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基本内容。21·世纪*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2·1·c·n·j·y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1教育网
二、讲授新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
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www-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主要任务
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要总结经验,坚持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进一步确定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正确解决这个任务,将有力地促进全党团结和党与各族人民的团结,保证中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历史意义
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并在总结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概括。党的十三大是一次全面加快改革、开放的大会,它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来,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
师: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长篇讲话,对前段时间党内的思想状况和社会上的思潮做出了回应。【来源:21cnj*y.co*m】
师: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出处:21教育名师】
师: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版权所有:21教育】
师:想一想,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三大”召开,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已近40年,为什么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学生:①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②封建思想意识有广泛深刻的影响;③我国经济、文化落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务重,时间长,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三步走
师: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2-1-c-n-j-y
师: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多媒体展示中共“十四大”
师: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师: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师: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十四大主要是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内容中是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的前奏。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以此为标志,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不再限于经营权的调整,而是深入到产权制度层面,它的主流是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司制度建设。
师:请举例说明市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
师: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12月18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提供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和设施,组织管理上市证券的交易活动,提供和管理本所的证券市场信息及国家证券主管机关批准的有关业务,国内VSAT通信业务等。21cnjy.com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师:1997年2月19日21:08, 邓小平同志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多媒体展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师: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称为"邓小平理论",由此得名。该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中,成为其指导思想之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多媒体展示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师:1978年12月工兴建。总厂下设焦化、炼铁、炼钢、初轧、钢管、轧、冷轧、发电等厂。
多媒体展示葛洲坝水利工程
师:1988年完成。 葛洲坝工程主要由电站、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巨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水利枢纽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都体现了我国当前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京九铁路
师:我国目前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第二大工程,投资最多,一次性建成双线线路最长的一项宏伟工程。它于1996年9月1日通车,北起北京西客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个省级行政区的98个市县,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包括同期建成的天津至霸州和麻城至武汉的两条联络线在内,全长2553公里。
三、课堂总结
1978—2000年主要建设成就: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特点
工矿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钢铁生产基地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 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露天煤矿
水利 葛洲坝水利工程 我国已建成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小浪底工程 我国治理黄河史上的最大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 世界水利史上的最大工程
运输 京九铁路 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于:(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B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3)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反思】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课时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14课,本文主要讲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形象的了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归纳、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www.21-cn-jy.com
运动失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练习
选择题
1、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2、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事件是( )
A、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
3、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20世纪初 B.20世纪中期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4、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5、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逝世于( )
A.1945年 B.1992年
C.1987年 D.1997年
6、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的宏伟目标。下列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理解正确的是 ( )2-1-c-n-j-y
①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②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③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④城乡发展差距还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21*cnjy*com
A.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8、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其中包括:①十一届三中全会;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五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定几个关键词,请你帮帮他( )21cnjy.com
A.①改革开放 ②初级阶段理论 ③市场经济 ④邓小平理论
B.①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中国特色 ③市场经济 ④科学发展
C.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②国企改革 ③计划经济 ④中国特色
D.①初级阶段理论 ②走自己的路 ③一国两制 ④三个代表
9、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1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21教育网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简答题
11.简述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
12.简述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
13.简述十四大的意义?
三、材料分析
14.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www.21-cn-jy.com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根据材料一,综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www-2-1-cnjy-com
材料二所述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事件为开端的?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来源:21cnj*y.co*m】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15.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材料二: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与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指什么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指哪一事件 它有何重要意义 2·1·c·n·j·y
(2)材料二中,邓小平是针对哪一问题提出这一观点的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16.材料: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版权所有:21教育】
(1)我国在何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中的“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哪一次党的会议上明确提出来的?邓小平在哪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怎样认识邓小平理论?
(4)“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这说明了什么道理?21*cnjy*com
(5)邓小平的这段讲话发表在哪一年?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C 7.B 8.A 9.D 10.D
二、简答题
11.简述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
(1)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指出邓小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高举邓小平主义不动摇。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21·cn·jy·com
(3)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12.简述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
(1)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
(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4)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3.简述十四大的意义?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三、材料分析
14.材料分析
(1)南昌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15.材料分析
(1)改革开放;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多次讲话。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中共“十三大”。
16.材料分析
(1)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2)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二大。
(3)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令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说明了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5)1992年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围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8张PPT)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导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授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新授
于1987年中共十三大举行
新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要总结经验,坚持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进一步确定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正确解决这个任务,将有力地促进全党团结和党与各族人民的团结,保证中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主要任务
新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并在总结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概括。党的十三大是一次全面加快改革、开放的大会,它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来,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
历史意义
新授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长篇讲话,对前段时间党内的思想状况和社会上的思潮做出了回应。
新授
四项基本原则是: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新授
想一想,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三大”召开,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已近40年,为什么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授
①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
②封建思想意识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③我国经济、文化落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务重,时间长,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
新授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
新授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
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新授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新授
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
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
十四大主要是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内容中是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的前奏。
新授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以此为标志,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不再限于经营权的调整,而是深入到产权制度层面,它的主流是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司制度建设。
新授
请举例说明市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12月18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提供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和设施,组织管理上市证券的交易活动,提供和管理本所的证券市场信息及国家证券主管机关批准的有关业务,国内VSAT通信业务等。
新授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97年2月19日21:08, 邓小平同志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新授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核心和思想
1979年: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
1982年:“十二大”走自己的路
1987年:“十三大”系统理论和基本路线
1992年:发表《南方讲话》
1992年:“十四大”明确改革目标,
全面系统阐述理论
1997年:“十五大”确定主题思想写进党章
新授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称为"邓小平理论",由此得名。该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中,成为其指导思想之一。
新授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1978年12月工兴建。总厂下设焦化、炼铁、炼钢、初轧、钢管、轧、冷轧、发电等厂。
新授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巨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水利枢纽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都体现了我国当前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1988年完成。 葛洲坝工程主要由电站、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
葛洲坝水利工程
新授
我国目前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第二大工程,投资最多,一次性建成双线线路最长的一项宏伟工程。它于1996年9月1日通车,北起北京西客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个省级行政区的98个市县,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包括同期建成的天津至霸州和麻城至武汉的两条联络线在内,全长2553公里。
京九铁路
总结
1978—2000年主要建设成就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特点
工 矿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钢铁生产基地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 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露天煤矿
水 利 葛洲坝水利工程 我国已建成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小浪底工程 我国治理黄河史上的最大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 世界水利史上的最大工程
运输 京九铁路 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于:(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B
练习
2、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B
练习
3、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D
练习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板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