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1 21:3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年春实验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代号代入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到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A.武力攻克
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解放
D.一国两制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能充分说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土地改革运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选的完成
3.如果在搜索引擎输入“百团大战”“共和国元帅”“抗美援朝”,结果会看到的历史人物应是(

A.彭德怀
B.周恩来
C.毛泽东
D.刘少奇
4.下列是小梅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大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实行了土地公有制
⑤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7.1962.1.27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A.“文化大革命”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下表中的内容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①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土地改革运动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
④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A.①②④
B.①③
C.②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苏联著名桥梁设计专家西林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当这位桥梁专家在1996年去世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他的墓碑后面刻的就是著名的长江大桥。
——岳簏版高中《历史》必修(Ⅰ)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武汉长江大桥的完成说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得到哪一国家的帮助?第一个五年划期间,我国始终坚持的方针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2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第一部《宪法》贯穿的原则是什么?(2分)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1)材料的“三大改革”中,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都是采取什么形式?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所有制实行怎样的原则?(3分)
材料二
历史图片是社会生活的真实纪录的缩影
(2)材料二的漫画出现于哪一时期?它反映了当时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的什么现象?(2分)
(3)材料二中的现象造成了什么后果?你从中有什么启示?(2分)
材料三
(4)假如你是中央电电视台“感动中国”的主持人,请为材料三中的英杰楷模颁奖。你会把“最佳科技奖”“最佳公仆奖”“最佳创业奖”“最佳服务奖”分别颁发给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3分)
11.阅读才料,回答下列间题。(6分)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上次来是光绪帝召见。新政行了不久,发生了政变,康、梁、梁远去,而他(指光绪帝)被禁天牢。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材料二
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1)材料一中,张元济所说的“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的全称是什么?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怎样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3分)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1分)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C
C
A
A
C
D
B
D
二、材料解析题
9.(1)苏联,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性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原则: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10.(1)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公有制
(2)“大跃进”时期:浮夸风
(3)后果: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启示:①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②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等。
(4)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1.(1)全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
(2)事件:开国大典
含义: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百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成为国家的主人。
(3)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标题:(

公有制
私有制
农业
走合作化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
手工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公私合营
赎买
资本主义工商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