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双基巩固】
1.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尿液只有原尿的百分之一左右,这种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输尿管
2.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形成原尿和尿的场所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图中既是肾单位的组成部分,又属于循环系统结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
)
A.水、尿素和无机盐
B.水、尿素和葡萄糖
C.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
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
5.
下列流静脉血的结构是(
)
A.肾动脉
B.肾静脉
C.肾小球
D.肾小管
6.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的物质是(
)
A.尿素
B.葡萄糖
C.大分子蛋白质
D.血细胞
7.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采用的方法通常是(
)
A.通过污水管道排入大海
B.深施于土壤中
C.与化学肥料混合后用于农作物上
D.用沼气池或高温堆肥中产生的高温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8.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②]肾小球、[④]肾小囊和[
]_________三部分构成的;
(2)写出图中a、b两处箭头所示的生理过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结构[⑤]中流出的液体是________。
9.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请根据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和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
(1)图中,①所示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样本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尿液,它可以暂时贮存在膀胱中。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出。
【能力提升】
1.医生在检查某人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时,发现其含甲、乙两种物质的情况如下表。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
)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C.甲是葡萄糖,乙是无机盐
D.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2.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
A.尿素
B.无机盐
C.葡萄糖
D.水
3.如表是某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
mL),其中丙是(
)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浆和尿液
4.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
【拓展探究】
5.李大爷近来身体消瘦、乏力,并伴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在大夫的建议下,他做了一个尿常规化验,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化验报告单,并运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注:“+”表示含有该成分,“-”表示不含有该成分)
(1)正常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__________等。
(2)“显微检查”的结果是否正常?__________。
(3)用专用仪器对尿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到如报告单右侧所示的多项指标。其中,不正常的指标是__________。据此推测,他可能患有__________病。原尿中__________浓度过高,造成肾小管的__________作用困难。
(4)医生建议其注射胰岛素(蛋白质类激素)进行治疗,胰岛素能不能口服?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多升,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解析】选B。此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图中的②是肾小囊,此处是形成原尿的结构,④是肾小管,是形成尿液的结构。解答此题一方面要掌握尿液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要能够识别肾单位结构图。
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③肾小管组成。肾小球为毛细血管球,里面流动着动脉血;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原尿;肾小管末端的液体为尿液,所以既是肾单位的组成部分,又是循环系统的结构的是①肾小球。
4.【解析】选A。本题考查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蛋白质、尿素、无机盐等成分;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一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余的水、无机盐和全部的尿素形成尿液;故三者共同具有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
5.【解析】选B。本题考查肾脏的血液循环。血液由肾动脉入肾,内流动脉血,经过气体交换变成静脉血,由肾静脉流出肾脏。肾小球只对血液起滤过作用,不进行气体交换,仍为动脉血,肾小管内流原尿经重吸收后成为尿液。
6.【解析】选A。本题考查肾单位的功能。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过滤和重吸收功能。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其中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过滤到原尿中,而尿素、葡萄糖可以过滤到原尿中,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将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尿素则不能重吸收。因此,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尿素。
7.【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人粪尿如果直接排放或者直接施用于土壤,都会污染环境,通过沼气池或者高温堆肥,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高温杀死病菌和虫卵,从而实现人粪尿的无害化。
8.【解析】本题考查肾单位的结构及尿的形成。
(1)图中①为入球小动脉,②为肾小球,③为出球小动脉,④为肾小囊,⑤为肾小管,②、④和⑤三者共同组成肾单位,即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图中a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b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图中①、②和③内流动的为动脉血,图中⑥内流动的为静脉血,图中④内流动的为原尿,图中⑤内流动的为尿液。
答案:(1)[⑤]肾小管
(2)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尿液
9.【解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别。图中①为肾脏,其功能是形成尿液;②为输尿管;③为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④是尿道。①②③④组成了泌尿系统。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因此样本二为尿液。
答案:(1)形成尿液
(2)输尿管
(3)二
【能力提升】
1.【解析】选A。本题考查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区别。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面是肾小管,肾小球中的液体是血液,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中,称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回到血液,剩下的液体是尿液,所以三种液体比较,尿液中的尿素最多,葡萄糖最少。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原尿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肾小管的作用。在原尿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随着原尿进入肾小管,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从示意图看,这种物质最后在肾小管内全部消失,尿液中不含有这种物质,所以这种物质是葡萄糖。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血浆中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成分都可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中蛋白质极少,葡萄糖与血浆浓度相同。二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而尿素不能被重吸收,所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也被重吸收回血液中,所以尿素含量明显升高。综合分析可知,甲为尿液,乙为血浆,丙为原尿。
4.【解析】选D。本题是一个图形分析题。分析图示①和②中的葡萄糖浓度相同,说明①和②分别是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囊内是原尿,③是肾小管,正常情况下能重吸收回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但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则会使④内尿液中出现葡萄糖。甲的原尿中和尿液中都有葡萄糖。
【拓展探究】
5.【解析】该题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查,全面考查三维目标,是今后中考命题的趋势。要想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图,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其是否正常。若尿液中有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病变,若尿液中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存在障碍。
答案:(1)尿素
(2)正常
(3)GLU(糖)
糖尿
葡萄糖
重吸收
(4)不能。胰岛素为蛋白质类激素,若口服,会被消化液中的酶分解,失去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