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明朝的灭亡
导入
在北京景山公园里,有一棵为人熟知的老槐树,1644年的农历甲申三月十九日,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在李自成农民军的威逼下,在此自缢而亡。强盛一时的明王朝在其统治二百多年后也迅速走向了衰弱与灭亡。那么明朝究竟被谁推翻?明王朝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政治腐败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如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当时皇室内部又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新授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流民图》(局部)
人民生活困苦
新授
材料一:(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材料二: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训遭旱灾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新授
材料中显示了明朝末年出现了什么情况?
面对严重的旱灾,官府、地主照催逼租税,造成大范围饥荒。饥民吃光了草根树皮,及至用泥土、石块果腹。
这时明朝统治已经危机四伏,摇摇欲坠。我国北方天灾不断,崇祯帝刚继位,陕北就爆发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政府赈灾不力,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新授
明末农民起义
西安
太原
大同
居庸关
北京
新授
爆发地点 领导人物 口号 建立政权 历史功绩 采取的措施
陕北
李自成
均田免赋
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
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严肃军纪,收缴赃款,严惩罪大恶极的贵族、官僚
新授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服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李自成
新授
“杀牛羊,备酒装,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的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因为“均田免赋”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新授
李自成起义的意义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均田免粮”反映了群众反对财产贫富不均和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标志农民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
新授
女真是由谁在哪一年统一的?后来改称为什么?
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称为盛京。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
新授
清朝的建立
清朝又是什么时间建立起来的?建立者是谁?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清皇太极是一位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他注意发展生产,重有人才,使清朝势力不断发展,随后对明朝加强攻势。
新授
清军入关
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机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新授
总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明朝的灭亡原因,灭亡的过程,以及明末农民起义,着重介绍了明末李自成起义的兴起原因,发展过程,起义口号,起义结果,最后的迅速灭亡及历史意义;还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清军的入关,清朝的全国性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练习
1、明朝皇帝中,在位48年,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政事乏力。这位皇帝是 ( )
A、明宪宗 B、明神宗 C、明武宗 D、明熹宗
2、“明朝中后期,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材料中体现政治危机的表现为 ( )
A、土地兼并严重 B、皇帝昏庸腐朽
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
B
A
3、明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首先揭竿而起,揭开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的地区为(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西
4、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的将领是 ( )
A、皇太极 B、吴三桂 C、戚继光 D、阿骨打
C
B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僖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时,云南木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材料三 (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
针对土地兼并严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闯王受到人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 明朝灭亡 清朝建立
人民生活困苦 女真壮大,建立政权
板书
谢谢观赏!《明朝的灭亡》练习
一、选择题
1、明朝中后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的原因是 ( )
A各级官吏贪赃枉法 B、朝政混乱
C、皇室贵族、宦官等疯狂兼并土地 D、宦官专权
2、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 )
①连年发生大旱 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明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斗争最尖锐、对后世影响也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成为起义的主力军的是 ( )
A、王二的军队 B、李自成的队伍 C、张献忠的队伍 D、高迎祥的队伍
4、他从小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长大后,他足智多谋,武艺超群;他经过三十多年征战,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他是 ( )
A、铁木真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5、皇太极继位后,改族名为满洲的时间是 ( )
A、1635年 B、1636年 C、1644年 D、1616年
6、驻守重镇山海关,明朝灭亡后降清,并引清兵入关的明军将领是 ( )
A、李自成 B、吴三桂 C、多尔衮 D、吴应熊
7、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他们对本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元昊 契丹 B、成吉思汗 满洲
C、完颜阿骨打 党项 D、努尔哈赤 女真
8、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②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③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9、李自成的策略中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 ( )
A、严明军纪,不许妄杀一人 B、提出“均田免赋”
C、不得侵占民房 D、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10、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是( )①西夏 ②元 ③明 ④清。21cnjy.com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
11、1616年,_______称汗,建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史称后金。1635年,_______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并在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
参考答案21·cn·jy·com
一、选择题
1B 2A 3B 4C 5A 6B 7D 8A 9B 10C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满洲兴起和清朝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努尔哈赤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他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了后金政权。故选D。
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建立元朝与清朝的少数民族题干信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得知:明朝是由汉族建立的,而西夏建立的党项政权没有统一过全国,只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女真族建立的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又统一过全国。故选C。21教育网
二、填空题
11、努尔哈赤;皇太极。
【解析】
