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普通班、实验班)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普通班、实验班)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0 19: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张家口一中2016级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卷(实验+普通)
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省识(shěnɡ) 崔嵬(wéi)
荻花(dí) 
环佩(pèi)
B.抚赝(yīnɡ)  暮砧(zhēn)
吮血(yǔn) 
霓裳(shǎnɡ)
C.栈道(zhàn) 
嗟叹(jiē)
商贾(ɡǔ) 
钿头(diàn)
D.朔漠(sù)  
迁谪(zhé)
青冢(zhǒng)
江渚(zhǔ)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臭迹
眨眼

戛吱
B.吞筮
窜来
仓皇
C.攥住
嗜杀
蹂躏
D.振痛
船梢
拖累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巴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巴南人们甚至把“下里巴人”山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
C.记者坦言:“内地政府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记者游刃有余,
不抗拒。”
D.从《小山回家》开始,那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在我看来,贾樟柯更像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每次都精心地选择视角,拍出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局部。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
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B.酸奶比鲜奶更容易消化吸收,它特有的益生菌能够以足够数量直达肠道,并
保持更持久的活性,有效改善食物的胃肠通过时间。
C.当前学术界有一种好虚荣的风气,浮躁的人很多,而甘愿认真踏实地搞研究的人不多了,王学远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星火”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有组织的资金捐助、技能培训和就业辅导等途径,改善下岗工人的生活条件,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机会。
5.小说结尾再次写鲁镇“祝福”的热闹景象,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热闹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死恰成鲜明对比,说明祥林嫂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
B.热闹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死恰成鲜明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也与前文形成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为严谨。
C.热闹的景象恰似是祥林嫂的葬礼,表现出人们对祥林嫂的同情。
D.热闹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死恰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民众的愚昧、冷酷,同时也与前文
形成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为严谨。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和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
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B、李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以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情感充沛,常常用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出壮丽奇谲的境界。后世称他为“诗仙”。
C、杜甫,字子美,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D、白居易,字乐天,号易安居士。他的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7.下列对文中加黑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自号”的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8.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B.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C.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D.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岁通五经
通:
通晓
B.白益傲放
益:
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
开辟
D.璘败,累系浔阳狱
累系:捆绑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
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5分)
13.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清夜徂(cú):是说清静的夜晚易逝。
14.首联勾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分)
15.诗的尾联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时,大弦声音如急雨般浊杂粗重,小弦声音如私语般轻细的句子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峰、天、松、壁等意象,以极度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来形容山峰的高峻和地势的险要的句子是“ 
 , 
”。
(3)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叙写昔时种种伤感的事情值得回忆,然而在当时对这些只是惘然一片的两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丑的眼泪
(奥地利)约 马﹣齐默尔
圣诞夜的前一天上演的马戏开演了。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引人入胜的。他们满心喜悦地坐在巨大的帐篷里。当黑色的矮马跳舞时,他们欣喜若狂;当雄狮怒吼时,他们毛骨悚然;当穿着白色紧身衣的漂亮女郎在半空中荡秋千时,他们惊恐得大叫。
啊,小丑出场了!
他刚在跑马道上跌跌绊绊地出现,孩子们就欢快地扯开他们的嗓门尖叫起来。孩子们大笑着,帐篷在他们的笑声中颤抖。他们笑得那么厉害,以至眼泪蒙住了视线。这个小丑可真了不起!他的滑稽表演是那样扣人心弦。
这个小丑根本不说话。他用不着说话就妙趣横生。他在孩子们面前表演他们想看的哑剧。他一会儿装小猪,一会儿装鳄鱼,一会儿装跳舞的熊。装兔子的时候,他简直滑稽透了。
突然,这个年迈的小丑紧张起来。他发现一个头上扎着红蝴蝶结的小姑娘。
小姑娘和她的父母坐在跑马道的第一排。她是一个长着聪明俊秀的面庞的漂亮姑娘。坐在她身旁的父亲在笑,母亲也在笑,只有这个扎着红蝴蝶结的小姑娘不笑。只有她一人不笑。
于是他又专为这个坐在第一排的小姑娘卖力地表演起来。
年迈的小丑从来没有表演得如此精彩。
然而,无济于事。那姑娘仍然毫无笑意。她瞪着滚圆而呆滞的眼睛看着小丑,连嘴角都没有动一下。年迈的小丑正突然感到一阵不知所措的悲戚和束手无策的恐惧。他真想中断表演。他觉得,如果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小姑娘还是那样瞪着他,他就无法再继续表演了。
于是他走到小姑娘面前,有礼貌地问:“告诉我,你不喜欢我的表演吗?”
