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黄集镇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黄集镇2016_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1 19:2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黄集镇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总分120分)
基础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4分
春天到了,那上深下浅的紫藤萝花沉淀(
)下来,就像紫色的大条幅,泛着点点银光,如同bèng
(
)溅的水花,夏天来了,石榴花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的犀利的劈刀不出那样的匀称(
),如同红玛 nǎo
(
)琢成的花瓶。
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妙手偶得
纵横绝荡
不远万里
以生殉职
断章取意
旁逸斜出
不折不饶
默默无闻
错别字










3.能够准确地背诵诗文名句,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试试看。(8分)
(1)淮南秋雨夜,

(2)
,归思方悠哉。
(3)低头乍恐丹砂落,

(4)转觉鸬鹚毛色下,

(5)
,怅望青田云水遥
(6)用志不分,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9分)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5分)
在淮安某中学门前
,执勤的交警张凯爱岗敬业,9年来从未发生交通事故,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生们亲切地称他“学校门口一棵会微笑的大树”.
(1)炎炎烈日下,你要为执勤交警张凯送一瓶矿泉水,你对他说些什么?(3分)
(2)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发现某校校车超载,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执勤交警张凯,
你怎样说?(2分)
阅读与理解
古诗鉴赏(4分)


(宋
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6.“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7.读《迎燕》这首诗,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发。(不少于三点)(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12分)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韩愈字退之,昌黎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
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②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③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选自《旧唐文·韩愈传》)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i):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8.解释下面句中加字的词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策之不以其道
(3)其真无马邪
(4)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
10.【甲】文通过对千里马的论述,表达了韩愈什么思想感情?从【乙】文可以看出韩愈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三)阅读短文《枫叶礼赞》,完成11-14题。(10分)
(1)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2)多少年来,每每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自然而然地萦回于三秋景色。而对枫叶的不畏风霜侵凌,在萧瑟的秋林中,愈见其红,而且红得那么动人,就不能不使你心神向往。即使是春花竞盛、暑夏蒸腾的时令,一想到秋,也会首先想到枫叶,这纯不是偶然的。
(3)重阳节过后,在北京来说,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诗人骚客,在这样的季候,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等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然后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被这鲜艳的色彩陶醉了,因而流连忘返。有时还会即景遣兴吟一首七绝,把她比作青春女儿的酡颜。这种意境,固然也不为过,但我却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我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来说,就是因为她红!
(4)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街头夜晚,叫卖者常常喊着“萝卜赛梨”的清脆的声音,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而且萝卜还有”红到心”的别号。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经过检验才见分晓。这又哪里赶得上枫叶之红,她是那么鲜明,那么毫无掩盖地表现自己的色彩。说她是敢于红,有气魄的红,也是应该的。
(5)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喻离别,把枫叶比作血,当然这是随人的心情而兴感的。但从我来看,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枫叶,相反的如果把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就是因为她的确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6)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以及竹的挺拔,梅的清香,或跟她同时,或继之而放,都是在耐寒冒冷中各具风貌。一想到枫叶,我也便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克服困难而挺拔直立的劳动者们,我觉得用枫叶的性格来比喻我们这时代的英雄人物也是毫无愧色的。
