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标要求】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中央集权、科举考试
【教学目标】1.了解明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2.识读《明朝疆域图》、《举子看榜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3.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点】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教学难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教学方法】导学法、讲授法、图示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检查自主学案完成情况及汇报交流展示
【教学过程】
步骤
具体内容
二次备课
导入新
课
展示元后期史料,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归纳背景,导入明朝的建立。
一、明朝的建立1.背景:元末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2.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3.统一: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提问: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
皇帝还有谁?朱元璋强化皇权1、改革行政机构提问1:明朝加强君权的政治措施有哪几方面的内容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分散兵权。提问2: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 探究:明朝初年对地方和中央机构的改革有何利弊?2.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厂卫特务机构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多媒体展示: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
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 ”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出了一身冷汗。探究:结合材料,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三、科举考试的变化考试内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行文格式: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文体特点:只能分为八个部分。讨论:摘录一篇典型的八股文请学生阅读,分析“八股取士”造成的影响,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八股文的作用。探究:实行“八股取士”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有何危害?四、经济的发展1.明朝从国外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思考:为什么要引进这些作物品种?2.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是明代丝织业的中心)、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3.商品经济活跃:①北京、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另有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②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其中徽商、晋商最为著名。
导结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强化皇权,全面改革官制,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这些举措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另一方面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社会精英的创造性。
板
书设
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