小姑娘友好地回答:“不,我很喜欢。”
“那么,”小丑问,“你为什么不笑呢?”
“请您原谅,”她回答,“因为我看不见你。我是瞎子。”
当时,整个帐篷里就像死一般的寂静。
母亲解释遗:“爱丽卡从来没有看过马戏!我们给她讲了不少关于马戏表演的情况。所以这一次她无论如何要来。她想知道马戏究竟怎么回事!”
小丑郑重地问:“爱丽卡,你现在知道马戏是怎么回事了吗?”
“是的,”爱丽卡高兴地回答,“我当然已经都知道了。爸爸和妈妈给我解释了这里的一切。我听到了狮子的怒吼和小马的嘶鸣。只有一件事还不清楚。”
“为什么大家对你发笑?”
“那么好吧。如果你的父母方便的话,明天下午我到你家里去。”
“到我家里?”爱丽卡激动地问。
“是的。我将表演给你看,同意吗?”
当夜大雪纷飞,第二天仍然下个不停。他准时到达。她握着他的手,激动地结结巴巴地说:“真……真……真太好了。您真的来了!”
“当然,我答应过的。”小丑说。他牵着爱丽卡的手,把爱丽卡安顿在圣诞树前的沙发上,自己在她的面前跪下。“那好,我们开始吧!”小丑说,“但是请不要让手离开我。你要不停地摸着我,这样你才能知道我在干什么。”
于是年迈的小丑开始表演。他把在马戏团表演的全套节目从头做起。
“现在小熊开始跳舞。”当他模仿熊跳舞时,爱丽卡细嫩的小手抚摩着他,但是她的面容仍然呆滞不变。
虽然这是他毕生最困难的表演,但是小丑一点也不畏缩。他又开始学鳄鱼,然后学小猪。渐渐地,爱丽卡的手指从他的脸上滑到了肩上,她的呼吸急促起来,嘴巴也张开了。
仿佛爱丽卡用她的小手看到了其他孩子用眼睛看到的东西,她在小丑装小猪的时候哧哧地笑起来,笑得短促而轻柔。
年迈的小丑更有信心地表演起来。爱丽卡开始欢笑了。
“现在是兔子。”小丑说,同时开始表演他的拿手好戏。爱丽卡大笑起来,声音越来越响。她高兴得喘不过气来。
“再来一遍,”她兴奋地喊,“请再来一遍!”
她的父母面面相觑,爱丽卡还从来没有这么快活过。
她笑得气喘吁吁。她高喊:“妈妈!爸爸!现在我知道小丑是怎么回事了!现在我什么都知道了!这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圣诞节啊!”
她细小的手指仍在跪在她面前的老人脸上摸来摸去。
突然爱丽卡吃了一惊。她发现这个伟大的小丑哭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圣诞夜前一天上演的马戏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节目,而在整个马戏节目中,
小丑的表演是最受欢迎和最受期待的。
B.小丑一会儿装小猪,一会儿装鳄鱼,一会儿装跳舞的熊,一会儿又装兔子,他的表演不需要语言,他滑稽的模仿就足以让孩子们欢笑。
C.小姑娘虽然坐在第一排,因为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表演,所以与听到矮马和雄狮的表演时不同,在小丑表演时没有发出笑声。
D.小丑了解了小姑娘的困惑后,就决定到她家里专门为她表演,因为他很想让小姑娘知道大家为什么对他的表演发笑。
E.小说通过一个滑稽演员和一个失明小姑娘的故事,以小见大,表现了善良美好的人性,表达了作者对无私的爱的赞美。
(2)小说前半部分着力突出孩子们看到小丑表演时的喜悦和兴奋,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小丑”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结尾“小丑的哭”这一情节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5分)
18.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
五、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蹲下去,请蹲下去,细细观察一棵草,哪怕是一棵最平常、最弱小的草。
草也是一个生命,生命与生命相对,你不再是观察草,而是面对着另一个生命,交流、领悟;草也不再是观察你,草面对着你这庞大而复杂的另一生命,将自由地显示出自己的全部尊严、省悟与憧憬。
蹲下去,请蹲下去……
要求:读完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张家口一中2016级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卷(实验+普通)答案
1.【答案】 C
2.【答案】 C(A.戛—嘎;B.筮—噬;D.振—震)
3.【答案】A。A“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B。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通常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C“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D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志:心意。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4.【答案】 D
(A.句式杂糅。将“围绕”改为“以”,或去掉“为主题”。B.搭配不当。“改善”改为“缩短”。C.表意不明。王学远是什么中的一个代表不清楚。)
5.【答案】B
6.【答案】D
解析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错。
7.【答案】A
“左迁”必是降职。
8.【答案】B
9.A
10.C(辟:征召)
11.D(李白曾有恩于郭子仪)
12.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耻”1分,“摘”1分,“以”1分,句意通顺2分)
13.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游”1分,“奇”1分,“其”1分,句意通顺2分)
附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
14.首联勾画出了一幅清秋月夜村居宁静的画面。(1分)夜风吹拂,竹叶萧萧,入室生凉;(2分)郊野茫茫,一望无际,月光普照。(2分) 
15.表现了诗人在动乱岁月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分)“万事干戈里”,诗人思考着千桩万桩事,都与战事有关;(2分)“空悲清夜徂”,诗人悲叹良夜白白逝去。(2分)
16.(1) 大弦嘈嘈如急雨 , 小弦切切如私语 ”。
(2) 连峰去天不盈尺 , 枯松倒挂倚绝壁 ”。
(3)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只是当时已惘然 _。”
17.
