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人美版 第九册 第十四课有角不是鹿
有鳞不是鱼
有爪不是鸟
无翅云里游来龙去脉神龙乍现龙兴百出龙的传人与龙共舞仔细观察和研究,龙的哪些地方与这些动物相似?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用这些动物的特点来创造出龙的形象呢? 它有什么含义吗?鳄首蛇身鹿角马鬃鹰爪鱼鳞鱼尾—— 神龙乍现龙
,
乃
神物 人们为龙摄取了各种动物最精华、最完美的部位。集如此多优势于一身的造型自然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神龙乍现 相传,神龙可呼风唤雨,以兴云布雨、司海理水为天职,以人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老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为最终“奋斗目标”。来龙去脉玉猪龙(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6500年) 龙的形象随着历史的前进也在变化和丰富着,有着不同的风格。代表着财富,象征着勇猛;是食物也是图腾神兽。为 什 么 最 早 的 龙 是 猪首 的 形 象 呢 ?亲,像吗?1.抢答:龙 的形象最早出现在( )?A. 距今3000年B. 距今5000年C. 旧石器时代 距今8000年D. 新石器时代 距今6500年D——来龙去脉龙形象的演变——来龙去脉在过去的6500多年间……中国龙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龙的形象在历史上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请你仔细观察,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夔(kui)龙期”商周—秦汉
距今3600多年 秦汉—隋唐
距今2200多年“应龙期”唐宋—明清
距今1400多年“黄龙期”——来龙去脉小提示:
先说说整体线条的疏密变化,再说说各部位细节的区别。 抽象、简洁多为单足,具有古拙的美感。——来龙去脉 —— 来龙去脉应龙期(秦汉---隋唐 )这个时期的龙有哪些特点?龙纹瓦当
汉代赵州桥石栏板上的双龙(隋代)龙的形象矫健,多有长尾,足多三趾 —— 来龙去脉从汉代起,“龙” 逐渐与皇权联系在一起。华丽 皇权的象征小知识:
元、明、清时代,只有皇家可使用五爪龙造型,民间只能用三爪或四爪龙的图案。黄龙期(唐宋—明清 )来龙去脉 2.连连看:
“夔龙期”商周—秦汉 矫健,足多三趾
“应龙期”秦汉—隋唐 华丽、皇权的象征
“黄龙期”唐宋—明清 抽象、简单、多单足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 (清代乾隆21年)
壁高5,96米 厚1.6米 长25,52米。同学们,
你知道哪里是“龙”最集中的地方吗?黄色正龙居中,前爪、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这种姿态我们称之为“盘龙” 。—— 与龙共舞升龙——头上尾下
降龙——头下尾上白为升龙
蓝为降龙盘龙—— 与龙共舞3.填填“坑”九龙壁上居中的龙为( )龙
头上尾下的龙为( )龙
头下尾上的龙为( )龙
首尾在一条横线上的为( )龙盘升降行—— 与龙共舞—— 与龙共舞龙翔九天
潜龙在渊
龙行虎步
盘龙如山
神龙摆尾
游龙戏水大家 是不是看的“热血沸腾”啦?! 等的“手痒难耐”啦?! 让我们一起…舞动起来吧!龙兴百出—— 龙兴百出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兴百出 五月初五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特色节目。端午节还有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习俗。
——龙兴百出 正月十五元宵节——龙兴百出又称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的民族传统节日。4.连连看:有关龙的传统节日二月二正月十五五月初五端午节龙抬头元宵节——龙兴百出5.思考讨论龙在我们中华民族心目中
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中国龙的精神”是什么?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民间,龙始终保留了它原始的象征意义---幸福、吉祥、威武。不夸张地说,有中国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 ……我们 作为“龙的传人”,要知道:中国龙的形象集诸种动物的精华特征于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理念;中国龙的精神象征着中华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民族精神。请结合课堂答题卡,说说中国龙带给自己的感受。作业提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