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五校联考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五校联考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3 09:56:11

文档简介

五校联考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答题卷
卷面书写(5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
(4分)⑴



2.古诗文名句填空。(12分)
(1)
(2)
(3)
(4)
(5)

(6)

(7)

(8)

3.
(6分)

(2)

4.
名著阅读(6分)
⑴①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5.(3分)
6.(3分)
7.(4分)
8.
(4分)
9.(2分)
10、(3分)
11、(2分)
12.
(4分)
13.
(5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14.(2分)
15.(2分)
16、(2分)

17、(2分)(

18、(2分)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19.(4分)
20、
100
22.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五校联考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_2016_学年第
2
学期
月考考试
语文
学科

年级)
题号
知识点
题型

分数
期望难度
卷面
文字书写
书写题
运用评价
5
0.8~1.0
1
汉字书写
填空题
了解识记
4
0.8~1.0
2
古诗文默写
填空题
了解识记
12
0.8~1.0
3
文言词语理解
解答题
理解分析
6
0.8~1.0
4
名著阅读
填空题
了解运用
6
0.7~0.80
5
内容理解
解答题
理解分析
3
0.7~0.8
6
文本信息提取
解答题
理解分析
3
0.8~1.0
7
内容理解
解答题
理解分析
4
0.7~0.8
8
主旨挖掘
探究题
运用评价
4
0.5~0.7
9
内容理解
解答题
理解分析
2
0.7~0.8
10
文本信息提取
解答题
理解分析
3
0.8~1.0
11
语句品读
探究题
运用评价
2
0.7~0.8
12
写作方法探究
探究题
运用评价
4
0.5~0.7
13
主旨理解
探究题
理解分析
5
0.5~0.7
14
诗语赏析
解答题
理解分析
2
0.7~0.8
15
诗意理解
解答题
运用评价
2
0.5~0.7
16
文言实词翻译
填空题
理解分析
2
0.8~1.0
17
文言虚词翻译
选择题
理解分析
2
0.7~0.8
18
文言句子断句
划线题
理解分析
2
0.7~0.8
19
文言句子理解
解答题
运用评价
3
0.6~0.7
20
文言主旨探究
探究题
运用评价
4
0.5~0.7
21
语言运用
写作题
运用评价
10
0.8~1.0
22
语言运用
写作题
运用评价
60
0.8~1.0五校联考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有四大题,22小题。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故乡的唢呐是斑lán(

)多姿的。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阵暖风掠过寂寞的田野,像一团炽焰燃遍漫漫荒原,像一只骅犁豁开黄土地板结的肌肤。节日的唢呐,是胸táng(

)压抑了一整年郁闷的喷yǒng(

)。节日的唢呐,吹出了铜质的月光和天籁,那么柔软、甜美。那些风中摇曳的高liɑng(

),是唢呐的声音染红的吗?
2、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
《泊秦淮》)
(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
《醉花阴》)
(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子曰:“

,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7)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以工整的对仗,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的比喻,描写兄弟分离的凄苦情态的诗句是:


(8)温籍作家王手的作品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次进入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曾有人问他何以文思泉涌?他用宋代哲人朱熹在《观书有感》的诗句“

”给予了巧妙的答复。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简明的符号,杨志因为脸上有一巴掌大小的褐色色素沉着斑,故名为“

”。鲁智深叫“花和尚”是因为

,从“醉打山门”一事可见这一点;宋江叫“及时雨”,是因为他重情重义总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从

