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第五单元第3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第五单元第3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1 21: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图版第五单元第3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打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伟大的历史转折
B.挑战两级格局
C.乒乓外交
D.走向世界舞台
2.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③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④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3.如图为“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图”.据此分析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苏关系恢复正常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实际指(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5.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  )
A.中印建交
B.出席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
D.中美建交
6.“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C.1972年,中日建交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7.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发展的时期.这一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有力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形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
8.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APEC会议的召开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9.如图所示,是一则新闻报道中采用的图片,被命名为《乔的笑》.与这则新闻报道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在联合国席位得到恢复
B.申报1990年亚运会取得成功
C.申报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功
D.2001年中国加入WTO取得成功
10.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②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2.1949
年,中国与  
(第一个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001年,中国在  
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辨析题(共3小题)
13.197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访华,标志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错误  ;改正  。
14.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判断对错)
15.请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划√否则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949年我国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49年苏联与我国建交,而美国却采取敌视态度。  
(3)图片中的1972年,美国、日本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4)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外交历程艰辛、曲折。  
(5)新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说明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才能提高。  。
 
四.材料题(共2小题)
16.探究一:古代外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丝绸之路”的得名,分析我国汉代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结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分析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外交呈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图二与图一相比,你认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路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清朝前期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探究二:近代外交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
( http: / / www.21cnjy.com )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3)以上述《马关条约》的内容为例,说明中国是怎样被迫开放的?
探究三:现代外交
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4)新中国成立后,“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政策?“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万隆会议上有何体现?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后新开放的通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港口中,最重要的是上海……上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居于特殊的地位,它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最大的桥头堡垒。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
材料二(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联合公报》……《联合公报》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材料一中,上海成为“新开放的通商港口”与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密切相关。
(2)据材料二,请写出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
(3)如图是在上海参加某次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的合影,请写出该会议的名称。
(4)上海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的历程。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从这一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五.解答题(共2小题)
1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辛格告诉总理,尼克松已经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总理马上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
﹣﹣摘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活》(中共党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第二十六届联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1971.10.28)
(1)材料一中的“总理”是指谁?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主要外交事迹。
(2)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42年12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核心和重大利益
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中图版第五单元第2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5 通辽)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打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伟大的历史转折
B.挑战两级格局
C.乒乓外交
D.走向世界舞台
【解答】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亚的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小球转动打球”指的是中美关系的变化;“伙伴关系”指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这些外交成就说明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015 滨州)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③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④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结合所学知识: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生在1971年.
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发生在1972年.
③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发生在1978年.
④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发生在1979年.
故选A.
 
3.(2015 宁波)如图为“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图”.据此分析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苏关系恢复正常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解答】通过对右图“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图”的分析可明显看出20世纪70年与我国建交国家明显大幅增加,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中美关系正常化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内,ACD都发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故选B.
 
4.(2015 鄂州)1979年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实际指(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解答】题干材料比较繁琐,需要特别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79年”和人物美国总统“卡特”,B和C两个选项明显不符合题干表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是在1972年,而且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只有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发生在1979年.
故选A.
 
5.(2012 扬州)周恩来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  )
A.中印建交
B.出席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
D.中美建交
【解答】题干材料中周恩来反复强调“进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词,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涉及这个关键词的只有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印建交、出席万隆会议和中美建交都不会涉及“进去”这个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选C.
 
6.(2014 河池)“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C.1972年,中日建交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解答】题干材料中的“联合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指的是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美国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选B.
 
7.(2014 河北)20世纪7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打发展的时期.这一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有力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形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
【解答】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突破性大发展,主要原因有: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局势的变动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的重大调整,促进了这一外交局面的出现.
故选D.
 
8.(2014 无锡)1971年11月8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APEC会议的召开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10月,第2
( http: / / www.21cnjy.com )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美国人惊呼“中国人来了”.
故选D.
 
9.(2012 黑龙江)如图所示,是一则新闻报道中采用的图片,被命名为《乔的笑》.与这则新闻报道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在联合国席位得到恢复
B.申报1990年亚运会取得成功
C.申报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功
D.2001年中国加入WTO取得成功
【解答】题目给出了一幅被命名为《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笑》的图片,直接设问考查相关的历史事件,这是一张教材原图,没有其它任何提示信息.这张图片是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在得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后的大笑.
故选A.
 
10.(2016 伊金霍洛旗二模)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②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解答】①发生在1955年,②发生在1972年,③发生是在1971年,④发生在2001年.
故选B.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1.(2015 聊城) 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9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解答】1971年10月25日,第26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行使主权.依据题干判断是1971年和1997年.
答案:1971;1997.
 
