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综合测试题(二)
第九单元
第22、23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
)
A.肾蕨、水绵、香菇
B.酵母菌、灵芝、豌豆
C.小麦、番茄、大豆
D.水稻、葫芦藓、大肠杆菌
2.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
A.门
B.纲
C.科
D.种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校园有柳树、雪松、月季、蚂蚁、麻雀、蜜蜂、葫芦藓、蘑菇等生物。下列有关阐述正确的是(
)
A.葫芦藓、蘑菇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B.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月季与柳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按形态结构分,柳树、雪松、月季、葫芦藓、蘑菇属于植物
4.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根的有无
B.种子的有无
C.果实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5.下列生物中,最低等的是(
)
A.海带
B.墙藓
C.肾蕨
D.玉米
6.下列各组植物中,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相似的是(
)
A.墙藓、肾蕨
B.水绵、水稻
C.海带、雪松
D.白菜、紫菜
7.将一条活蚯蚓分别放到下列四种场所,可以看到蚯蚓运动时最慢的场所是(
)
A.土地上
B.报纸上
C.水泥地面上
D.玻璃板上
8.节肢动物具有的特点是(
)
A.身体被毛,用肺呼吸
B.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C.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
D.体表光滑,用皮肤辅助呼吸
9.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
A.河蚌、鲨鱼、海马
B.鲸、蛇、乌鱼
C.青蛙、青鱼、蝌蚪
D.珍珠蚌、鲫鱼、鳖
10.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章鱼
B.水蚤
C.海葵
D.中华鲟
11.下列鸟类中,趾间没有蹼的是(
)
A.麻雀
B.天鹅
C.野鸭
D.家鸭
12.以下哪些动物身体上有鳞片(
)
①鱼类
②两栖类
③爬行类
④鸟类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关于不同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外骨骼是其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B.鲤鱼身体呈梭形是其对其水生生活的适应
C.家鸽形成的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D.蚯蚓和沙蚕,都是具有许多体节的环节动物
14.下列微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是(
)
A.青霉
B.大肠杆菌
C.平菇
D.根霉
15.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
A.海啸肆虐后的废墟
B.活化的火山口
C.干旱的沙漠
D.寒冷的北极冰川
16.图中的4种生物既存在明显区别,也存在共同特征。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是③
B.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②④
C.具有荚膜和鞭毛的是②
D.①②③④都可能异养生活
17.营养学家提倡多吃蘑菇和酸牛奶,酸牛奶中的乳酸菌能有效抑制有害细菌对肠道的的入侵,形成生物屏障。下列有关蘑菇和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B.都有细胞壁
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D.都是单细胞生物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由“落红”变为“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病毒
B.寄生的细菌和真菌
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D.大肠杆菌
1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火山爆发、地震频发、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
C.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
20.地球人口激增,下列哪些现象可能会发生(
)
①空气清新
②资源消耗增多
③环境质量改善
④森林砍伐减少
⑤山地开发加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
D.②⑤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60分)
21.(6分)升金湖是我国东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白头鹤和东方白鹳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其成为我国东部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基地之一。1997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请据此回答问题: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________行为。
(2)迁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体形呈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胸部有发达的________;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________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3)近年来,升金湖迁徙的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观察下面分类系统图解,回答问题:
(1)虎和豹的不同点多还是虎和猫的不同点多?为什么?
(2)在上述生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哪种生物?
(3)猫和狗共有的分类单位有哪些?