一事中可见这一点。(3分)
(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
( http: / / www.21cnjy.com )奥曾说:“老舍的作品,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美与丑。”请仿照示例,从《骆驼祥子》一书中再选一位人物介绍。(3分)
示例:小福子牺牲自己,承担养活全家的重任------她很无私。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
遥远的自然
韩少功
①城市是人造品的巨量堆积,是一些钢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水泥和塑料的构造。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纵、季节被空调机控制、山水正在进入画框和阳台盆景的生活,也就是说,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这大概是城市人越来越怀念自然的原因。
②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让人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大能接受年迈的父母,却愿意以昂贵的代价和不胜其烦的劳累来饲养宠物。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可忍受外人的片刻打扰,却愿意花整天整天的时间来侍候家里的一棵树或者一块小小的草坪。如果还没有在郊区或乡间盖一间木头房子,他们至少也能穿上休闲服,带上食品和地图,隔那么一段时间就把亲爱的大自然热爱一次。
③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呢?氧气?负离子?叶绿素?紫外线?万变的色彩?无边的幽静?人体的运动和心态的闲适……事实上,人造的文明同样可以提供这一切:氧吧可以随时送来森林里的清新,健身器上也可以随时得到登山的大汗淋漓的感觉;而世界上任何山光水色的美景,都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得到声色并茂的再现。但是,如果这一切还不足以取消人们对自然的投奔冲动,如果文明人的一个个假日仍然意味着自然的召唤和自然的预约,那么可以肯定:人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的,是氧气这一类东西以外的什么。
④也许,人们不过是在寻找个异。作为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造化,个异意味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个体。但都市中的文明人面对着千篇一律的公寓楼,千篇一律的电视机、快餐食品以及作息时间表,不得不习惯着自己周围的个异逐渐消失。一个型号下的产品总是严格雷同和大量重复。严格雷同就是技术高精度的标志,大量重复就是规模经济的特征。第一千个甲型电话机必定是还是甲型,第一万辆乙型汽车必定还是乙型,它们在本质上以个异为大忌,只有在成为稀有古董以后,以同类产品的大面积废弃为代价,才会成为某种怀旧符号。它们永远没法呈现出自然的神奇和丰富——毫无疑问,正是那种造化无穷的自然原态才是人的生命起点,才是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回望的人性家园。
⑤也许,人们还在寻找永恒。一般来说,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品的存在期都太短促了,连最为坚固的钢铁,一旦生长出锈痕,简直也成了速朽之物,与泥土和河流的万古长存无法相比。它甚至没有遗传的机能,较之于动物的生死和植物的枯荣,缺乏生生不息的恒向和恒力。一棵路边的野草,可以展示来自数千年乃至数万年前的容貌,而可怜的电话机或者汽车却身前身后两茫茫,哪怕是最新品牌,也只有近乎昙花一现的生命。激情满怀一诺千金之时,人们可以对天地盟誓,但怎么可以想象有人面对一条领带或者一只沙发盟誓?牵肠挂肚离乡背井之时,人们可以抓一把故乡泥土入怀,但怎么可以想象有人取老家的一只电器零件入怀?在全人类各民族所共有的心理逻辑之下,除了不老的青山、不废的江河、不灭的太阳,还有什么东西更能构建一种与不朽精神相对应的物质形式?还有什么美学形象更能承担一种信念的永恒品格?
⑥如果细心体会一下,自然能使人们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心动的,也许更在于它所富含着的共和理想。在人们身陷其中的世俗生活中,文明意味着财富的创造,也意味着财富的秩序和规则。不论是个人占有还是集团占有,任何楼宇、机器、衣装、食品一开始就是物各有主,冷冷地阻止着权限之外的人僭用,还有精神上的亲近和进入。人们对故国和家园的感怀,通常都只是指向权利关系之外的自然——太阳、星光、云彩、风雨、草原、河流、群山、森林以及海洋,这么多色彩和音响,尽管也会受到世俗权利的染指,比如局部地沦为庄园或者笼鸟,但这种染指毕竟极其有限;大自然无比高远和辽阔的主体,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被任何人专享和收藏,只可能处于人类公有和共享的状态。在大自然面前,私权只是某种文明炎症的一点点局部感染。世俗权利给任何人所带来的贫贱感或富贵感、卑贱感或优越感、虚弱感或强盛感,都可能在大山大水面前轻而易举地瓦解和消散。任何世俗的得失在自然面前都微不足道。古人已经体会到这一点,才有“山水无常届,闲者是主人”一说,才有“山可镇俗,水可涤妄”一说。这些朴素的心理经验,无非是指大自然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慷慨接纳,几乎就是共和制的政治伦理课,指示着人们对世俗的超越,最容易在人们心中轰然洞开一片万物与我一体的阔大生命境界。
