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瑞安市联合测试
阅读(47分)
语文答题卡
12.(4分)先前
姓名
6.(2分)
班级
贴条形码区
7.(4分)
作用
准考
证号
注意事项
13.(4分)①
缺考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正确填涂:■,修改时用榢皮擦干净笔
8.(15分)
笞题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笔作答,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小说·时间维度】
全卷书写(5分)书写规范、清楚,卷面整洁,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古诗(5分)
14.(2分)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小说·空间维度】①
15.(3分)我喜欢译文()理由
1.(4分)(1)
3)
3分
16实用文写作(10分)
3.(10分)①
【小说·写作意图】
④
4.(3分)1
5.(8分)
10.(4分)①
④
2)
11.(3分)
第1页
第2页
第3页20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联考(语文)
答题纸
全卷书写(5分)
书写规范、清楚,卷面整洁,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4分)⑴_______
⑵_______
⑶________
⑷________
2.(3分)
3.(10分)
⑴
⑵
⑶
⑷
,
⑸
,
⑹
,
⑺
4.(3分)⑴
⑵
⑶
5.(8分)⑴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二、阅读(47分)
(一)现代文(27分)
6.(2分)
7.(4分)
8.(15分)
【小说·时间维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小说·空间维度】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小说·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6分)
(二)文言文(15分)
10.(4分)①
②
③
④
1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先前:
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
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5分)
1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70分)
16.(10分)
17.写作(60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
300
600
………………………………密……………………………………封…………………………………线…………………………………………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寐、辨、拓、避(4分,每空1分。)
2.《弟子规》书名蕴含着孩子需要效仿成人的意思,它是成人单方面设定的法度,并没有考虑儿童本位。(3分,意思相近即可。)
3.恨别鸟惊心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出师未捷身先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万方多难此登临(10分,每空1分;多写不得分;错字、别字、多字、落字不得分。)
4.⑴
A.
⑵B
⑶A(3分,每空1分。)
5.⑴示例:在《一夜之间的天才》中,名不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传的鲁热上尉,一夜之间奇迹降临到他身上,他仿佛在神明指引下写就的《马赛曲》,使革命找到了它自己的歌。此篇最戏剧化之处,就是鲁热在那一晚的不朽和之后的平庸,甚至因为“反革命”的罪名锒铛入狱;他“仅仅作了一夜的诗人”。可是《马赛曲》却成为法国国歌被人永远传颂。这种奇怪的现象只有历史本身才会创造,它赐予一个平庸的人伟大的天赋,仅仅几个小时,也许只是为了让这激扬的旋律,带给法国人民自由和胜利。(4分。人物1分;事件2分,事件若无体现“戏剧性”得1分;理解1分。内容符合作品,言之成理即可。)
⑵示例:1910年6月,斯科特带着由他组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探险队,向南极发起了挑战。有一天,他发现,挪威人阿蒙德森德宿营地距离比他们的近一百一十公里。斯科特感到很震惊,但不沮丧,他在日记中写道“起来,去争取国家的荣誉!”虽然有这样的气魄,但他们还是比阿蒙德森晚了一个月。第一个到达意味着成功,意味着一切,第二个却什么也不是。更可悲的是在返程的途中,他们遭遇了暴风雪,不幸遇难了。他们的挑战看似是徒劳的,却化作了对人类的大声疾呼,呼吁人类去完成未竟之业。他们又向人类证明了,在和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命运抗争中,他们被毁灭,却没有失败,是一切悲剧中最壮美的悲剧。(4分。人物1分;事件2分,理解1分。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47分)
(一)现代文(27分)
6.C(3分)
7.示例:恰当。副主教在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伊列昂的魔法中进入了幻境,幻境里的他在短短的四年中得到了数次职位的升迁,他违背了曾经的诺言,却没有任何自我的觉知。这梦中的际遇梦中的人性是真实的,与真实生活没有二样。而当他从幻境中走出来时,他立即清醒地认识到事情的异样,他依然是那个圣地亚哥的副主教,因而羞愧无比,无言以对。(4分,内容应涉及梦境中的真与梦醒时的异样,言之成理即可。若认为不恰当,也能展开一定的论述,酌情给分,但最高不超出2分。)
8.
