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双语学校2016—2017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3区)
高一
年级
历史(3、4班)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最佳答案,写在答题栏。)
1.
中英文里的姓名书写是不一样的,英语中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的姓名特点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薄
D.专制王权强大
2.2015年,“中国梦”依然是中国民众关注的热词。对中央权力部门进行改革,让权力相互制约在阳光下运行,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中国中央政治机构改革“中国梦”的内涵之一。下列我国历史上的政治现象与上述文明发展主流趋势不一致的是( )
A.秦代三公九卿明确了权力部门的分工
B.唐代三省六部使相权被分散削弱
C.宋代“二府三词”使各权力部门相互制约
D.元代行省制度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
5.北宋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的主要意义是(
)
A.提高了文官的政治地位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人
C.提高了地方的工作效率
D.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6.唐高祖时期,国家要对大运河一些淤塞的河段进行疏通,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7.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8.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9.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下图为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示意图,其反映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11.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秦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2.史学家赵翼在记述专制时代晚期某中央机构的设立时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
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
缮写。”这一机构后称
A.军机处
B.枢密院
C.内阁
D.兵部
13.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14.“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君主立宪制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责任内阁制
D.1832年议会改革
15.
苏格拉底说过:“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后来演绎成古罗马法学的名言:“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古罗马最早实践上述观点始于( )
A.《十二铜表法》
B.奉行习惯法
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6.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17.
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
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
18.战国时期官僚制萌生,它的特点是国君可以随时任免官员;官员通常领取实物俸禄;国君定期对官员进行考核。该制度(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是分封制度的沿袭
C.造成诸侯国政治混乱
D.在秦统一后被废除
19.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是(
)
A.公民法
B.习惯法
C.万民法
D.《十二铜表法》
20.
2009年5月2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0票对6票的压倒性表决结果,否决了奥巴马政府用于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拨款提案。这是民主党占据绝对优势的新一届国会首次与奥巴马政府出现重大政治分歧。这表明
A.美国总统要对国会负责
B.美国总统由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C.美国国会对总统有制约作用
D.美国国会拥有最高权力
二、非选择题
21.观察下列图片:(18分)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请回答:
(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在君权与相权处理上,四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8分)
(2)在地方管理体制上,秦始皇、汉武帝和宋太祖各有何措施?共同特点是什么?(6分)
(3)上述四位封建帝王,你对哪一位更感兴趣?说明理由。(4分)
(1)秦始皇以御史大夫和太尉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剥夺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
(2)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加强对地方监察控制;宋太祖规定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下设通判,形成牵制,地方财赋由专门机构运往京师或指定地点。地方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领导。(3)略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3
图4
(1)依据材料一图示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图1、图2体现的政治制度。(4分)
图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2分)图2:雅典民主制(2分)
(2)材料二中图3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何种政体形式?图4反映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与二者相关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6分)
政体:君主立宪制。(2分)原则;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2分)
(3)指出材料二两种政体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代议制民主、议会制、分权制衡、政党制、法律至上
23.(8分)
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今往来,一个个法律和民主政治文献搭建起人类前进的阶梯。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到它做到了什么。”
材料二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贫民通婚。
——摘自《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什么”值得我们肯定?
(2分)
(2)材料二中的《十二铜表法》明显地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但为什么仍然被视为平民的胜利?(3分)它的诞生的历史意义?(3分)
(1)肯定: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三大国家机关;民主运作方式;三场改革的重要措施
(2)有了成文法,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欺压贫民。
影响: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第
页,共
页
第
页,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