⑦当然,这一切并不是自然的全部。自然中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还有残酷。台风、洪水、沙暴、雷电、地震,无一不显露出凶暴可畏的面目。生物链的存在则意味着,自然的本质不过是千万张欲望的嘴,无情相食,你死我活。敦厚如老牛也好,卑微如小草也好,每一种生物其实都没有含糊的时候,都以无情食杀其他生命作为自己的存在的前提。即便在万籁俱寂的草地之下也永远进行着这种轰轰烈烈的战争。
⑧由此看来,文明人所热爱的自然,其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是文明人所选择、所感受、所构想的自然。与其说他们在热爱自然,毋宁说他们在热爱文明人对自然的一种理解;与其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毋宁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所呈现的一种文明意义。他们正是敏感到文明的隐疾,才把自然变成了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文明符号,借以支撑自己对文明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以及自我改进。他们对自然的某种绿色崇拜,不仅仅是补救自己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
你认为第②段的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从全文来看,城市人投奔自然是想要寻找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7、文章第⑦段为什么要提及自然的残酷?(4分)
8、为什么作者说自然是“遥远的”?请简要分析。(4分)
(二)(16分)
雪夜
【法国】莫泊桑
①黄昏时分,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天的雪,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渐下渐止。沉沉夜幕下的大千世界,仿佛凝固了,一切生命都悄悄进入了梦乡。或近或远的山谷、平川、树林、村落……在雪光的映照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雪后初霁的夜晚,万籁俱寂,了无生气。
②蓦地,从远处传来一阵凄厉的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冲破这寒夜的寂静。那叫声,如泣如诉,若怒若怨,听来令人毛骨悚然!喔,是那条被主人放逐的老狗,在前村的篱畔哀叹自己的身世,还是在倾诉人类的寡情?
③漫无涯际的旷野平畴,在白雪的覆压下蜷
( http: / / www.21cnjy.com )缩起身子,好像连挣扎一下都不情愿的样子。那遍地的萋萋芳草、匆匆来去的游蜂浪蝶,如今都藏匿得无迹可寻,只有那几棵百年老树,依旧伸展着槎牙的秃枝,像是鬼影幢幢,又像那白骨森森,给雪后的夜色平添上几分悲凉、凄清。
④茫茫太空,黯然无语地注视着下界,越发显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的莫测高深。雪层背后,月亮露出了灰白色的脸庞,把冷冷的光洒向人间,使人更感到寒气袭人;和她做伴的,惟有寥寥的几点寒星,致使她也不免感叹这寒夜的落寞和凄冷。看,她的眼神是那样忧伤,她的步履又是那样的迟缓!
⑤渐渐地,月儿终于到达她行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终点,悄然隐没在旷野的边缘,剩下的只是一片青灰色的回光在天际荡漾。少顷,又见那神秘的鱼白色开始从东方蔓延,像撒开一幅轻柔的纱幕笼罩住整个大地。寒意更浓了。枝头的积雪都已在不知不觉间凝成了水晶般的冰凌。
⑥啊,美景如画的夜晚,却是小鸟们恐怖颤
( http: / / www.21cnjy.com )栗、备受煎熬的时光。它们的羽毛沾湿了,小脚冻僵了;刺骨的寒风在林间往来驰突,肆虐逞威,把它们可怜的窝巢刮得左摇右晃;困倦的双眼刚刚合上,一阵阵寒冷又把它们惊醒;……只是瑟瑟索索地颤着身子,打着寒噤,忧郁地注视着漫天洁白的原野,期待那漫漫未央的长夜早到尽头,换来一个充满希望之光的黎明。
【阅读提示】: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文写于19世纪末期,当时的法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9、请用文中原话概括文章到底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2分)
10、作者在这雪夜中都描写了哪些具体景色?(3分)
1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他们的作用。(任选一题作答,2分)
(1)漫无涯际的旷野平畴,在白雪的覆盖下蜷缩起身子,好像连挣扎一下都不情愿的样子。
(2)少顷,又见那神秘的鱼白色开始从东方蔓延,像撒开的一幅轻柔的纱幕笼罩住整个大地。
12、阅读莫泊桑《雪夜》的第四段和以下鲁迅《雪》中的片段,说说两者写作方法和情感的不同处。(4分)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3、作者在结尾处运用了小鸟这样的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
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卜算子

