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活字印刷术组指南针组火药组综合组第二单元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
科技与中外交通活字印刷术组指南针组火药组综合组学习目标1. 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 和外传,理解宋元时期我国出现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了解宋元时期我国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的概况,分析宋元时期交通发达的原因和影响。活字印刷术组指南针组火药组综合组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火药的广泛使用活字印刷术组指南针组火药组综合组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唐】《金刚经》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
雕版印刷品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4万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要多长时间?算一算雕版印刷有哪些缺点?
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
书印好后,雕版也就被废弃,
既浪费材料,也浪费人力,
浪费时间。
毕升 活字印刷术 (毕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既经济,又省时。活字排版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作用?一本六万字的书:
雕版印刷术:三、四年时间
活字印刷书:一个月可印刷百部套色印刷和转轮排字活字印刷的传播和发展中国朝鲜、日本西亚、欧洲泥活字印刷术——木活字印刷术——金属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展:现代印刷术电脑排版、激光照排、高速印刷机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组指南针组火药组综合组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司南”(战国)——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弊端?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北宋今天的指南针 突火枪是南宋理宗赵昀[yún]开庆元年(1259)宋军发明的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kē 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蔟藜(Jí lí)火球
地雷的较早雏形元代火炮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火器广泛运用13~14世纪
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宋元时期的火药武器火药的作用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
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
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22~1626.4.9
英国哲学家 科学家四大发明传播的历史意义1.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2.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
3.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火药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乃至全世界近代化的进程。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发展?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
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材料一: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的重要贡献,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学以致用材料二文艺复兴攻占巴士底狱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世界对我们中国的肯定,那么在现今社会,这些发明在哪些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呢?拓展延伸 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科技成就,对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推动知识的迅速传播与增加,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发达的中外交通陆路交通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发达的中外交通海路交通 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发达的中外交通 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人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发达的中外交通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AOR;或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可。1.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
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
上。”这里的“第三种”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A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
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
“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3.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
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
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D4. 唐宋之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术的革新D5.右下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图标,与图标上方“司南”有关的发明是 ( )
A.造纸术B.火药 C.指南针D.印刷术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CC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 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三:为了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习近平在哈沙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材料四: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5年11月18日)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那些文化认同精神?参考答案:
(1)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 图二:指南针 图三:火药
(2)预兆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卓越贡献。(任意答两点即可)
(3)精神:和平交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