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特征:响度
音调
音色
。
3.尝试根据声音的特征将各种声音进行分类。会用不同的方法改变乐器发出的声音。
4.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
,培养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
5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特征:响度
音调
音色
噪声的防治.
难点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响度和振幅、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一、考点知识梳理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实验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会停止。
注意:发声体振动微弱不易观察时,可以将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转换成容易观察的现象来观察,即放大法。如在发声物体上放些轻小物体看其是否跳起,或将物体与水面接触看是否溅出水花等。
(3).产生声音的条件:一是要有发声体,二是发声体在振动。
注意:(1)发声体既可以是固体和液体,也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以是气体;(2)发声体肯定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3)不能将“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说成“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物体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继续传播并存在。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固体的传声效果最好。
(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其中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注意: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速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不同。在同一温度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得越快。(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注意:一切声音的产生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但是仅有物体的振动,声音不一定能被听到。如当声音在没有介质传播时或当物体振动的频率超出人的听觉范围时,声音也不能被听到。因此,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1)发声体振动;(2)有传播声音的介质;(3)接收到的声波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4)听觉正常。
3、回声现象
(1)、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的。人们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即发声处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2)、应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注意:(1)回声定位和回声测距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回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2)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
(二)声音的特性
1、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音调较高。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3、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赫),例如:某音叉每分钟振动3000次,其频率为50Hz。注意:(1)人耳所能听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是次声波,高于20000
Hz的声音是超声波。人无法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但是有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2)次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传播也需要介质。
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指声源振动的幅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注意:辨别音调和响度的四种方法:
(1)根据定义辨别: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例如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放声高歌,女的音调高,响度小;男的音调低,响度大。
(2)根据影响因素辨别:影响音调的因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频率,即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反之则越低;影响响度的因素是振幅,即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另一个因素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根据波形辨别:音调不同的声音的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形疏密不同,波形越密,音调越高;波形越疏,音调越低。响度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振幅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4)根据对人耳的刺激程度辨别:音调又称声音的尖细,音调高的声音比较尖,人感到刺耳;响度又称声音的大小,响度大的声音大,响度小的声音小。
5、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注意:(1)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源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生活中我们能辨别出演奏的乐器名称、区分动物的叫声等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2)音色受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法影响。
(三)声的利用
1、声与信息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这在医疗、工业、军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应用。
(1)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蝙蝠根据接受到的回声的强弱、方向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方位。
(2)声纳: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可用来探测海洋的深度,绘制海底地形图,探测鱼群信息,判断敌军舰艇的种类、方位及大小等。
(3)B超: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用移动的探头接收体内脏器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经计算机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2、声与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波传递能量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把要清洗的精密机械的零件放在洗涤液中,通入超声波,液体会剧烈振动,从而把零件上的污垢清洗下来。
(2)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向人体内发射超声波,把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被排出体外。
(3)超声波加湿空气:将超声波通入水中,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水击碎,形成水雾,用小风扇将水雾吹入室内,混合到干燥的空气中。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界定
对噪声的认识:
(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发声体按一定规律振动,产生的声音就是乐音;如果发声体做无规律振动,产生的声音就是噪声。(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等级及其危害
(1)噪声的等级划分
在声学上,人们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是dB。把人耳能听到的最低音量定为0dB,这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注意:有人认为0dB就是完全没有声音,这是错误的。
(2)噪声的危害
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并引发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突然暴露在15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注意: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
( http: / / www.21cnjy.com )B;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噪声的控制
目前人们控制、减少噪声主要在消声(防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噪声产生)、吸声(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三方面采取措施。减弱噪声的方法有:(1)在声源处减弱;(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注意:减少噪声的途径:①减少噪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声源的噪声,如在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电影中在枪管上加装消音器等。②远离噪声源或设置屏障,如在高架道路旁安装隔音板,家中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等。③在人耳处减少噪声,如在耳孔里塞防噪声耳塞,戴上特制的耳塞等。(共19张PPT)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V固
>
V液
>
V气
V空气=340m/s
第二节
乐音与噪声
一、乐音
1、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2、乐音的特点
响度
→
音调→
音色→
振幅
频率
材料
二、噪声
1、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
2、防止噪声
人们在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1、正常人耳能
听到的范围
20Hz——20000Hz
2、超声:频率大于20000Hz
主要应用:导航
例:蝙蝠,声呐(超声雷达)
3
、次声:频率小于20Hz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补救强化练
2、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D
3、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听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间是否有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B
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
——————————————。(写出两点)
物体(钟)振动产生声音(钟声)
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声
迁移应用练
5、在班里举行小型音乐会,张刚同学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1),并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
”
的声音来.这些声音的________不同.但瓶子的顺序排乱了,正确的瓶子编号是________.
2.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C
6.关于噪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体健康
B.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D.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7.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烈的迪士高音乐总不会成为噪声
B.马路两旁植树造林,能有效地减弱噪声
C.现代的高科技能杜绝噪声的污染
D.消除噪声的有效办法是关闭所有声源
B
B
8.
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