张元幹①
风露湿行云,沙水②迷归艇。卧看明河③月满空,斗④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⑤悲人境。起舞闻鸡⑥酒未醒,
( http: / / www.21cnjy.com )潮落秋江冷。
[注释]
①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这首词是词人辞官后所作。②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③明河:即银河。④斗:指北斗星。⑤多事:这里指国家多难。⑥起舞闻鸡:晋代祖狄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起舞。后匈奴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祖逖自请统兵北伐,收复中原失地。
14、请简要赏析“沙水迷归艇”中的“迷”字。(2分)
15、“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屈原列传(节选)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①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举世皆浊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②?何故怀瑾握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③,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⑤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⑥乎?”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注释】①三闾大夫:楚国官职名,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屈原。②哺(bū):吃,食。槽:酒渣。啜(chuò):喝。醨(lí):薄酒。③瑾、瑜:都是美玉。④察察:洁白的样子。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⑤皓(hào)皓:莹洁的样子。⑥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6、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被发行吟泽畔
(2)形容枯槁
17、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不能用括号中的字替代的一项是(
)(2分)
A、何故而至此(斯)
B、众人皆(偕)醉而我独醒
C、宁赴常流而葬乎(于)江鱼腹中耳
D、又安(岂)能以皓皓之白
18、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2处)(2分)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0、面对失意,“醉”与“醒”是古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常见的两种人生态度。下面材料中人物的“醉”与屈原的“醒”背后的人生追求是否相同?联系任一则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材料一】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吝情去留。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材料二】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语言运用(70分)
21.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0分)
风靡孩子世界的游戏《我的世界》,让你处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刻的创造力之中,这时你是接近神的。在这里,唯一的主题是自由。整个游戏可以找到各种资源,利用各种资源玩家可以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一所面朝大海的低房价的豪宅,或是乡村农舍。如果建造了自己理想中的居室或书房,你想给它取一个什么名字?请写出理由。120字左右。
22.根据要求写作文。(60分)
世界纷纷扰扰,要想不迷失自我,必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守住一种品格,守住一句承诺,守住一段情感,守住最初梦想,守住内心信仰,守住脚下水土;只有守得住,才能不惧怕未来的漫长与坎坷,才能在风风雨雨之后望见彩虹。
守望
是梦
是永恒的坚守
是光
是明媚的希望
是执着
是坚韧
是一种姿态
是一种道义
更是一种责任
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五校联考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4分)




