是想借文学来改变国民的思想,从而来拯救中国,他的选择和那些衰落了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目的是为了救国救民.根据这一理解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常识的积累.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巩固,既有文学常识的积累,也有历史知识的积累.结合鲁迅所处的年代,以及他的相关作品,比如《雪》一文可以知道,“四月辞职”指的是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因为作者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于是辞职离去.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根据我们平时对鲁迅的了解来综合分析.从文段中对他弃医从文的介绍,以及他在广州辞职的举动,都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答案:
(1)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知道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
(2)做幕友或商人;
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者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
(4)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点评】本阅读题考查的内容有:信息的筛选,内容的理解,常识的积累,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题目都属于基础题,其中第三题虽然简单,但是要求学生平时对文学常识及历史知识有所积累,才能得以顺利的解决.
11.(11分)(2016春 衡阳校级期中)阅读《爱是一朵无声花》回答下列各题。
①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
③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④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我点点头。“多少钱?”老妇人弱弱地问。“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写,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老妇人一听后,刚准备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⑤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⑥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却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
(1)老妇人面对“我”告诉她电报价格时,其心理变化很微妙,找出老妇人心理变化的词。
一愕 ﹣﹣犹豫﹣﹣ 坚持
(2)分析小说第②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作者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有何好处?
(4)请根据小说内容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对母爱的认识。提示:要求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段完整的话。
【考点】小说阅读综合;文章题目;句段分析.
【分析】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妇人对儿子的思念,让我感悟至深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交代一个冬日飘雪的下午,我们邮局很是清闲;第二部分(3﹣5)叙述一位老妇人因思念儿子来电话,宁可花钱也要强调她对儿子的思念;第三部分(6),抒发我从老妇人的事得到的感悟.小说以老妇人的事,提醒年轻一代要多关爱父母,他们对我们的爱完全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他们的爱,就像一朵无声的花,在悄无声息中开放.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快速找到有关老妇人的描写,从中筛选有效语句作答.从文中可找到描写老妇人心理的句子有:“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从中提取了描写心理的词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第二段画线句写出了天气的恶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母亲发电报的情节做铺垫.
(3)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标题在小说中的一般作用,主要有:①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②设置悬念;③指明文章线索;④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然后根据文章主要内容去选择判断即可.本文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从结尾段来看,它是点明了文章主旨,赞美了母爱的平凡而真挚伟大;用这种形象的比喻为题,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善于提炼,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讲述自己对母爱的观点.此题为片段写作式感悟题,所写内容必须有一个主题或中心.
答案:
(1)一愕;坚持
(2)写出了天气的恶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母亲发电报的情节做铺垫.
(3)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点明了文章主旨,赞美了母爱的平凡而真挚伟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标题在小说中的一般作用,主要有:
①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②设置悬念;③指明文章线索;④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然后根据文章主要内容去选择判断即可.
12.(10分)(2016春 衡阳校级期中)阅读《权力》,回答下列各题。
黑熊、灰狼、狐狸组成一个强盗团伙,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羊群,使羊群不得安宁。
羊群中的头羊决定采取分化的办法,对付这伙强盗。于是采取进谗言、挑拨离间等办法,但是没有成功,因为黑熊、灰狼、狐狸团结得很紧密,它们并不相信谣言。
后来头羊死了。死前,它把位置交给一位年轻的羊。这位年轻的羊并没有直接上任,而是提出了一个令大家十分吃惊的计划。它说,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来担任羊群的头领。
对此,大家都坚决反对。但是被委以重任的年轻山羊却坚持自己的主张。它把这一决定传递给黑熊、灰狼、狐狸。它们都十分兴奋,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这里的好处太多了。
可是,由谁当这个羊群的头领呢?
黑熊想:我在团伙中力气最大,做的贡献也不小,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灰狼想:我在团伙中最为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了,论贡献我最大,这羊群的头领理应由我来当。
狐狸想:我在团伙中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我想出来的,我起的作用是最大的,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为此它们争执起来,谁也不服谁。大家就这样僵持起来,火气越来越大。黑熊首先起了杀机,它决定用武力除掉灰狼和狐狸。
黑熊趁灰狼不备时忽然向它发起了攻击,一下子就咬断了狼的脖子。
黑熊还准备向狐狸下手。
狐狸看出黑熊的心思,它处处防备着黑熊,同时,准备除掉黑熊。
它找到一个经过猎人伪装的陷阱,陷阱上面只有一层树枝。于是,它便躺在上面假装睡觉。因为狐狸身体轻,并没有陷下去的危险。
黑熊发现有了动手的机会,于是它猛扑向狐狸,可狐狸却迅速地躲开了。黑熊一头栽进了陷阱里。
剩下的只有狐狸了,它已对羊群构不成威胁。
这时,众羊才知道,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
(选自《现代女报》)
(1)在黑熊、狼、狐狸组成的强盗团伙中,它们自诩的强项各是什么?
