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1.2 血液和血型 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10.1.2 血液和血型 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12 08:0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1.某人因失血导致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则该人的失血量应为(
)
A.400毫升左右
B.900毫升左右
C.1
200毫升以上
D.200毫升左右
2.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凝集成团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以上三项
3.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的血液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4.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5.在一次车祸中,一青年大腿股骨骨折,皮肤受到创伤,失血200毫升。对这样的伤员,下列治疗措施没有必要的是(
)
A.股骨复位固定
B.输血200毫升,及时补充血量
C.皮肤伤口做止血处理
D.注射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
6.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7.小丽学习了输血与血型的知识,归纳了以下几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B.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
C.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D.初中生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8.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B.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
D.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9.血型鉴定实验中,将受检者的血液与标准血清分别混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红细胞呈游离状态,则无凝集现象(图a);如果红细胞凝集成团,则有凝集现象(图b)。现有两位受检者的血型鉴定结果如图c所示。
请尝试回答:
(1)甲、乙二人分别属于何种血型?________、________。
(2)必要时,甲可接受何种血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不能输血给何种血型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以输________为原则,否则,可能会出现_________现象。异型输血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国发生强烈地震,大批伤者需要输血抢救,当地血库存血供不应求。下面请就有关献血程序、注意事项以及输血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1)献血前为什么要进行体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血前要洗净双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输血前为什么要进行血型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地震灾难,看到人们踊跃献血,你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体血量的知识。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医学研究表明,对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对健康没有影响;一次失血超过800~1
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一次失血超过1
200~1
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
2.【解析】选A。本题考查红细胞的凝集现象。红细胞的表面有A型和B型两种凝集原,血液的血清中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能够发生对抗反应,特异性结合在一起,使红细胞凝集成团。
3.【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输血的原则。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当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病人,AB型血可以少量接受其他血型血液。
4.【解析】选D。本题考查输血的原则。输血血型不合时,血清中的凝集素与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发生对抗反应,造成红细胞凝集成团,引发危险,故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无同型血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输入少量的O型血抢救,因为O型血红细胞上无凝集原,不会与受血者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输血和伤口的处理。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期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失血200毫升,没必要输血。
6.【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与献血相关的知识。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不超过4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每个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都有无偿献血的
义务。
7.【解析】选D。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可以输给O型、A型、B型、AB型血的人,因此称为万能输血者;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型、B型、O型、AB型的血液,因此称为万能受血者。无偿献血者是指成年人,初中生还未成年,一般不提倡无偿献血。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成分输血的理解。贫血是由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引起的,应输入红细胞;创伤性失血缺少的是全血,应输入全血;大面积烧伤,一般是起水泡,损失的主要是血浆成分和组织液,应输入血浆;血小板功能低下者是因为血小板的数量少,应输入血小板。
【拓展延伸】成分输血与自体输血
输血或血液制品都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疟疾,EB病毒感染、黑热病、回归热、丝虫病等也可通过输血传播。另外,还有因血液被细菌污染而引起的败血症。鉴于以上情况,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治疗的总趋势。应该根据患者的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输血治疗。使用单一的血液成分,不但可以避免不良反应,还可以避免传播疾病。
自身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方法。尽量不用或少用异体血。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型的判断及输血时应注意的问题。
(1)图中甲与A、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所以甲为AB型血;而乙与B型血清凝集,所以乙为A型血。如果与两种血清都不凝集,则为O型血。
(2)因为甲为AB型,为“万能受血者”,也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3)输血的原则为输同型血,否则会发生凝集现象。在特殊紧急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输异型血。在输异型血时要少量,且速度要慢。
答案:(1)AB型
A型
(2)甲可以接受A型、B型、AB型、O型的血
(3)乙不能输血给B型和O型血的人
(4)同型血
红细胞凝集
异型输血时,不能输得太多、太快
10.【解析】本题考查对输血原则和血型的理解。输血前进行体检的目的是保证血液的质量安全,没有污染;输血前洗净双臂是为了减少感染;献血前饮水会稀释血液,影响血液质量。输血则遵循同型输血的原则。通过验血来确定献血者的血型,以便将血液进行分类储藏。大灾前人们踊跃献血,体现一种大爱
精神。
答案:(1)只有身体健康者的血才能输给伤员
(2)饮水会影响所献血液的质量
(3)减少采血穿刺部位的感染和血液的污染
(4)因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5)大灾凝聚人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合理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