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剽悍(biāo)
哂笑(shěn) 拈轻怕重(niān) 风雪载途(zài)
B.荒谬(miù)
谮害(zèn) 刚愎自用(bì) 叱咤风云(zhà)
C.缄默(jiān)
恣睢(suī) 锲而不舍(qì) 断壁残垣(yuán)
D.毋宁(wú)
遒劲(qiú) 引颈受戮(lù) 蓦然回首(mù)
2、下列每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焕然一新
遍稽群籍
美轮美奂
睡眼惺忪
B.张惶失措
诚惶诚恐
郑重其是
不可思议
C.囊莹映雪
粗制滥造
鹤立鸡群
略胜一筹
D.众目睽睽
冥思暇想
一视同仁
龙吟凤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位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
B.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不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
C.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不懈的追求。
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
,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③王东真是
,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④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
。
A.推崇
稳固 别有用心 淋漓尽致 B.崇拜
顽固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
C.崇拜
稳固 别有用心 惟妙惟肖 D.推崇
顽固 别出心裁 淋漓尽致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通过对滨州市图书馆的开放,使市民有了更好的休闲阅读的去处。
D.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新华学校以0:3负于明仁学校,令球迷非常深感意外。
6、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C.《威尼斯商人》是法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波澜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D.《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7.默写。(14分,其中一个空选作。)
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⑵溯回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诗经
秦风
蒹葭》)
⑶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望月有感》)
⑷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⑸《从军行》中表现从军边塞,无悔无怨(或表达了自己投笔从戎,戍边卫国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
。
⑹《登楼》中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诗句是:
,
。
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造成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
,
。
⑻《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
,
。
⑼《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
。
8.名著阅读。(4分)
(1)“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人物赞诗写的是《水浒传》中的
,请写出一个与他相关的故事
。
(2)《名人传》的作者是
,小说中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虽然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
才成为各自领域里的伟人的。
9.请参加“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
(1)请仿照实例,从“清明节”“中秋节”中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说出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2分)
实例:春节,贴“福”字,期盼健康平安,富裕和谐。
(2)【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 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舞龙舞狮、逛庙会,都很有趣。
请根据以上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2分)
二、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
B.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6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之蔽甚矣
遮天蔽日
B.数月之后
珠可历历数也
C.期年之后
陈太丘与友期行
D.臣之妻私臣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4.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0分)
树莓之美
①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因其果型、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故名树莓,也叫山莓、覆盆子、刺葫芦等。树莓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是一种值得开发的野生水果,其果实不仅酸甜适中、芳香浓郁、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其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10多倍,是梨和柑橘的近30倍。
②树莓之美首先体现在其外表。树莓的花小巧玲珑,花瓣鲜艳美丽。花瓣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花青素使花瓣呈现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中性时为紫色,碱性时呈蓝色。由于新陈代谢使细胞内的酸碱度不断发生改变,因此花朵也就变得五彩缤纷。树莓花朵的美不仅仅在色彩,也美在香味。悠悠香味来自花瓣中的油细胞,其中的芳香油分泌后挥发到空气中,于是浓浓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来游去。当艳阳高照、温度升高的时候,花瓣中的芳香油挥发得更快,飘得更远,所以香味便更加浓郁。
③树莓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近球形或卵球形。果实鲜甜的味道主要来源于其中积累的淀粉在成熟过程中被逐渐水解,转变为可溶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使果实变甜。未成熟果实的酸味来源于其中的多种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等。苹果中以苹果酸占多数,柑橘以柠檬酸为多,葡萄中则以酒石酸为主。那么树莓呢?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都有,柠檬酸含量超过总量90%。随着果实的成熟,一部分酸转变成糖,有的被氧化,有的被碱性物质中和,所以酸味下降。
④树莓之美还体现在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树莓未成熟的青果加工后即是中草药覆盆子。据《本草纲目》记载,覆盆子有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之功效。