(2)年轻的头羊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计划?这个计划为什么令大家十分吃惊,而让强盗团伙十分兴奋?
(3)本文结尾说“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4)从这则童话故事中,你获取了怎样的启迪呢?
【考点】小说阅读综合;内容主旨;句段分析.
【分析】这篇文章极富于讽刺力,全文按事件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写羊群不断受到黑熊、灰狼、狐狸团伙的侵扰,头羊到死都无力解决;第二部分(3﹣4),写年轻的头羊决定从黑熊、灰狼和狐狸中选出一个来担任羊群的首领;第三部分(5﹣15),写黑熊、灰狼和狐狸为了当上羊群的首领而互相残害,最终剩下的狐狸对羊群没有了威胁.文章以动物的故事,表现出令人深思的主旨: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提醒人们要正确、理性地对待权力.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快速找到有关三者的描写,从中筛选有效语句作答.从三者的心理活动可以找到答案:黑熊认为自己力气最大,作的贡献不小;灰狼认为自己最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狐狸认为自己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它想出来的.
(2)本题考查的还是信息筛选.三个问题相对简单,从文章的第三、四两段可以找到答案.年轻的头羊提出了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当羊群的头领.“吃惊”是因为让敌人来当自己的头领会威胁羊群的安全.“兴奋”是因为拥有对整个羊群的指挥权,好处太多了.
(3)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语境去思考,答出其表面义与深层含义.这句话意思是说权力诱使黑熊,灰狼、狐狸三者互相残害,削弱了它们的力量使它们的团伙四分五裂,从而解除了它们对羊群的威胁.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本文的启示可以围绕最后一句话来展开.比如:权力是个可怕的陷阱,要正确、理性地对待权力.
答案:
(1)黑熊认为自己力气最大,作的贡献不小;灰狼认为自己最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狐狸认为自己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它想出来的.
(2)年轻的头羊提出了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当羊群的头领.“吃惊”是因为让敌人来当自己的头领会威胁羊群的安全.“兴奋”是因为拥有对整个羊群的指挥权,好处太多了.
(3)权力诱使黑熊,灰狼、狐狸上当,强盗团伙之间的相互斗争削弱它们的力量使它们的团伙四分五裂,从而解除了它们对羊群的威胁.
(4)权力是个可怕的陷阱,要正确、理性地对待权力.
【点评】本阅读题考查的内容有信息的筛选,句子的理解与阅读感悟与启示.题目难度都不大,其中第四题是典型题,只要求答出阅读启示的题目,一般可以将文章的主旨句加以压缩和扩充来回答.
三、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3.(50分)(2016春 衡阳校级期中)难忘的一天
要求:
(1)将所选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考点】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初次见到该作文,一定会大跌眼镜,这是一个太普通的作文题目了,从小学就写过很多次,但我们转化一下思路,越是一个看似平常的作文题目,能写出新意难度非常大,也非常难能可贵.
【审题立意】难忘的一天为作文的题目,里面的关键词语为:难忘、一天,我也就是告诉我们,写一篇关于一天的作文,而且文章中的事情是我们难忘的.
【思路点拨】《难忘的一天》是小学老师经常布置的作文,我们小时候都写过.我们写的都是些什么内容呢?考试,领奖,植树,游泳,爬山,聚会,入队,发明,创造…当然,如果把这些素材写具体,也未尝不可.只是,这样写的多了,不容易写出新意,下面,我提醒大家改变以往的思维定势,寻找一些新的写作素材.
【表达方式】本文适合前半部分使用记叙表达方式,文章最后以议论收尾,照应标题.夹叙夹议也可.
【细节描写】文章应以细节描写为主,特别是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一定要使用.
【解答】【例文】
难忘的一天
森林大学的熊老师昨天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天》,这不,学生们都按时交上了,他逐篇审阅,看到了乌鸦写的作文:
那天受骗的教训,我终生难忘.那天上午,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肉,站在树枝上休息,树下的狐狸不停地和我搭讪.他先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我心想,这个狡猾的东西,不知又要耍什么花招,所以没有理他.他赔着笑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我看了他一眼,还是没有回答.他摇摇尾巴,第三次说话了:“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我听了非常得意,人人都说我的歌声难听,今天终于找到了知音.于是就想高歌一曲.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我气得哇哇哇哇叫了一阵.晚上想了很久,真是教训深刻:
第一,当遇到别人的阿谀奉承,花言巧语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不可盲目行动.否则一定会吃亏上当,中别人圈套,后悔莫及.这点也印证了一句古语: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第二,我们都有一个弱点,就是喜欢听别人的称赞.即使这种称赞言过其实,夸大其词,我们也照单全收,喜乐于听.喜听赞言无可厚非,但因此忘乎所以,自然对自己不利.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这点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如狐狸一样.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要有客观的认识,对别人的称赞要有理性的判断.