(4)请写出豹隶属的分类位置。
23.(11分)生物分类是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将其归为一类,如图表示几种常见的生物,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将图中的大红花和玉米归为B类,则B类属于________植物,其依据是它们都能产生________,且被________包被。
(2)将图中松、玉米、大红花归为A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A、B两类外,至少还可以分出一类,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并能用孢子繁殖后代的一类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请完善下面六种动物的分类表图解并回答有关问题:
a.熊猫
b.天鹅
c.草履虫
d.鲫鱼
e.家蚕
f.螳螂
(1)填出分类表解图中①、②、③的分类依据: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在数字④、⑦处填上动物的名称代号。
④________⑦________
(3)天鹅是洞庭湖区常见鸟类之一。为保护野生鸟类,湖南省林业厅于2010年10月发布了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猎捕野生鸟类的命令。该禁捕令是为了(
)
A.保护人类不被感染禽流感
B.保护鸟类种类的多样性
C.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D.防止森林火灾
25.(14分)如图为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互不相同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在生物分类上,上述五种动物所属最大共同单位是________。
(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的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若以“生殖方式”为分类依据,将图中动物分成两组,则具体的分组情况应该是。________(填字母)
(3)B属于鱼类,是因为B具有两个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________和________。
(4)动物的发育方式多种多样。比较C和D的发育过程,写出其发育方面的共同特点:________。
(5)A的身体内有发达的__________,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6)E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如果E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全部________从地球上消失。
26.(12分)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团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它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7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候鸟旅站”之称,总计有候鸟230多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鹳、天鹅、白肩雕、金雕、秃鹫等41种,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164种。
这里是中国三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中最为主要的一条,每年春秋两季,数以万计的候鸟成群结队来岛上歇息觅食,或就地繁殖。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长岛成为我国东部沿海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基地之一。
1984年以来,长岛自然保护区就开始进行鸟类环志工作,为30多种鸟类、数万只个体戴上了环志,促进了鸟类资源的调查和保护,为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1)长岛是中国三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中最为主要的一条,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________行为。
(2)迁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体形呈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胸部有发达的________,鸟的飞行生活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鸟的食量________;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________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3)长岛是候鸟繁殖的天堂,鸟在岩石上产卵的颜色与岩石颜色相似,因此避免了敌害的袭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分类的知识。香菇、酵母菌、灵芝属于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水稻、小麦、番茄、大豆、豌豆均属于被子植物,细胞结构基本相同;肾蕨、水绵、葫芦藓分别属于蕨类植物、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2.【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的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的分类。葫芦藓利用孢子进行繁殖,是孢子植物,蘑菇虽然用孢子繁殖,但它是一种真菌,不是植物,因此选项A和D是错误的。葫芦藓是苔藓植物,只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起固定作用的假根,因此选项B也是错误的。月季是被子植物,柳树也是被子植物,雪松是裸子植物,因此月季与柳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各类植物的特点。水稻、苹果、松树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贯众、海带和葫芦藓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5.【解析】选A。本题是对各种植物特征的考查。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出现根、茎、叶的分化,是最低等的一类植物;墙藓属于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的分化,但是仍然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很矮小;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在茎和叶中有了发达的输导组织;玉米属于种子植物,结构最复杂,适应能力也最强。
6.【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各类群的特征。墙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都靠孢子繁殖后代。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水稻属于被子植物,生活在水中,靠种子繁殖后代。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雪松属于裸子植物,生活在陆地上,靠种子繁殖后代。白菜属于被子植物,生活在陆地上,靠种子繁殖后代;紫菜属于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因此,墙藓和肾蕨的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相似。
7.【解析】选D。蚯蚓依靠刚毛和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运动,越粗糙的物体表面,蚯蚓运动越快,玻璃板光滑,刚毛不易固定,运动最慢。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动物特征的识别。选项A是哺乳动物的特征,选项B是节肢动物的特征,选项C是爬行动物的特征,选项D是两栖动物的特征。
9.【解析】选A。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大多用鳃呼吸,如河蚌、鲨鱼、海马等。
10.【解析】选A。本题考查动物的类群。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自己的动物是软体动物,乌贼和章鱼是没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水蚤属于节肢动物;海葵属于腔肠动物;中华鲟属于鱼类。
11.【解析】选A。趾间有蹼是水中生活动物的常见特征之一。麻雀为陆生动物,不具备这一特征。
12.【解析】选A。鱼类体表有鳞片,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爬行类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陆地生活。
13.【解析】选C。蝗虫的外骨骼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其对陆生生活的适应;鲤鱼身体呈梭形减少运动时的阻力,是其对水生生活的适应;蚯蚓和沙蚕,都是具有许多体节的环节动物;家鸽的尿液随粪便排出体外。
14.【解析】选B。细菌的个体较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真菌有的个体较小,如酵母菌,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有的个体较大,用放大镜或肉眼可以看到。
