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短 文 两 篇巴 金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2、学会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3、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走近作者 巴金,( 1904 —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代表作有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寒夜》,短篇集《神·鬼·人》散文集《龙·虎·狗》,这些小说影响了几代青年人,同时也奠定了巴金在现代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文革后的散文集《随想录》,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是一部讲真话的大书。本文选自散文集《龙·虎·狗》。 巴金,生于1904年11月25日,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1907年全家福。左三为怀抱巴金的外婆,右三是巴金的母亲。自传: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 “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 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 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 时的任性杀死的。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 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 倒是真话。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 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曾于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此后的50余年中,先后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1984年10月,接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本文写于抗战时期的1940—1941年,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写此文,就是由此而发。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激发了巴金的爱国主义热情,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运动之中,在8年抗战中,巴金辗转于上海、广州、汉口、昆明、成都、重庆、贵阳、桂林之间,和人民同患难共命运,自觉地用笔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服务,写下了大量反映抗战生活的小说和散文。 巴金是一个热血青年,是一个把个人命运融入民族解放斗争的革命作家。他在1942年出版的《废园外·后记》中写道:“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我怀疑过‘将来’么?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字词读音夸父 皓月 姮娥 旸谷 瞬间kuā hào héng yáng shùncuōzu?撮合,一撮灰一撮头发,一撮胡子lòulù露马脚,露怯露台,暴露nìngníng宁愿,宁可宁静,安宁日合作研讨-《日》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夸父逐日,这是为什么? 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做铺垫.合作研讨-《日》2、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这是作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人生。
合作研讨-《日》3、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飞蛾;夸父品(扑火;追日)人我(舍弃生命)(愿做飞蛾)悟为追求光明而献身品《日》主题 作者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行为,来象征志士仁人为祖国轰轰烈烈的献身精神,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同时也表明自己甘愿做人间的飞蛾,去追求光和热的革命理想。月1、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冰冷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
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
月光冷得很
月的光是死的光 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冷”“死”感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3.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4、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是指什么人?《月》主题《月》,集中体现巴金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笔下的月,只觉冷光扑面。一个人在月光下踱步,孤寂清冷。这正反衬出巴金对光和热的渴求。尔后,写到了“姮娥奔月”。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却“妄想”去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其目的仍是追求光和热。可以说,飞蛾、夸父和姮娥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他们都是作者的理想的化身。
日月飞蛾
夸父
嫦娥象征希望和信念人生生活探索者
殉道者
仁人志士
抗日军民象征:指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对比阅读: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课堂小结《日》:激情洋溢
飞蛾扑火
夸父逐日《月》:细腻幽静
嫦娥奔月追求光和热改变冰冷寄托理想:为了追求光明而献身对 人生 、对生活一种希望的信念总结: 《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最后让我们和着巴金的《日、月》和中国一起感动吧: ???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但是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我的路。
????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
拓展延伸有关“日”和“月”的诗句。1、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____ 孟浩然《登鹳雀楼》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白居易《忆江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