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1 07: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2017年3月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从此出现了中国的原始农业。这个人是(


A.神农氏 
B.大禹
C.周公
D.黄帝
2.春秋战国时,我国农业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指的是(  )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铁犁的使用
 D.新型灌溉工具的出现
3.春秋时期的的《管子·轻重乙》记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其中并未提到犁,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井田制已经瓦解
B.铁犁牛耕尚未普及
C.土地私有成为主流        D.青铜农具仍在大量使用  
4.《华阳国志》载:“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材料所评价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白渠
C.都江堰
D.坎儿井
5.下列说法符合小农经济特点的是(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③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④自耕农要承担国家的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倍或十几倍.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兴修水利
B.注重农时    C.政府重视   D.精耕细作
7.以下图片可以反映汉代普遍使用的犁或犁耕的是(

8.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也当时(

A.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9.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
B.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C.它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D.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转让和买卖
10.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与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B.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C.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
 D.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11.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  )
①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②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③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④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对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它是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
C.它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
D .它是封建社会的偶然现象
13.北宋建立不久,宋太宗对宰相说:“井田制实为经国之要道……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这段话反映出北宋初期



A.社会秩序安定B.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
C.租佃关系发展D.井田制度得到恢复
14.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是在(

A.中唐
B.北宋
C.南宋
 D.明清
15.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李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16.《国语●晋语》:“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  )

A.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17.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晚上“市”门紧闭
18.“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  )。

A.农村出现经商热潮
B.农村萧条土地荒芜
C.国家推行重商政策
D.战乱人口大量逃亡
19.某收藏家收藏的瓷器有邢窑白瓷长颈瓶、青花釉里红婴戏碗、粉彩开光花尊,该收藏家生活的朝代应不早于(  )。

A.唐朝  
 B.元代
C.明朝
  
D.清朝
20.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  )。
A.两汉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代时期
 D.明清时期
21.某摄制组拍摄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剧中农民身着棉衣,此部电视剧反映的史实最早出现于(  )
A.汉朝
 B.隋唐时期
 C.秦朝
 D.明朝后期
22.“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  )。

A.精美的青铜酒樽
 
B.色泽鲜艳的彩瓷
C.削铁如泥的钢刀
 
D.田园中闲置的曲辕犁
23.两千年前的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24.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控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是(

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城市管理实行坊市制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5.宋代有“榜下捉婿”的习俗,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商大贾争相挑登第士子做女婿,这说明
A.宋代商人地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科举制度庸俗化
惠南中学2017年春季3月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命题者:陈妙真


总分
26
27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题号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5
0分)
二、非选择题.
(26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的,在战场上交锋时一刺便弯,再刺之前还要放在地上用脚踩直。春秋时中国就有了炼钢生产,把熟铁放入炉内加热吸碳,锻打除掉杂质又渗进碳,从而得到钢,硬度大大增强。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冶炼铸铁(生铁)技术和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得到了可锻铸铁,既有硬度又有韧性,这使生铁广泛用做生产工具成为可能。欧洲直到公元l4世纪才有生铁,两种可锻铸铁工艺一直到l722年和l826年才由法国人和美国人发明出来。
材料二
右图是《天工开物》
中的手工业生产场景——《锤锚图》。
(注:锚是船舶停靠固定之物)
材料三
(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冶铸业有哪些重要的技术成果 (6分)它们的发明有何意义 (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古代手工业的生产情况。(4分)
(3)材料三体现了手工业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具有哪些特点。(10分)
(2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都长安平面图
材料二:北宋东京(汴京)城平面图
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二两图,与唐代长安比较,北宋东京城市商业有什么变化?(8分)
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是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8分)

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2017年3月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BCD
6-10
DCDCC
11-15
BDBCD
16-20
BBADD
21-25
DBAB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26分)
(1)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炼钢、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6分)
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4分)
(2)生产工艺复杂,规模大,一道工序需多人合作才能完成。(4分)
(3)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分)
(4)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并存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规模大、分工细;是农耕经济的附属;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0分)
27.(24分)
(1)长安城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或:坊与市界限分明),而东京城“市”的范围扩大了,没有空间上的限制。(或:坊与市界限不复存在);北宋东京城商业活动的时间比唐代长安城更灵活,有夜市、晓市(或:北宋“市”突破了时间限制)。(8分)
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商业经济更加繁荣,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6分)
江南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2分)
(3)商业不断发展,发展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