15.【解析】选A。本题考查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环境。适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营养。活化的火山口温度太高不适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干旱的沙漠缺少细菌和真菌繁殖必需的适量水分;寒冷的北极冰川温度太低;只有海啸肆虐后的废墟有大量的生物遗体,有细菌和真菌繁殖的充足的营养,而且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适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6.【解析】选B。本题考查几种微生物的区别。图中所示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细菌、病毒和草履虫。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且都是单细胞生物,其中,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细菌有荚膜和鞭毛,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四种生物都没有叶绿体,所以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17.【解析】选B。本题考查蘑菇和乳酸菌的结构和生殖的知识。蘑菇属于多细胞的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孢子生殖。乳酸菌属于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进行分裂生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18.【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诗句中所描述的“落花→春泥→护花”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土壤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即分解者,它们将“落花”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去,被绿色植物利用,起到“护花”的作用。
19.【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或破坏,使生物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20.【解析】选D。人口激增,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消耗增多,山地开发加剧,环境破坏严重,森林砍伐增多等。
21.【解析】(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根据其获得途径可分为两大类,即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后天性行为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鸟类的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2)本题主要考查鸟的主要特征。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有发达的龙骨突,龙骨突上覆盖有发达的胸肌,体内有许多气囊,辅助呼吸,这些都是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分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其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是在野生动植物原来的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1)先天性
(2)流线型
翼
胸肌
气囊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2.【解析】生物的分类是按照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个体间的差异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从图中可以看出,虎和猫分别隶属于豹属和猫属两个不同的属,虎和豹则同属于豹属。不同属的生物之间的不同点显然多于同属生物之间的不同点。
答案:(1)虎和猫的不同点多。因为虎和猫属于不同的属,而虎和豹属于同一个属。不同属的生物之间的不同点多于同属的生物之间的不同点。
(2)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界、门、纲、目。
(4)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
23.【解析】本题考查对植物分类和特征的掌握。图中的绿藻属于藻类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松属于裸子植物,玉米和大红花属于被子植物。其中,绿藻和蕨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孢子繁殖后代。而松、玉米和大红花都能够产生种子。
答案:(1)被子
种子
果皮
(2)它们都能够产生种子
(3)绿藻和蕨
24.【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动物的分类。(1)从题图中分析动物索引表,首先,有脊柱的有a、b和d,无脊柱的有c、e和f;有脊柱的动物中,用鳃呼吸的是d,用肺呼吸的是a和b,其中a是胎生,b是卵生;无脊柱的动物中,单细胞的有c,多细胞的有e和f,其中e是完全变态发育,f是不完全变态发育。(2)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对策之一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禁捕令就是要保护鸟类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1)肺呼吸
胎生
卵生
(2)d
e
(3)B
25.【解析】本题考查动物分类。(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从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五种生物所属的最大单位是界。(2)按照生殖方式,动物可以分为卵生和胎生。E大熊猫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其余四种都是产卵繁殖,所以归为卵生动物。(3)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是运动器官鳍和呼吸器官鳃。(4)变态发育是指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产生较大的差异,如C青蛙的发育是:卵→蝌蚪→青蛙,D蝴蝶的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变态发育。(5)A家鸽体腔内有气囊,呼吸时气体的流向是:外界空气→肺→气囊。这样一次呼吸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呼吸的器官是肺,发达的气囊暂时储存空气,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6)每种生物都是该物种的基因库,里面包含该物种的所有遗传信息,如果灭绝,该物种的基因库就消失了。
答案:(1)界
(2)ABCD和E
(3)鳃
鳍
(4)变态发育
(5)气囊
(6)基因(库)
26.【解析】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酵母菌的生活方式和特点。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它与细菌的最大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靠分解植物中的淀粉获取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小芳用开水发面,杀死了部分酵母菌,因此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根据这个现象和提出的问题,应该作出“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的假设。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二氧化碳,小芳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设置一组没有加酵母菌的一个对照实验组。
答案:(1)异养
含有成形的细胞核
(2)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
(3)酵母菌适于生活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或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
(4)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中缺少对照组
27.【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圈中的动物以及保护。(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先天性行为;(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有:减小空气阻力,如身体呈流线型;减轻体重,如骨中空等;产生动力,如胸肌发达、食量大、双重呼吸等。(3)鸟卵有保护色,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答案:(1)先天性
(2)流线型
翼
胸肌
很大
气囊
(3)生物的形态特点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