12.(2015春 苏州期末)1949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中国与 苏联 
(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001年,中国在 上海 
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解答】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奉行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还通过了《上海共识》.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是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故答案为:
苏联;上海.
 
三.辨析题(共3小题)
13.(2015春 秀屿区校级期中)197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访华,标志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错误 罗斯福 ;改正 尼克松 。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故答案为:
错误:罗斯福;改正:尼克松.
 
14.(2016春 张家港市期末)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 (判断对错)
【解答】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其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故答案为:×.
 
15.(2016春 吉林校级期末)请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划√否则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949年我国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 
(2)1949年苏联与我国建交,而美国却采取敌视态度。 √ 
(3)图片中的1972年,美国、日本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 
(4)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外交历程艰辛、曲折。 √ 
(5)新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说明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才能提高。 √ 。
【解答】(1)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题干表述错误.
(2)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新中国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的第二天,即1949年10月2日,就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是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而美国却采取敌视态度,题干表述正确.
(3)图片中的1972年2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题干表述错误.
(4)从图片中的曲线可以看出,新中国外交历程是艰辛、曲折的,题干表述正确.
(5)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说明了只有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才能提高,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5)√.
 
四.材料题(共2小题)
16.(2012 长沙)探究一:古代外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丝绸之路”的得名,分析我国汉代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结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分析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外交呈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图二与图一相比,你认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路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清朝前期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探究二:近代外交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
( http: / / www.21cnjy.com )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3)以上述《马关条约》的内容为例,说明中国是怎样被迫开放的?
探究三:现代外交
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4)新中国成立后,“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政策?“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万隆会议上有何体现?
【解答】(1)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河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可知我国汉代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是经贸往来,1405﹣1433年,为宣扬国威,加强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明太祖派郑和下西洋.可见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外交呈现的基本特点和平友好往来为主.
(2)仔细观察图二与图一,丝绸之路主要是陆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贸易,郑和下西洋是海路贸易,因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路径由陆路为主到以海路为主;清朝前期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3)1894年到189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也大大损害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中印谈判时,周恩来提出和平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1955年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举行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是新时期又一重大的外交成就,总之可以看出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故答案为:
(1)经贸往来;和平友好往来为主.
(2)由陆路为主到以海路为主;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增开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求同存异”.
 
17.(2015 福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后新开放的通商港口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重要的是上海……上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居于特殊的地位,它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最大的桥头堡垒。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
材料二(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联合公报》……《联合公报》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材料一中,上海成为“新开放的通商港口”与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密切相关。
(2)据材料二,请写出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
(3)如图是在上海参加某次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的合影,请写出该会议的名称。
(4)上海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的历程。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从这一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解答】(1)由所学可知,1842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中英协定关税.因此,上海就是在这一条约中成为“新开放的通商港口”的.
(2)根据“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
( http: / / www.21cnjy.com )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可知,《联合公报》的发表具有转折点的意义:它结束了中美两国长期的相互对抗,促使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根据“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可知,《联合公报》的发表还具有奠基的作用.
(3)根据图片中的“APEC”“200
( http: / / www.21cnjy.com )1”以及题干中的“上海”可知,这一会议是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2001年中国上海承办了主题为“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4)从近代中国因国力衰弱,被迫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订屈辱条约,到新中国国力逐渐强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变化可知,国家实力是决定国家外交能力的重要因素.考生围绕“弱国无外交”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l)《南京条约》.
(2)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的对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为中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3)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4)弱国无外交等.
 
五.解答题(共2小题)
18.(2016 临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辛格告诉总理,尼克松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总理马上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
﹣﹣摘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活》(中共党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1971.10.28)
(1)材料一中的“总理”是指谁?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主要外交事迹。
(2)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
【解答】(1)材料一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理”是指周恩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会谈,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2)据材料“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可知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事件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据材料“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这一历史潮流”,可知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是由于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许多友好国家的支持,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故答案为:
(1)周恩来;提出和平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会谈,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2)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许多友好国家的支持,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9.(2016春 常州校级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42年12月,中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历史表明,每当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
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解答】(1)根据材料一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获取到“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的有效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对于牵制日本,消耗日本大量的战斗力起到重要作用.为此中美英三国共同讨论了联合作战问题.
(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结合材料可知,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两者相辅相成的.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好的国际环境,有益于中国对外开放,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使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又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个中国原则”和反台独是中国强调的重点.这一核心内容就是台湾问题.
(5)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围绕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中国发展壮大、立足于世界舞台等方面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原因:迫切需要中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表现:协调作战,合作抗日或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2)时间:1972年;联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美的不断发展.
(3)台湾问题.
(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中国发展壮大、立足于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