【小说·时间维度】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启发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和认识自我。人生是现实与幻境的交集,时间是梦幻泡影的交集;人生一场,仿若一场黄粱,任凭隐秘的梦者摆布拨弄;而梦醒之后,似乎一切如旧,这时也是人的自我觉知的最好时刻。(4分,从人生本质和认识自我两个角度回答。答出前两点各得2分,只答第三点可得3分;意思相近即可。)
【小说·空间维度】
①示例:通过旋梯带领副主教往下走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下斗室,在旋转下行的过程中使其有一种眩晕之感,宛若进入了迷宫,开始了人生的幻境。(3分,意思相近即可。)
②示例: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启发我们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考人生的本质和启蒙自我的觉知。人生是现实与幻境的交集;每一次空间的转换都隐喻了人生际遇的变迁,但最后又分明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人生循环,而这一切仿若一场黄粱梦;梦醒之后,但我们又站在原点,这里就应该是人的自我觉知的起点。(4分,从人生本质和认识自我两个角度回答。答出前两点各得2分,只答第三点可得3分;意思相近即可。)
【小说·写作意图】
示例:生活就是多种时空维度交错循环,它好像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迷宫,时而让你活在现实里,时而又带你走入幻境里;我们人的一生,就像在穿越这样一个时空的迷宫,迷失了自己,失去了自我觉知,有找回了自己,认识了自己;人自身的世界就像一个迷宫,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谁,人的自我觉知是何等困难,走出人性的迷宫,也往往意味着自我觉知的苏醒。(6分,从生活、人生、人性三个角度回答,答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满分。只答第一点意思得3分,只答第二点意思得4分,仅答第三点意思可得5分。)
9.示例:小说中现实里的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教面对堂伊列昂质疑高官厚禄的人往往忘恩负义一事,果断发誓坚决表态,而进入幻境中的副主教随着际遇变迁职位上升渐渐迷失,渐渐地承诺也抛到九霄云外,而他自己却没有任何的自我觉知。现实和幻境里的两个副主教,让我们看到了人自我的多样性、复杂性、不可确定性,也让我们看到了自我觉知的困难。诗歌中“人啊,造物主把一切都集中于你;是天使,是魔鬼,是人也是禽兽”也在告诉我们自我的复杂、自我的混乱。正是因为人自我的复杂、混乱、不确定、不可控和自我觉知的困难、不可能,我们才更要去“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才会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与世界相处。(6分,从自我的特点和自我觉知的困难两个方面回答,合理结合小说与诗歌相关内容,意思相近即可。如果只从一方面作答,答案合理且充分,可得4—5分。)
(二)文言文(15分)
10.迫近
应该
本来
愤怒(4分,每空一份,意思相近的解释也可。)
11.王生便仿效起那天的一举一动,离墙数尺,奔跑着冲去,头撞到坚硬的墙上,猛然跌倒在地。(3分,关键词每错一处扣0.5分;意思相近即可。)
12.示例:先前:王生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道士说王生“恐娇惰不能作苦。”后来:王生叹苦,道士笑王生“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作用:通过道士前后语言的照应,表现了道士的明眼识人,也表现了王生的怕苦和不自知,隐约讽刺了心术不正,其业难成的人。(4分,内容2分,理解2分,意思相近即可。
另:文中体现“契诃夫法则”的另有几处,这里不一一枚举。)
13.示例A:(1)两个人都遇到了幻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两个人都缺乏自我的觉知……(2分,类似(1)的表面性答案得1分,类似(2)的深层性答案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B:(1)都运用了“契诃夫法则”
(2)都是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
(3)都借用幻境推动情节的发展……(2分,与本文写法有关,表述正确即可。)
(三)古诗(5分)
14.【揣摩诗味】
示例:朋友远去,何时再回?在这山中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人相陪!
