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2 20:2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盐城市盐都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7.3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2)知彼知己,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故克之。(左丘明《曹刿论战》)
(6)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7)行舟江上,吴均在富春江感受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汹涌气势,而王湾在北固山下领略了

的浩渺景象。
(8)人生豪迈,曹操老当益壮,吟唱“
,志在千里”的华章,李白挫而不懦,放飞“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理想。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6分)
水乡盐城,天光湖景,无限绮丽。阳春三月,芦牙出水,荷菱蜜布,娇鲜欲滴。春夏之际,万顷湖荡,一片青绿,微风吹过,绿叶起波,游人穿梭其间,凉爽而qiè意。黄金秋季,芦苇摇曳,荷菱点缀,白帆点点,鹅鸭群群,虾跳鱼跃,螃蟹横行,一展水乡的富饶和美丽,欣赏着美丽的“金滩银荡”,让人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万顷
qiè意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3)请将划横线的内容概括成一个成语:
(2分)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带一路”将为亚非合作注入新鲜血液,其好处真是罄竹难书。
B、每次活动结束后,广场上满地果皮、纸屑和痰迹,真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C、当前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关注老百姓餐桌与菜篮子,让人们吃上放心食品。
D、依法治国就要做到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平均网速落后于许多国家,其根本原因是国家缺乏完整的宽带建设战略造成的。
B、
25年来,哈勃望远镜为我们带来了太阳系的图像资料,是带领我们探索宇宙的功臣。
C、第12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4月20日发布,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大约为14.11分钟。
D、《教育蓝皮书》指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这种现象应引起重视。
5、名著阅读。(7分)
(1)《朝花夕拾》里有一个教唆孩子学坏的女人是
。在书中,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父亲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
,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和痛苦。(2分)
(2)回忆名著,选出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性格活泼,带着白纸高帽子、手拿破芭蕉扇”的是“活无常”。
B、阿廖沙说:“我想像自己是一个蜂窝,各式各样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的把蜜送进蜂窝。”“蜜”指的是生活的知识和思想。
C、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D、鲁滨逊写的“利害差异表”能够让自己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勇敢面对现实,改善现状。
(3)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2分)
祥子没了主意。对于钱,他向来是不肯放松一个的。可是,在军队里这些日子,忽然听到老者这番诚恳而带有感情的话,他不好意思再争论了。况且,可以拿到手的三十五块现洋似乎比希望中的一万块更可靠,虽然一条命只换来三十五块钱的确是少一些!
就单说三条大活骆驼,也不能,绝不能,只值三十五块大洋!可是,有什么法儿呢!
“三条大活骆驼”和“三十五块大洋”是怎样来的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情节。
6、综合性学习。(8分)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2分)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2分)
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
示例二:一件长衫,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
拟写:       ,   。(《  》)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
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江陵愁望有寄》完成7—8两题。(6分)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7、“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8、“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3题。(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傲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禄爵,吾庸③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 "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吕氏春秋·下贤》)
注:
①稷(jì):人名。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③庸:怎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4)于是相率而朝(