(7)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1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4分)
1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以及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4分)
1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1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4分)
(四)
阅读下面文,完成15~18题。(16分)
①有承包商来承包田地,给500元钱一亩。有几个老人,家里的田地说什么也不让承包。有人替他们算账,顺算倒算,结果都是自己做很难赚到500元钱;田地包出去,不仅经济上划算,还自己不用做,也不用担风险。可老人们的理由是,把田地都包给了人,我们做什么?老人们不算经济账、风险账、力气账,他们要的是有事情做。
②乡下的老农民,从小侍弄田地,很少做别的事情。他们春天把土地翻过来,弄细弄碎,种上稻棉;秋天再把土地翻过去,又弄细弄碎,种上菜麦等。稻棉的行距株距,菜麦的有序的杂乱,是他们手下的画卷;植物吸水拔节的细碎的声音,是他们耳中的乐曲;风中的麦浪、黄的菜花、白的棉花,是他们眼中的美景;种子发芽、禾苗生长,是他们心中的希望……他们苦在其中,累在其中,乐也在其中。这里的苦和累,就是他们心中的愉悦和欢乐。他们行在田地间,心在田地上;思的是播种和管理,盼的是收割和脱粒。有人说,他们歇下不做事就要生病。这话不假。他们生命的根,就深扎在泥土里。他们就是一株棉、一棵稻,离开了土地就要枯死。
③人要有事做。人必需做事。不仅为生存,更重要的是精神寄托,身心的本能。
④人在劳作时盼休闲,可一旦无事可做,就又感到无聊、空虚、闲得慌。无所事事远比繁忙劳累难受。我对大妈们跳广场舞,老伯们打牌、下棋、垂钓等的,是支持加鼓励的;甚至对有些退休干部仍想找人谈工作、找事管的心情,是持同情态度的;当然,对老人们的练书法、学绘画等的,更是尊敬加尊重的。一生都做事,劳动惯了,陡的歇下来,是会无所适从、身心不适的。那个难受,怕不身在其时,是难有切身体会的。
⑤村上有几个打工挣了些钱的后生,甚至给自己的老人下了“禁做令”:再要种田就不给一分钱,就不履行赡养义务!可几家老人都还在暗里偷着把自家的几亩田地种了,在电话里都谎说一分田都没种。有人在夸儿子孝心的同时,骂那几个老人是“贱骆驼”,有福不晓得享。可我是一遇见那几个孝心的后生就劝,他们要做就让他们做点,最大的孝,就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要让他们有牵挂、有寄托、有盼头、有希望,就是要让他们的身心有个恰当的存放处。
15.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16.你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第一节的作用是什么?(4分)
17.说说文章第③~⑤段文字是如何来论证的。(4分)
18.阅读【新华时评】,并回答问题。(4分)
【新华时评】标题:应对老龄化更需重视“老有所为”
应对人口老龄化,既需要大力发展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充分保障老年人享有各项合法权益,也需要重视发挥老年人群体的作用,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这是29日在福州举行的全国老龄宣传和“银龄行动”工作座谈会传达的信号。
我国从今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新华时评】和本文的观点是否冲突,请说明理由。
三、作文40分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标题:
答案:八年级语文答案
八年级语文答案
5.(1)示例:张叔叔您好,您每天在烈日下为我们站岗值勤,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真是太辛苦了,请您喝口水吧!
(2)评分说明:(3分)称呼、语气委婉、内容表达准确各1分。
示例:张叔叔您好,我是某中学的一名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某校校车超载了,这会很危险的,请您处理一下,好吗?
评分说明:(3分)称呼、语气委婉、内容表达准确各1分。
5.称呼
6.(3分)中表现燕子与老百姓的浓厚情谊
7.(3分)
①鸟是人类的朋友;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才能创造美好的意境;③春天是短暂的;④爱应该表现在行动上;⑤动物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⑥动物和人类一样也具有博大的母爱。
8.(4分)(1)等同、一样(2)驱使
(3)难道
(4)曾经
9.(4分)(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2)韩愈因为(或认为)自己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学。
10.(4分)甲文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用的统治者的嘲讽。乙文表现了韩愈勤奋刻苦,正直,不畏权贵,品行高尚。
11红得深浓,红得艳丽;耐得住风雨,无畏无惧。
12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经衬托(或:突出)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
引出自己对《董西厢》警句的理解,强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
13.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彩。
14.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15.人要有事做
16.引出文章议论的话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作为文章的论据。(答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17.先是提出中心论点“人要有事做”,(1分)然后举例大妈跳广场舞等论证(1分)、并通过老人有没有事情做的感受来对比论证,(1分)证明中心论点“人要有事做”。(1分)
18.【新华时评】和本文的观点是不矛盾的(1分),本文的论点是“人要有事做”,
【新华时评】的观点是应对老龄化更需重视“老有所为”。二者中的“做”和“为”是一致的,就是作为社会机构,要为老年龄人创造“为”的场所,从而使他们“有牵挂、有寄托、有盼头、有希望”。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到向关心你的人汇报的时候了,相信你一定能仔细认真地答卷,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