日暮天晚,心中填充着更加浓重、粘稠的情愫!
双手“掩柴扉”,心中无限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
15.【译诗简评】
示例一:我选【甲】。这段翻译既扣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诗歌本义怀人,又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殷勤之意。“一个个绿芽如心中的约定”“到那时我会洒扫门厅”,既是对诗歌创造性的翻译,又是对诗意的延伸理解。所以,我更欣赏【甲】。
示例二:我选【乙】。这段翻译对朋友的不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情表现得很到位,其情殷殷,其意深深。“春草不负旧约”拟人的手法运用自然,形象地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而“邀你前来”更见出这种情感的深厚。译诗表现了原诗的意义,又在原诗的基础上有发展。所以,我更欣赏【乙】
(3分,从诗意、诗情等方面展开分析,意思相近即可。)
四、语言运用(70分)
标准同中考,不再赘述!20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联考语文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语文学科考试!现在,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共有20小题。
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安排好时间。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均无效。
4.本试卷已含书写卷面分5分。
做题时,请认真审题,细心答题。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⑴人生是一面镜子,我们梦mèi
▲
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中biàn
▲
认出自己!!(德国
尼采)
⑵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tuò
▲
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比bì
▲
免。(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2.根据“规”的小篆字形和《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说说你对传统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这一书名的理解。(3分)
▲
《说文解字》:规,有法度也。从夫从見。(夫:成年男子)
3.根据语境,完成古诗名句默写。(10分)
诗人都有易感心,杜甫诗心尤纤细。
他的诗,如镜,映照他心的深邃、纯挚。他总是“感时花溅泪,
▲
。”(《春望》)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了,他却真诚地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想念古人,又替古人担忧:“
▲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样的诗人,后人尊为“诗圣”。
他的诗,如鉴,映照历史的滚滚烟尘。战乱流离,他乡遇见故友,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在《江南逢李龟年》含蓄感慨:“
▲
,
▲
。”烽火四起,骨肉相离,有家难归,他在《月夜忆舍弟》中写下了战乱之中人民的普遍遭遇:“
▲
,
▲
。”战事频频,田园荒芜,他在《<羌村三首>之三》中借乡亲之口道出其中缘由:“
▲
,
▲
。”这样的诗歌,后人称为“诗史”。
读他的诗,我们心怀明镜,仿佛听到诗人在风中沉吟“花近高楼伤客心,
▲
。”(《登楼》)仿佛看到——秋风一吹,杜甫的胡须就落了。
4.分别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⑴莫名其妙
▲
A.不能名其一处也
B.有仙则名
⑵多多益善
▲
A.至于斟酌损益
B.香远益清
⑶无名小卒
▲
A.卒皆夜惊恐
B.卒获有所闻
5.名著阅读。(8分)
⑴一读者在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后,认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也适合评论《夺取南极的斗争》一文,结合内容分析。(4分)
▲
