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黄集镇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黄集镇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1 19:3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过程性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一(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春日的秧苗孕育着农人的希望。收获的季节,丰收的人家踏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着春夏那些辛勤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间透着一种惬意。而倦懒耕耘的人们则暗然神伤地敲打着生锈的犁耙,面对欠收,懊悔那些荒废的岁月。看来,在拥有希望的同时,还要努力的付出汗水。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2分)
孕育:
惬意
②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2、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分4)
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广博的学识是青少年朋友所追求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①我们一方面要积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这样能增加体质,培养阳光的心态;②另一方面还要能静下心来,努力做到静心阅读、静心思考,以防避免浮躁的世风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修改①:
修改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6分)
有一天,皇帝想招待我看他们国内的几种表演。就演出的精妙和壮丽而言,他们的表演超过了我所知道的一切国家。我最高兴看的是绳上跳舞。他们在一根白色的细绳子上表演,那根绳子大约有两英尺长,离地面有十二英寸。只有那些正在候补朝廷中的重要官职和希望得到皇帝宠幸的人才来表演这种技艺。他们从小就受这种杂技表演的训练。他们并不一定都是贵族出身或者是受过高等教育。一遇到重要官职出缺,不管哪位官员是病死还是失宠撤职(这都是常有的事),五六位候补人员就会呈请皇帝准许他们给皇帝和朝廷官员表演一次绳上跳舞,谁要是跳得最高,而且没有跌下来,谁就接任这个官职。
①选该选段叙述了什么情节?(3分)
答:
②通过这个情节讽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3分)
答:
4、名句填写。(共10分,每空1分。请注意:①-⑥为必答题;⑦-⑧题为选答题,从中任意选1题作答。)
必答题: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③日月之行,


,西北望,射天狼。
⑤伤心秦汉经行处,

⑥《<论语》八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选答题:
⑦李杜诗篇万口传,


。(赵翼《论诗》)
⑧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退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6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6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你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答: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⑦济,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公羊传》)
【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
②遂逐
齐师
③然后襄公鼓之
④战于泓③之阳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③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译文:
10、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简述理由。(4分)
答:
11、【甲】【乙】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2-15问题。(18分)
“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周慧虹)
①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食材、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种仿照《舌尖》解说词的“舌尖体”文字在网上悄然走红。
②这些“舌尖体”文字,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情……这些文字表述得形象生动、蕴涵着一定哲理,有的因充满戏谑而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因饱含深情而催人眼圈发热,有的则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无以名状的美好。
③读着这些精美的“舌尖体”文字,不免使人感叹,网络这口大锅,终究还是能够熬制出一些语言、思想上的美味。虽说,与经典名著相比,它们不过只言片语,然而,即便这些只言片语,也能令人读出感觉与感动,带给人一些深邃的东西。
④相比于“舌尖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凡此种种,虽不缺调侃戏谑,可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此类文句,是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的,别看它们裹挟于烟熏火燎中呈现出一副生意兴隆之状,其实,食客们大啖过后,付出的都可能会是自己语言表达、内心思考等方面遭受无形伤害的代价。
⑤自从网络走入我们生活,有太多的人对之既爱且恨。人们满怀欣喜地热爱它,因为它展现了无限可能;人们又无可奈何地指责它,因为它身上还充斥着显而易见的浅薄、粗俗与戾气,直接影响到网络表达的纯净,影响到网民思想的提升,影响到网络交往生态的健康和谐。
⑥置身网络时代,我们无法拒绝网络,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他人携手,让与己相关的网络表达多一分熨帖,就像“舌尖体”所描述的家常美食,“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
12.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答:


13.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分)
答: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舌尖体”文字为何能悄然走红。(4分)
答:


15.网络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体”,让你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产生了哪些思考?(4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22分)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 ——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6.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4分)
17.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18.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4分)
19.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4分)
20.【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6分)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甲】
【乙】
三(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600字
九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①
孕:yùn
惬:qiè


改为:黯


改为:歉
2、修改一:把句①中的“增加体质”改为“增强体质”;
修改二:把句②中的“防”或者“避免”删去。
3、答案:(6分。每问3分,意对即可)示例:(1)小人国皇帝通过绳上跳舞的游戏来选拔官员;(2)讽刺了当时宫廷官员选拔的荒唐可笑和皇帝的昏庸无能。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3分)淡泊名利。(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6、(3分)“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1分),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7、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
8、战胜(攻破) 追击
击鼓进军(答成“击鼓”也算对)
北面
9、①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②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③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
10、示例一:鲁庄公“不鄙”。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
示例二:鲁庄公“鄙”。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鄙”。
11、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
(答成“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或“宋襄公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也算对)
12.(3分)首先从“舌尖体”文字走红现象谈起,指出“舌尖体”文字的可爱之处(1分);接着从反面入手,论述某些新锐文体的危害之处(1分);最后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1分)。
13.(3分)举例论证:列举琼瑶体、蜜糖体、梨花体等,指出不良网络语言的危害(1分);比喻论证:把某些新锐网络文句比作“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等,生动形象指出某些网络文体的危害(1分);对比论证:以网上某些新锐文体与“舌尖体”对比,指出纯净网络语言的重要性(1分)。
14.(3分)文字简练,内容丰富(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情)(1分);表述生动,让人愉悦(1分);蕴涵哲理,令人感动(1分)。(分类明确,意思对即可)
15.(3分)客观分析,树立规范意识(1分);不跟风,不盲目追捧(1分);为创建纯净网络语言尽自己一份力(1分)。(意思对即可)
16.(1)过去父亲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现在却变得健忘、迟钝。(2)过去父亲健步如飞,现在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3)过去父亲是“我”的依靠、“我”的保护神,现在父亲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4分,每点2分,写出两组即可)
17.情景交融,(1分)渲染了雪夜里“我”跟随父亲去接母亲时的欢快的心情,(1分)为下文的叙事和抒情做铺垫。(1分)
18.示例:把父亲比喻为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写出了父亲的老迈,排比句一气呵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怜惜之情,有淡淡的忧伤。(4分,意对即可)
19.时间的流逝是无情和沧桑的,唯一不变的是亲情,它就像是“雪中送炭”,给我们带来温暖,又像是“锦上之花”,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和温馨。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亲情,善待亲人。(4分,意对即可)
20.【甲】作者看到爸爸满头白发,想到父亲一生的辛劳沧桑,对父亲充满着怜惜而流泪。(3分)【乙】“我”读了父亲的来信,想到了父亲的艰难和困顿,流的是伤心之泪,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3分)(意近即可)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