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母亲》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3 10: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我的母亲 胡 适 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是青末贡生,母亲冯顺弟比其父小30岁,是一个乡村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就病故了。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庭的主母,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遗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无以替代的影响。 1.注意下面加线字的字音、字形。
绰号( ) 吹笙( )
摹画( ) 眼翳( )
庶祖母( ) 文绉绉( )
舔去( ) 侮辱( )预习展示1.注意下面加线字的字音、字形。
绰号(chuò)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庶祖母(shù) 文绉绉(zhōu)
舔去(tiǎn) 侮辱(wǔ)预习展示文绉绉(zhōu 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diàn)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善。
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字词疏通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1)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概括至具体)?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勾、画、圈、点、写。讨论交流 (1)写了母亲几个方面的事(概括):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
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5-7)(8-11)(12)一是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做人上的训导(5)(6-7)②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①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二是作为当家的后 母如何处理家庭的
难事和矛盾。(8)(9-11)三是如何对待 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12) 请用“母亲是一个___的人。因为文中写道___”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例如:母亲是一个温和仁慈的人。因为文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评一评: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慈祥严格宽容善良容忍温和正直刚烈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当面质问,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1、请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
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说一说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怀念、感激、敬爱之情主题思想 课文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意。九年的读书生活
(1-4)母亲是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
(5-12)一、对“我”的管教:谆谆教诲,严格督学。严厉责罚,正确教导。二、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宽厚容忍,从不给人脸色看。正直刚烈,从不受一点侮辱。慈母给“我”的极大影响
(13)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时。我


亲三、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慈母严师恩师文章结构(板书)拳拳慈母恩合作探究 (1)课文前四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作为课文内容鲜明精练概括的文题无关,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点明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 , 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呼应。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母亲之花——康乃馨
知道吗?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 “焉得谖(xuan,忘)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 。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黎巴嫩) 虽然古语有“至亲不谢”的说法,但今天我要对您说…… 抒情吧:1、请以作者的口吻,对文中的母亲说一句话。
2、请以自己的口吻,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句话。
3、请你对天下所有母亲说一句话。 年轻的心总是装载着太多的事情,事业、爱情、理想,而父母永远只是静静的藏在一个角落里。一个声音总是在说:现在还早,等我实现了这个再去对父母尽孝也不迟。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我们有太多的抱负要去施展,而不知不觉间曾经是我们避风港的父母却已经老了,缓慢却不可逆转。 敲响警钟:结束的话: 让我们用行动来“报得三春晖”吧!
1、给妈妈一个拥抱
2、和妈妈换位,用妈妈的心态,对你自己唠叨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