⑵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序言”中说:“历史本身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请结合该书中某一人物及相关事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
二、阅读(47分)
(一)现代文(27分)
【经典论述】
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铭文
诸君啊,唯有神真有智慧。神的谶语是说,人的智慧渺小,不算什么;并不是说苏格拉底最有智慧,不过借我的名字,以我为例,提醒世人,仿佛是说:“世人啊,你们之中,唯有苏格拉底这样的人最有智慧,因他自知其智实在不算什么。”——柏拉图
【
故
事
】
达不到目的的巫师
阿根廷·博尔赫斯
⑴圣地亚哥城里有一位副主教,非常渴望学会魔法。他听说托莱多的堂伊列昂精通此道,而且无与伦比,就到托莱多来找他。
⑵到达的当天上午,他就直接到了堂伊列昂的家里,发现那人正在屋子后面的房间里读书。堂伊列昂真诚地接待了副主教,叫他先不要说出来意,且等吃了饭以后。他把客人让进舒适的房间,说:副主教的来访,使他感到十分快乐。吃完饭之后,副主教对堂伊列昂说明了来意,请求他传授魔法。堂伊列昂说,他已经知道来客是一位副主教,一个有地位有前程的人,是来向他求教各种各样学问的,而且总有一天,副主教会忘记酬答他的效劳——这是那种高官厚禄的人往往干得出来的。副主教发誓说,他决不会忘记堂伊列昂的恩惠,随时会满足他的要求。他们一旦达成了协议,堂伊列昂就解释说,魔法只能在一个十分秘密的地方才学得会,因而就拉住副主教的手,把他带进另一间房间,里面的地板上有一个大铁环。然而,在这之前,他吩咐女仆准备松鸡做晚饭,不过,在他没有下命令前,先不要烤。
⑶堂伊列昂跟他的客人拉起铁环,沿着一道磨损的旋梯往下走去。两人下得那么深,以致副主教觉得好象塔霍河的河床准是到了他们的头顶上。旋梯脚下是一间斗室,里面满架书籍,还有一只柜子,装着魔法器械。他们正在翻阅这些书籍时,忽然出现了两个人,给副主教送来一封信。信是主教,就是副主教的叔父,写来的,信里说,他得了重病,要是副主教还想见他一面,就不得延迟立刻回去。这个消息使副主教大为烦恼——一个理由是,因为叔父病了;另一个理由是,不得不中断学道。最后,他还是宁可留下,写了封道歉的信,带回给主教。
⑷三天之后,来了好几个人,身穿丧服,又给副主教带来了信,告诉他说,主教已经去世,正要选择一个继任人,他们希望,凭着上帝的恩惠,副主教能够当选。信里劝告他说,他可以留在原地,选举时他不在场似乎更好一些。
⑸十天过去了。两名穿着考究的侍从来到,跪在副主教脚前,吻他的手,祝贺他当选为主教。堂伊列昂看见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地转身对着新任的主教说,他感谢上帝让这样美好的消息竟然降临到他的家里。然后,他要求把现在副主教的空缺赏给他的儿子。主教答复说,他已经把副主教的空缺留给自己的兄弟了,不过他会给他儿子在教会里另外找个什么差使的。他邀请他们父子同他一起到圣地亚哥去。
⑹他们到了圣地亚哥城,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六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教皇的使者来见主教,任命他为图卢兹的大主教,遗缺由他指定一个继任人。堂伊列昂知道了,提醒大主教原来的允诺,请求把空缺给他儿子。大主教告诉他说,这个空缺已经留给自己的叔父,就是他父亲的兄弟了,不过他既然已经答应报答堂伊列昂,他们父子应该跟他一起到图卢兹去。堂伊列昂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同意。
⑺他们三人到了图卢兹,受到隆重的接待,还为此做了弥撒。两年过去了。教皇又派了使臣来见大主教,晋升他为红衣主教,随他自己指定一个遗缺的继任人。堂伊列昂听说了,便提醒红衣主教他原先答应的话,恳求把空缺给他儿子。红衣主教对他说,空缺已经留给自己的舅父,就是他母亲的兄弟——一个善良的长者了,不过要是堂伊列昂父子跟他一起到罗马去,肯定会有好机会可以碰到的。堂伊列昂提出抗议,但是最后还是不得不同意了。
⑻于是他们三个到了罗马,受到隆重的接待,还做了弥撒,举行了游行。四年过去了。教皇去世。我们的红衣主教被所有其他红衣主教选举为教皇。堂伊列昂得知了这个消息,前去跪下吻了教皇陛下的脚,提醒他原来的许诺,要求把红衣主教的空缺给他儿子。教皇对堂伊列昂说,这种连续不断的请求,现在已经使他厌烦,如果堂伊到昂再这样强求下去,就要将其送进监狱,因为他知道得很清楚,堂伊列昂不过是一个巫师,曾经在托莱多教授魔法。
⑼可怜的堂伊列昂无话可说,只好回答道,他要回西班牙去,要求教皇赏赐一点食物,供他在漫长的海程中吃。教皇又一次拒绝了他,于是堂伊列昂(他的脸变成了一种奇怪的模样)以毫不犹豫的声调说:“既然如此,我就只得吃我吩咐留作晚饭的松鸡了。”
⑽女仆走了进来,堂伊列昂命令赶快烤松鸡。教皇立刻发现自己仍然是在托莱多的地下斗室里,仍然只不过是圣地亚哥的副主教。他羞愧得无地自容,不知说什么才好。堂伊列昂说,这样的考验已经足够;连松鸡也没有给副主教吃,就把他送出门口,以郑重其事的礼貌,祝他一路平安地回家。(王央乐
译)
【
诗
歌
】
从精神世界上我得到这一秘密
古波斯
奥玛·海亚姆
从精神世界上我得到这一秘密,
人啊,造物把一切都集中于你;