10、用“/”划出下列句子的节奏(划两处)(2分)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12、对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傲禄爵”的价值取向,你有何看法?(2分)
13、
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2分)
(三)阅读陈鲁民的《高贵的“低头”》,完成14—18题。(15分)
①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但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低头认真读书,不由地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
②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的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③由此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都在低头看手机。我故意走了几节车厢,见到一个外国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一位中年妇女还要给这个“老外”拍照,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她的两个孩子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
④说起大学生里的“低头族”,恐怕更多。在大学任教,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有时候一上课,举目望去,抬头听讲者不到一半,余者大都在低头玩手机。有位教授讲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稍微加了点儿作料,说到张爱玲有三恨:一恨鲥鱼有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教授自以为很幽默地又补充一恨:四恨学生“抬头率”太低。这时,学生们才纷纷抬头笑了几声,但很快又把头低下了,沉浸在游戏或“韩剧”当中。
⑤“高贵的低头”,是为了学习知识,广博见闻,提高素质,增强本领。“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就肯定会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反之,少了这“高贵的低头”,腹中空空,不学无术,那么未来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想抬头恐怕也抬不起来,想出人头地就更不可能了。毕竟,没有哪个老板聘人时会问应聘者会不会打电子游戏,看过多少韩剧,而只会关注应聘者拥有的文凭和各种技能等,而这些都是靠坚持数年“高贵的低头”换来的。
⑥一位常年飞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头等舱旅客看书的较多,公务舱旅客看杂志或用笔记本办公的较多,经济舱旅客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高贵的低头”,普通候机区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由此,引起了她的深思: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⑦我们应尽情享受“高贵的低头”带来的精神愉悦。“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而自觉的“高贵的低头”,会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拥有高贵的见解,高贵的谈吐,高贵的举止,高贵的容仪,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14、请从文中找出作者表达的观点。(3分)
15、请简述第①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本文第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你认为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请简述理由。(2分)
18、联系现实,谈谈如何让更多的人“高贵的低头”。(2分)
(四)阅读丁立梅的《爱到无力》,完成19—23题。(20分)
(1)母亲踅进厨房有好大一会了。
(2)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屋前晒太阳,等着开午饭,一边闲闲地说着话。这是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这个喜欢吃蔬菜,那个喜欢吃鱼,这个爱吃糯米糕,那个好辣,母亲都记着。端上来的菜,投了人人的喜好。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这个袋子里装青菜菠菜,那个袋子里装年糕肉丸子。姐姐戏称我每次回家,都是鬼子进村,大扫荡了。的确有点像!母亲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让我带回城,好事无巨细地把我照顾好。
(3)这次回家,母亲也是高兴的,围在我们身边转半天,看着这个笑,看着那个笑。我们的孩子,一齐叫她外婆,她不知怎么应答才好。摸摸这个的手,抚抚那个的脸。这是多么灿烂热闹的场景啊,它把一切的困厄苦痛,全都掩藏得不见影踪。母亲的笑,便一直挂在脸上,像窗花贴在窗上。母亲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要到地里挑青菜了。却因找一把小锹,屋里屋外乱转了一通,最后在窗台边找到它。姐姐说,妈老了。
(4)妈真的老了吗?我们顺着姐姐的目光,一齐看过去。母亲在阳光下发愣,母亲说,我要做什么的?哦,挑青菜呢,母亲自言自语。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枚皱褶的核桃。
(5)厨房里,动静不像往年大,有些静悄悄。母亲在切芋头,切几刀,停一下,仿佛被什么绊住了思绪。她抬头愣愣看着一处,复又低头切起来。我跳进厨房要帮忙,母亲慌了,拦住,连连说,快出去,别弄脏你的衣裳。我看看身上,银色外套,银色毛领子,的确是不经脏的。
(6)我再进厨房,钟已敲过十二点了。太阳当头照,我的孩子嚷饿,我去看饭熟了没。母亲竟还在切芋头,旁边的篮子里,晾着洗好的青菜。锅灶却是冷的。母亲昔日的利落,已消失殆尽。看到我,她恍然惊醒过来,异常歉意地说,乖乖,饿了吧?饭就快好了。这一说,差点把我的泪说出来。我说,妈,还是我来吧。我麻利地清洗锅盆,炒菜烧汤煮饭,母亲在一边看着,没再阻拦。
(7)回城的时候,我第一次没大包小包地往回带东西,连一片菜叶子也没带。母亲内疚得无以复加,她的脸,贴着我的车窗,反反复复地说,乖乖,让你空着手啊,让你空着手啊。我背过脸去,我说,妈,城里什么都有的。我怕我的泪,会抑制不住掉下来。以前我总以为,青山青,绿水长,我的母亲,永远是母亲,永远有着饱满的爱,供我们吮吸。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
(8)我的母亲,终于爱到无力。
19、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的母亲终于爱到了无力”具体表现。(4分)
20、文章第(2)节中插叙了一段“我”过去回娘家的情况,作用是什么?(4分)
21、赏析第(3)段“母亲的笑,便一直挂在脸上,像窗花贴在窗上。”(4分)
22、文中划线处两次提到“泪”,结合全文说说“我”两次眼泪要流却未留的原因及作者对母亲的情感。(4分)
23、材料链接——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1)母亲在阳光下发愣,母亲说,我要做什么的?哦,挑青菜呢,母亲自言自语。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枚皱褶的核桃。
——丁立梅《爱到无力》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仔细研读这两段文字,谈谈两个“背影”在内容上的不同和主题上的相同点。(4分)
三、作文(60分)
24、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九年级语文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1)
(2)
(3)
(4)
(5)
(6)
(7)
(8)
2、(1)(2分)(



(2)(2分)



(3)(2分)
3、
(2分)(

4、(2分)(

5、(1)
(2分)
(2)(3分)
(3)(2分)
6、(8分)(1)
(2)
(3)       ,   。(《  》)
(4)
二、阅读与理解。(55分)(一)(6分)
7、(3分)
8、(3分)
(二)(14分)
9、(4分)(1)(

