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1 10:0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
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使用者
 




 新课


 
学习目标
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2知道宋元时期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3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学习重点
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学习难点:认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学习难点
学法导航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环节一: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
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
繁华的都市生活
1大都市:①北宋的__________、南宋的临安、________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______。瓦子和勾栏的出现:①
原因:城市的繁荣,_______________的壮大。
②开封城内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杂剧:形成于________。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________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宋词1.词在_________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_______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2.①苏轼:他的词风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清照:词风__________________
③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__________________,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元曲
1元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南戏等。著名戏剧家:①元朝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②“元曲四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白朴。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
假如你穿越到了宋代,在开封的瓦子里你转了一整天。你观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吃到些什么?买了些什么?你还对什么感兴趣?
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
1上述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请写出图三中人物的代表作品。2
图一、图二中人物的词各具怎样的风格特点?
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
选择题
1.关于
“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散布于广大农村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3.宋元时期的城市,店铺鳞次栉比,商业活动频繁,人们生活丰富多彩。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有(

①开封
②兴庆
③临安
④大都
A.
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对词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二人的相同之处体现在(
)A都有胸怀祖国收复失地之志
B.
都善于用口语,词风清新自
C.词风都属于豪放风格
D.词风委婉,感情真挚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是(

①关汉卿②马志远③郑光祖④白朴⑤王实甫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6.她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是(
)A.武则天
B.李清照
C.王昭君
D.曹雪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