(1)BE(答E得3分,答B得2分,答D得1分.)
(2)①写孩子们的喜悦和兴奋,与小姑娘的“毫无笑意”形成反差对比,营造了故事悬念,使故事节奏富有张力.②写出了小丑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暗示了其表演的精湛与敬业,为小丑后来决定专门到小姑娘家里去为她表演做了铺垫.(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3)①演艺精湛:不需说话就妙趣横生,逗得孩子们笑出眼泪.
②敬业爱业:发现小姑娘不笑,以为自己的表演不能让她喜欢就感到紧张、恐惧甚至想中断表演.③善良而富有爱心:知道小姑娘眼睛看不见后就决定到小姑娘家里去专门为她表演,让她了解小丑的魅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主题上,小丑的哭与小姑娘的笑形成鲜明对比,丰富了文章内涵,深化了“爱”的主旨;②情节上,一直在逗别人笑的小丑竟然哭了,造成了情节上的波澜,形成了出乎意料的情趣.③人物上,一向滑稽的小丑自己还会哭,丰富了小丑的个性.④结构上,与标题遥相呼应,结构严谨;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小说阅读.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内容的基本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内容的要点的基本能力.
【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A、“最受欢迎和最受期待的”错,文章并没有突出小丑的表演是最受欢迎的;C、“在小丑表演时没有发出笑声”不符合原文,原文没有写到小姑娘在听到狮子和小马的表演时发出笑声;D“因为他很想让小姑娘知道大家为什么对他的表演发笑”不准确,这是出于小丑对小姑娘的一种关照的态度.故选BE.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内容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语段作用的题目,属于情节的内容,答题时注意分析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注意分析该情节与上下文的情节的关系.也就是要从情节对小说三要素的影响,以及在行文结构上的作用的角度出发作答.作者写孩子们看到小丑的兴奋,与小姑娘形成了对比,从文章结构上来说,既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同时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同时也通过这个情节,展现了小丑技术的精湛和他敬业的态度(特别为小女孩表演节目,让她感受到乐趣).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概括的题目,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比如,文中提到小丑在知道了小女孩不能看见表演时,他主动要求去小女孩的家里为她单独表演,从这里可以看出小丑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人.不需说话就妙趣横生,逗得孩子们笑出眼泪,说明他技术精湛.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内容的要点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考查结尾的作用的题目,本质上属于考查情节的作用.首先注意结尾本身是否具有某些特征,然后分析和前文情节、文章的标题、开头的关系,分析和文章的人物形象的关系,注意分析和主旨的关系.结尾写到小丑流出了眼泪,这眼泪是辛苦劳作的眼泪,也是看见小姑娘开怀大笑流出的幸福的眼泪.从主旨上来说,这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爱);小丑流眼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这使得故事的结尾妙趣横生;同时,也呼应了标题.
18.解答此题时,要仔细观察框架图,在明确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图的层次性以及每层的主要内容。在组织答案时,注意语言的连贯得体和准确生动,同时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 (示例)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1分),各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1分),并完成海报等作业(1分);班内则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1分),并通过投票对各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1分)(语句通顺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19.【写作导引】
这则材料蕴涵着很深刻的人生哲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千世界,而其中的每个生命都自成一道风景,每个生命都是平等、伟大、厚重的,在生命的天平上,不应该有地位、权利、金钱这些世俗的砝码,生命没有大小之分,正如简 爱所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们不是无感情的机器”,任何生命都不容藐视、践踏,那些视生命如草芥的人,将会逐步失掉爱心,所以生命之间应该互相关爱,可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和谐、美好!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构思:
(1)呼唤人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善待万物。
(2)联系现实,从反面立意,批判目前人们蔑视、践踏生命的行为。
(3)综合立意,可引申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