(2)(

(3)(

(4)(

10、(2分)








11、(1)(2分)
      
(2)(2分)
      
12、(2分)
13、(2分)
(三)(15分)14、(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____
15、(4分)
     
     
16、(4分)
     
     
17、
(2分)
18、(2分)
(四)(20分)
19、(4分)
   
  
   
  
20、(4分)
 
 
   
     
21、(4分)
     
     
22、(4分)
     
     
23、(4分)
     
     
     
九年级语文学情调研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0分)(1)
(2)
(3)会挽雕弓如满月(4)柳暗花明又一村(5)彼竭我盈(6)
(7)(8)老骥伏枥
直挂云帆济沧海
2.(1)qǐng

(2)牙改为芽
蜜改为密
(3)心旷神怡
3、D(3分)4、A(3分)
5、(5分)(1)衍太太
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
(2分)
(2)C(3分)(3)祥子攒钱买了第一辆车,北平城外军阀混战,他被大兵抓进营地
做苦力,车也被没收了。他趁着大兵打败仗偷跑出来,顺手牵走
军队撤退时落下的骆驼,卖了三十五块大洋。
6、【拟写标语】展未来豪情盈心底。
【设计活动】示例:
说一说同窗趣事;抒一抒师生真情;唱一唱校园民谣。(每空1分,共2分)
【重温经典】示例:两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最后一课》)
下课钟响,不弃美丽法语。(《最后一课》)
一个背影,凝聚父爱力量。(《背影》)
两过铁道,尽显爱子情深。(《背影》)
四处泪光,终悟深沉父爱。(《背影》)
一封家书,勾起发财梦想。(《我的叔叔于勒》)
十个铜子,寄托社会希望。(《我的叔叔于勒》)
(句式相仿,内容紧扣作品即可,2分)
【探究材料】探究结果: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2分)
7、“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情。
8、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9、(4分)(1)自身,亲自(2)因为(3)能,能够(4)朝拜
10、桓公/犹下/布衣之士(每处1分,共2分)
11、(1)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2分)
(2)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多次联合诸侯,一统天下的原因,是因为他能够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士人啊。(2分)
12、答案提示: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13、(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2)都是求贤若渴;
(3)都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去拜访。(答出两点给2分,每点1分)
14、长期而自觉的“高贵的低头”,会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拥有高贵的见解,高贵的谈吐,高贵的举止,高贵的容仪,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3分)
15、(1)用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途中看到太多的低头族这一现象,引出论题:“高贵的低头”(2分)(2)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分)
16、对比论证(2分);先正面阐述“高贵的低头”(阅读)的好处,后从反面指出缺少“高贵的低头”(阅读)的危害,从而突出强调“高贵的低头”对人生的意义。(2分)
17、观点明确(1分),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句子通畅即可(1分)。
18、(1)社会加大宣传读书的益处(2)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期低头玩手机对身心的害处(3)政府在一些公共场所多提供读书的便利条件(5)学校、家庭、社区营造读书的氛围(5)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加大考查应聘者在读书方面条件。(言之有理均可,答出两点给2分,每点1分,)
19、(4分)(1)母亲挑青菜前找一把小锹,都要屋里屋外乱转了一通;(2)母亲在切芋头时,切切停停,经常发愣;(3)钟已敲过十二点了,锅灶却是冷的;(4)回城的时候,母亲第一次没给“我”准备大包小包的东西。
20、插叙部分写出了“我”过去回娘家,能干而慈爱的母亲对我们细致周到的关爱(1分),这与后文中母亲老了,无力帮我们准备东西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母亲逐渐老去的事实,表达了对逐渐老去的母亲的爱、牵挂与不舍(2分)。
21、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母亲挂在脸上的笑比着是贴在窗上的窗花(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见到儿女回家后笑得开心、笑得持久的情态(1分),流露了作者对母亲的爱(1分)。
22、眼泪要涌出是因为看到曾经做事利落干净的妈妈动作越来越迟缓,越来越苍老而难过(1分);对母亲为自己老去无力照顾儿女的那种歉疚而难过(1分)。眼泪最终未流下是担心母亲看到后伤心(1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体贴与爱意(1分)。
23、内容上的不同:一是母亲的瘦弱的背影(1分),一是父亲的肥胖的背影(1分);主题上的相同:表达了父母与子女之间至深的爱(2分)。
24、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