2、(12分)
①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万里赴戎机
③人比黄花瘦
④便欣然忘食
⑤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⑦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⑧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6分)
①逃走
同样
②使……惊动
通“增”
③没有
归依
4、(6分)①青面兽
不守佛门戒规总是随性而为
私放晁天王
、义释双枪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将等(一格1分)
②示例:孙侦探敲诈祥子积攒已久准备买车的钱-----他阴险狡诈。
祥子每天在烈日下辛苦拉车,用自己辛苦节约三年的钱买车------他勤劳朴实。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3分)对城市人的讽刺。这句话表面上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令人感动,实际上却是说反话,从接下来的两组对比看,一些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是虚伪的,是一种作秀,是对现实责任的逃避。一方面他们追求大自然,一方面又在生活中做出违背自然精神的事儿,人的天性受到物质文明的扭曲和挤压。
(3分)寻找自然的个异、永恒和所富含着的共和理想;拯救生存环境和精神内伤。(个异、永恒、共和,三个关键词,每词一分)
(4分)(1)呈现自然的真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态,说明自然除了美好的东西之外,也有并不美好的一面;(2)说明文明人所热爱的自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而只是他理解中的自然,只是自然中和谐美好的那部分。(3)文明人选择构想中的自然其实是对文明社会缺陷的逃离。(4)一方面,人类用现代文明去制约灾害和血腥,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对自然的改造是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但这样的选择又带来各种文明的病症,这又促使人们到自然中去补救生存环境和自身的精神内伤,作者提示了这样一个难以解脱的怪圈,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写出两点即答满分,学生有自己的合理理解也可)
(4分)(1)因为城市在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都迥异于大自然,标准的城市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2)文明人所热爱的自然,只是文明人所选择、所感受、所构想的自然,距离真实的自然很遥远。(3)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充塞了权欲、自私和贪婪等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世俗,越来越悖离自然之道。(法国大哲学家卢梭因厌恶近代文明而提倡“回归自然”。这一口号既有回归自然原始状态的意思,也有恢复自然人的纯朴本性的意义。而本文,显然针对现代物质文明压抑人的精神的弊病与隐患,发出了卢梭式的警示和诤言。)(答出两点就可,有自己合理的理解也可)
(2分)万籁俱寂,了无生气。
10、(3分)凄惶的老狗、悲凉的旷野、清冷的老树、恐怖颤栗的小鸟……(答出三种就可)
11、(2分)(1)运用了拟人修辞,突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夜的悲凉、凄清和死一般的沉寂。(2)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很形象的描绘了东方初白时的瑰丽朦胧的景象。(任选一题作答)
12、(4分)《雪夜》,画面冷色调,中用狗吠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像“鬼影”、“白骨”的老树、像“水晶”似的冰凌,小鸟的感觉等来烘托渲染,突出了寒夜的悲凉、凄清和死一般的沉寂,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愤慨和控诉;鲁迅的《雪》用工笔细描,画面暖色调
,从声与色、实与虚、动与静方面写出了雪的美艳,表达了对童年、故乡的怀念,里面充满了脉脉的温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就可)
13、(5分)文章结尾借小鸟的希望点明主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社会变革的热切企盼和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给凄凉的寒色点亮了温暖的火光,盼望漫漫的长夜早到尽头,迎来一个充满希望之光的黎明。
14.
(2分)“迷”字,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惘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15、(2分)①化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事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答出任一点都得2分)
16、(2分)(1)通“披”,散
(2)身体
17、(2分)B
18、(2分)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19、(3分)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却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昏醉,却只有我一人清醒,我因此被放逐。
20、(4分)
示例:材料一,其人生追求是一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柳先生虽生活贫困,但“性嗜酒”,并“期在必醉”,而屈原面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为了坚守理想,在悲愤绝望中,以“独醒”之态自沉于汨罗江。他们的“醉”与“醒”都表现了不愿屈从于世俗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
评分细则:结合材料2分,人物生活态度2分,分析合理即可。
四.语言运用(70分)
21.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0分)
评分一:表达5分
评分点
分值


字形
2分
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未满三个不扣分,重现者不计,扣完一分为止。
标点
1分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扣1分,未满三处不扣分,扣完1分为止。
语句
2分
语句表达出现一处错误扣0.5分,重现者不计,扣完2分为止。
评分二:内容5分(要求:理由充分,自圆其说,字数120左右。)
示范:存墨堂。我不慕名利,愿淡泊明志,宁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远,一生不弃笔墨,与诗书为伴。忙时,能心平不躁,潜心研墨读书;闲时,读书泼茶,怡然自得。少时,愿勤勉恭谨,孜孜不倦;老时,即使年过耄耋,无力执笔,亦一心向学,让墨香环绕胸间。故名之曰存墨堂。
22.(60分)
评分参照温州中考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