看过乌鸦的作文,熊老师也很想知道狐狸是怎样写的,于是翻开了狐狸的作业,狐狸是这样写的:
那天的事,一想起来都禁不住想乐.那天,我看到一只丑陋的乌鸦叼着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馋虫在我嘴里乱动,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我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我眼珠一转,便不停地和她搭讪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她没有回答.我赔着笑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我一眼,还是没有回答.我摇摇尾巴,还不死心:“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肯定非常得意,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我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
那天,我不但运用计谋得到一块儿肉,也得到一些感悟:首先,只要肯想办法,没有做不成的事;其次,人人都爱听好听的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适时多称赞他,不仅能搏得他的欢心,也能赢得他的信赖,让他马上放松戒备之心;最后,我们狐狸天生就聪明,如果整天老老实实的,不动一点儿心思,那还不饿死?
熊老师读完这两篇作文,陷入了沉思:以前听别的老师提起过,乌鸦和狐狸都是很有前途的学生,自己还不信,现在算是彻底信服了.乌鸦受骗之后,能迅速进行总结和反思,相信以后再不会重蹈覆辙;狐狸为了生存,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食物,这种进取心值得敬佩.生存是森林中所有动物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没有生存的能力,连性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发展?
“今天,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熊老师自言自语地说.
【点评】【例文点评】读完这篇文章,同学们肯定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小作者巧妙地把题目《难忘的一天》嫁接到狐狸和熊身上,巧妙地把话题变成了童话,是一篇构思很有新意的作文,很容易获得看卷老师的青睐.
14.(2016春 衡阳校级期中)我在
中成长
要求:
(1)将所选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考点】半命题作文.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以“在xx中成长”为题,里面包含了两个关键词语“xx”、“成长”,也就是说,写该作文时,里面应该有这两个关键词语,而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只写其中的一个方面,则与题目不符合.
【思路点拨】这个题目,xx可以理解为感觉、感触、感悟等词语,可以围绕这样的思路写作:一次家务劳动、一次难忘的旅行、一次来之不易的成功等.这个作文主体内容就是事件加感悟,前面是记叙文字,后面议论抒情.
【文体选择】最好写一篇记叙文或记叙散文,不适宜写成议论文.
【解答】【例文】
在体验中成长
昏暗的台灯下,我凝视着这一杯茶,沸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让我感到了茶的清香.那苦涩中略微含着的一点甘甜,也被我贪婪的嘴给霸占了,眼的朦胧,勾勒出朦胧的记忆,可记忆却已不再朦胧.
作业之多“难为”了嬉戏之少,老师之严肃“阻抑”了欢笑之渺,压力之沉重,“造就”了在梦幻中的我们﹣﹣成长的烦恼.打开厚重的回忆之书,那思绪点点,也许是不倦回眸的一些往事.
“初”来乍到,一个脆弱的我,被“敌人”瞄准了“弱点”猛开了一炮,那个不堪一击的我,在“血”场上牺牲了,可一个“睡里挑灯看卷,梦回铃响背诗”的
我又一次站了起来.那段岁月,正在黑暗中迷茫的我,学习之余,有时我也找一席尚未枯黄的草地,有时也会是书桌前、窗台边,看伫立在远处的一排排树正在拼
搏,为的只是能发出最后的一丝艳绿.那些是什么树?我无从得知,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它们是树,就足够了.当我看着它们发呆时,心里就会思绪万千,当
我的眼睛重新回到树的时候,心情豁然开朗,压力荡然无存,转而投身于繁忙的学习之中.
似乎茶的清香已弥漫了“世界”,我的心情也随之沸腾起来.
我的拼搏,战胜了烦恼,战胜了一切,让那似乎是最后一丝艳绿,同样放出等同于盛夏的光彩.“少年不知‘烦’滋味”,可在这“山重水复”的转弯处时,有
谁要是放松下来,等待你的便是“沼泽千里,棘丛万丈”.反之,若要是拼搏和毅力,等待你的便是“柳暗花明,青山绿水”了.莫非你还真要让烦恼化作青烟一
缕,缠绕你的灵魂,让你烦闷,让你苦恼吗?
若成长是一篇拙作,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这些微小的东西似乎是似曾相识,似乎是一直打扰着我们,在成长的大自然中,过去那似微风抚面般的学习,现已被暴风雨般的学习和压力的进攻吹散在记忆的深处了.
双手已经感觉不到茶的温度了,弥漫在屋子里的清雾也悄然消失.更加用心地品味那“苦中有乐”的水,去品味成长的烦恼,“烦着烦着”,时光也“走着走着”,经历也“多着多着”,再一次去品味那茶,那“苦涩”似乎已随着温度、随着用心灵丈量的时间而荡然无存了….
【点评】【点评】这是一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作文,记叙文字为主体,议论文字很好的升华主题和主旨,相得益彰.并且在记叙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切看法,描写生动,感悟深刻,理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