本题考查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满旋建立清朝的历程。清朝,又称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9年统一女真各部。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伪笔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击败明末农民军,进占北京。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明朝的灭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明朝中后期朝廷政治腐败的表现。
(2)了解明朝中后期农民生活困苦的原因。
(3)了解满洲兴起的过程,理解李自成的失败与清兵入关的关系。
(4)通过分析明朝灭亡的政治腐败与农民起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史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总体规律和个性特征;结合材料,综合不同角度,论述历史事件的状况。通过学习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来学会分析法,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的一些王朝的农民战争来培养学生观察各种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本领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www.21-cn-jy.co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2)进一步认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力。
【教学重点】
明末农民起义、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
【教学难点】
明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史料,结合提问、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1·c·n·j·y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北京景山公园里,有一棵为人熟知的老槐树,1644年的农历甲申三月十九日,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在李自成农民军的威逼下,在此自缢而亡。强盛一时的明王朝在其统治二百多年后也迅速走向了衰弱与灭亡。那么明朝究竟被谁推翻?明王朝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新课学习
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的具体表现。
学生回答: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如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当时皇室内部又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1-c-n-j-y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1*cnjy*com
图片展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和《流民图》。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背景
材料展示:
材料一:(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豫变纪略》21教育网
材料二: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训遭旱灾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陕西通志》卷八六【来源:21cnj*y.co*m】
教师提问:材料中,显示了明朝末年出现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面对严重的旱灾,官府、地主照催逼租税,造成大范围饥荒。饥民吃光了草根树皮,及至用泥土、石块果腹。【出处:21教育名师】
教师讲解:这时明朝统治已经危机四伏,摇摇欲坠。我国北方天灾不断,崇祯帝刚继位,陕北就爆发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政府赈灾不力,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2、经过
出示《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带领学生结合地图了解起义军进军主要路线。
图表展示:请学生填写表格:
爆发地点 领导人物 口号 建立政权 历史功绩 采取的措施
陕北 李自成 均田免赋 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 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严肃军纪,收缴赃款,严惩罪大恶极的贵族、官僚
出示李自成图片,简介李自成: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服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21cnjy.com
展示材料: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装,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提出问题: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的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学生回答: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因为“均田免赋”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21·世纪*教育网
3、意义
教师归纳: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均田免粮”反映了群众反对财产贫富不均和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标志农民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的兴起
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女真是由谁在哪一年统一的,后来改称为什么?
学生回答: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称为盛京。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出示努尔哈赤和满族的图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提问:清朝又是什么时间建立起来的?建立者是谁?
学生回答: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清皇太极是一位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他注意发展生产,重有人才,使清朝势力不断发展,随后对明朝加强攻势。出示皇太极图片。【版权所有:21教育】
2、清军入关
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机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明朝的灭亡原因,灭亡的过程,以及明末农民起义,着重介绍了明末李自成起义的兴起原因,发展过程,起义口号,起义结果,最后的迅速灭亡及历史意义;还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清军的入关,清朝的全国性政权的建立与发展。21*cnjy*com
四、课堂练习
1、明朝皇帝中,在位48年,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政事乏力。这位皇帝是 ( B )
A、明宪宗 B、明神宗 C、明武宗 D、明熹宗
2、“明朝中后期,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材料中体现政治危机的表现为 ( A )
A、土地兼并严重 B、皇帝昏庸腐朽
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
3、明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首先揭竿而起,揭开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的地区为( C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西
4、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的将领是 ( B )
A、皇太极 B、吴三桂 C、戚继光 D、阿骨打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僖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时,云南木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www-2-1-cnjy-com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材料三 (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针对土地兼并严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闯王受到人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 明朝灭亡 清朝建立
人民生活困苦 女真族壮大,建立政权
【教学反思】
一切的课堂设计都在围绕一个主体:学生;一个原则:课堂轻松、充满未知;一个效果:不知不觉、意犹未尽。总体来看,本节课课堂效果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如何根据教材的变化、学生的不同,设计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辅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知欲望,是今后思考的内容和努力的方向。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