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3.1 人体感知信息 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12.3.1 人体感知信息 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12 08:2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1.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
)
A.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
B.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
C.视网膜
D.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2.我们常常在电视画面中看到,救援人员从地震废墟中救出幸存者时,要在其眼睛上盖上衣物,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瞳孔
3.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课桌上的书,一会儿看前面的黑板,一会儿又注视着老师的举止,可这些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4.如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1能调节瞳孔大小
B.结构2过度变凸,则看不清近处物体
C.结构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结构4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5.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中某结构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这一结构是(
)
A.角膜
B.虹膜
C.晶状体
D.睫状体
6.如图为某人眼球的成像图,此人的眼为(
)
A.正常眼
B.近视眼
C.远视眼
D.色盲
7.近视眼是指(
)
A.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成像于视网膜前方,看不清远处物体
B.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成像于视网膜前方,看不清远处物体
C.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成像于视网膜后方,看不清远处物体
D.眼球前后径过短而晶状体曲度又过大,成像于视网膜后方,看不清近处物体
8.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9.如图是人体眼球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成像,经过的途径是[2]__________、[1]瞳孔、[3]_________、[4]玻璃体、[5]__________。
(2)一个眼睛正常的人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在成像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视觉形成的部位在____________。
(3)注意用眼卫生,除预防近视外,还应注意饮食营养,如果缺乏__________很容易患夜盲症。
【拓展探究】
10.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同学模拟眼球成像原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成像实验中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
]__________,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
]___________。
(2)模拟实验中,调节并固定蜡烛、白纸板、透镜的位置后,此时可在白纸板上见一清晰蜡烛倒像,可以说明: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__的像。
(3)在蜡烛、透镜、白纸板位置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换上焦距稍大的透镜,发现蜡烛倒像由清晰变得模糊了,若要使像恢复清晰,可将白纸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相当于人眼观察_________处的物体。由此而得出:眼睛是通过调节__________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4)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种眼睛可以佩戴________加以矫正。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眼球的结构。眼球壁的外膜由前面的角膜和后面的巩膜组成,中膜由睫状体、虹膜和脉络膜组成,内膜由视网膜组成。
2.【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两部分构成,眼球壁又包括角膜、巩膜、虹膜、脉络膜和视网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角膜无色透明能使光线透过;虹膜的中央有一圆孔叫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球内部的通道。因此,瞳孔能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多少;晶状体和玻璃体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3.【解析】选B。本题考查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的曲度是可以调节的。可以使不同距离的光线都能折射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和眼球前后径都是不能随意调节的。
4.【解析】选C。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图中结构的名称和功能。结构1是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结构2是晶状体,过度变凸,会造成近视,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结构3是视网膜,其上有感光细胞,是物像形成的部位。结构4是视神经,能传导神经冲动。所以选项A、B、D是错误的。
5.【解析】选C。本题考查眼球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眼球由角膜、巩膜、虹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睫状体和玻璃体等部分构成。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晶状体对进入眼球内部的光线有折射作用,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使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过度变凸而不能恢复,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虹膜内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6.【解析】选B。本题考查眼球的成像原理。识图可知,外界物体形成的光线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的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应为近视眼;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正好落在视网膜上为正常眼;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样的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为远视眼。
7.【解析】选B。本题考查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是由于眼睛过度疲劳,造成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或者眼球前后径过长,最终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8.【解析】选A。本题考查用眼卫生及保护视力的知识。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易造成眼睛疲劳,对保护眼睛和视力没有好处,长时间这样易造成近视;看书学习时,晶状体凸度变大,远眺时,晶状体凸度变小,连续学习1小时后,休息一会儿,远眺几分钟,有利于晶状体的调节,缓解眼睛疲劳;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近视后,可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9.【解析】本题考查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的成因。
(1)图中[1]是瞳孔,[2]是角膜,[3]是晶状体,[4]是玻璃体,[5]是视网膜。
(2)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使物像形成于视网膜上,视觉形成于视觉中枢。
(3)如果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傍晚以后看不清东西。
答案:(1)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2)晶状体
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
(3)维生素A
【拓展探究】
10.【解析】本题通过实验考查视觉的形成。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经角膜通过瞳孔,经晶状体等的折射形成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正常人的眼球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患近视通过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答案:(1)[4]视网膜
[2]晶状体
(2)倒立
(3)右

晶状体的曲度
(4)凹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