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19课 草船借箭(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下第19课 草船借箭(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2 18:2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九课《草船借箭》练习
我能写词语。
dù jì chéng xiàng zhī yuán léi gǔ chí yán shuǐ zhài
( ) ( ) ( ) ( ) ( ) ( )
我会组词。
缓( ) 妒( ) 幔( ) 呐( )
援( ) 炉( ) 慢( ) 纳( )
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 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用:A用处。B运用,使用。C花费。D需要。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 )
2.我自有妙用。 ( )
3.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 )
4.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 )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三更(gēng gèng)  丞相(chéng chèng) 推却(què qùe)    
调度(diào tiáo) 得好(děi de)   翎毛(lìng yǔ)
五、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下面错乱的句子。
( )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调拨船只。
( )曹操派弓弩手朝江中放箭。
( )周瑜妒忌诸葛亮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来为难他。
( )诸葛亮令船驶向曹营,命军士擂鼓呐喊。
(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曹操知道上了当。曹操没有办法。(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

3.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成反问句)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八、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
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
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诸葛亮选在“大雾天去取箭”是因为 。“船头朝西,船
尾朝东”是为了 。
2.“一字摆开”是为了 。
3. “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是为了 。
4.诸葛亮笑着回答鲁肃的疑问,这说明诸葛亮掌握了曹操 性格,也说明他对事情的已经结果 。21教育网
第十九课《草船借箭》答案
我能写词语。
妒忌 丞相 支援 擂鼓 迟延 水寨
解析:注意“忌、援”的书写。
我会组词。
缓慢 妒忌 幔子 呐喊
支援 炉火 快慢 收纳
解析:形近字辨析。
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 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B A C D
解析:结合语境利用排除法。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gēng chéng què diào děi lìng
解析:多音字、易混字音辨析。
五、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下面错乱的句子。
5 2 4 1 3 6
解析:课文内容概括的再现。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曹操虽然知道上了当,但是没有办法。
2.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3.诸葛亮神机妙算,我哪能比得上他呢?
解析:2.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
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3.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在肯
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
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三国演义》,罗贯中。
(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3)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解析:从课文主要内容的角度去分析。
八、阅读。
1.蒙住曹军眼睛,使之不明虚实。
接收箭,待会在反过来,接完箭后就可以立即开走了。
2. 为了增大受箭面积,数量大。
3. 虚张声势,迷惑曹操。
4. 疑心重 用兵谨慎 胸有成竹
解析:分析诸葛亮借箭时的布局,通过诸葛亮的布局,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天文,懂地理。对事情的结果已经胸有成竹了。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