⑤用树莓的果实酿造的树莓酒是一种高档果酒,色、香、味俱佳,观之色艳如火,饮之满口含香。饮用树莓酒不仅有益健康,还大大降低了醉酒风险,这是因为有机酸与乙醇相互作用即转化为酯类物质,进而被排出体外,可大大降低血液中的乙醇含量;有机酸中的水杨酸,有益于发汗解毒,使酒精通过汗液外排;树莓酒所富含的花青素是强抗氧化因子,常饮可延缓衰老,淡斑明目,减少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花青素还可对冲肝脏在分解酒精时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从而大大减轻 了肝脏负担,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⑥树莓的根、茎、叶也可入药。在湖南湘西地区,人们将嫩叶捣碎治疗肠炎。茎叶外用可以治疗痈疖肿毒,煮水洗可治痔疮。树莓的根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脯氨酸等,多种植物激素,如细胞分裂素类,以及少量的乙烯等。树莓一般在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后入药,能活血止血,祛风利湿,主治吐血、便血、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和白带异常等疾病。树莓根泡酒能舒筋活血、消肿退红。
⑦树莓之美,美在外表,美在内在,是整体美,是自然美,是一种生长与发育、结构与机理的协调统一的完美结合。
(选自《百科知识》2015第17期,有删改)
15.文章主要从
和
两个方面介绍树莓之美,全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3分)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花瓣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
17.文章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下面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当艳阳高照、温度升高的时候,树莓花朵的香味便更加浓郁。
B.饮用树莓酒不仅有益健康,还不会醉酒。
C.成熟的树莓果实之所以酸味下降,是国为酸都转变成了糖,有的被氧化,有的被碱性物质中和。
D.文章第③段综合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果实鲜甜味道的来源。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16分)
守山人
张小萌
⑴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时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⑵“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 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的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⑶“老康,我老了啊。”
⑷“老朱,我也老了。”
⑸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
⑹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啊,现在是又……”
⑺“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
⑻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 “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⑼“三十七年了。”老康说。
⑽“三十七年啊!”老 朱说。
⑾“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21世纪教育网
⑿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
⒀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
⒁“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
⒂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
⒃蓝天,白云,清翠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人。
⒄“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
⒅“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
⒆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19.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4分)
①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②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
③
④
20.⒁和 ⒆段中两次写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2分)
21.结合语境,赏析文章第⒂段中的画线句。(3分)
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
22.第⒃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3.文章⒄ - ⒆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三、作文(共50分)
24.请以“灯亮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写出真情实感和独特的感受体验,发挥联想想象,有创意地表达。4、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
1、B
2.A
3、B
4、D
5、A
6、B
7、(1)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8、(1)智多星吴用
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等(2)罗曼·罗兰
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之后
9.(1)示例一:中秋节,吃月饼,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示例二:清明节,折柳,祛恶辟邪。(2)示例: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要注重节日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写对其中一点得1分)
10.B
11.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1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1分)。
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3.D
14.一是有像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纳谏。
15、外形
实用价值逻辑
16、不能去掉。“主要”是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说明花瓣的颜色大多数是由花青素决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如果去掉就说明花青素是决定花瓣颜色的唯一因素,这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准确。
17、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的数据,将树莓与青苹果、梨及柑橘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树莓营养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这一特点。
18、A
19.③老朱因为退休离开了山林,山上只留下了老康叔。 ④朱明泽、陈遗志接过了父辈的守山任务来到山上。
20.为老朱的离去而伤心和不舍;因守山后继有人而高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2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朱离开工作岗位时自信、坚定的形象,表明他对自己守护山林的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22.环境描写。(1分)表现出了山林的美丽,暗示人物欢愉的心情;(1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两个年轻人的出现作铺垫。(1分)
23.①交待老朱离开山林后的人生最后时光,补充交待陈遗志的父亲牺牲的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2分)②揭示并深化主题,讴歌了默默奉献、自我牺牲的守山人,他们代代相传守护着山林。(1分)③呼应上文,老康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呼应了舍不得老朱离开的情节。(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