是天使,是魔鬼,是人也是禽兽,
是呀,就看你在怎样表现自己!(鹤西
译)
(以上材料选自《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第二关键词“自知”版块)
6.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入选“自知”板块之【经典论述】的是(
▲
)。(2分)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B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六祖坛经》)
C
我们相信自己的力量,然而不夸耀;我们也尊重别人的力量,然而不畏惧。(托马斯·杰斐逊)
7.一读者引用了《盗梦空间》里“当我们置身梦境时,梦是真实的,对不对?只有醒来时,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儿。”这段话作为自己阅读本文的感受,你觉得恰当吗?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
8.根据相关提示,完成阅读思维导图。(21分)
【小说·时间维度】
小说情节的时间呈现两种维度,一是幻境里的时间维度,一是现实里的时间维度,它们形成交叉,也形成循环。
堂伊列昂吩咐女仆准备松鸡做晚饭
现
当天:得到通知主教叔父病危
幻
三天后:主教叔父去世
十天后:升职为主教
实
境
六个月后:任命为图卢兹大主教
两年后:升为红衣主教
四年后:升职为教皇饭
堂伊列昂命令女仆烤松鸡做晚饭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
▲
(4分)
【小说·空间维度】
小说情节的空间也呈现了两种维度——
①空间维度之一:旋转的扶梯
细读第三段,结合全文内容,我们发现设计“旋梯”而非“直梯”的意图是:
▲
。(3分)
②空间维度之二:
圣地亚哥
罗马
托莱多
图卢兹
圣地亚哥
这一空间维度里既有现实空间与幻境空间的交叉,又有现实空间的循环,这样设计的意图是:
▲
。(4分)
【小说·写作意图】
这篇小说未必是在谴责副主教的忘恩负义,作者通过时空维度的交错循环,似乎想告诉我们:
▲
。(4分)
9.结合小说与诗歌的相关内容,说说人为何要“认识你自己”?(6分)
▲
(二)文言文(15分)
崂山道士
蒲松龄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⑴。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⑵,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
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遂留观中。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⑶。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⑷,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⑸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盎盂⑹,竞饮先酹⑺,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⑻,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⑼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⑽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萧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故。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⑾。”众诺而退。王窃欣慕,归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令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⑿,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之归。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⒀。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释】⑴故家子:世家大族之子。
⑵观(guàn)宇:道教庙宇。
⑶光鉴毫芒:月光明彻,纤微之物都能照见。
⑷胜(shèng)乐:盛美乐事。
⑸分赉(lài):分发赏赐。赉,赏赐。
⑹盎盂:盛汤水的容器。
⑺釂(jiào):饮尽杯中酒。
⑻挹(yì)注:倒酒。
⑼乃尔:如此。
⑽仙仙:起舞的样子。
⑾樵苏:砍柴割草。
⑿洁持:洁以持之,即以纯洁的心地葆其道术。
⒀踣:同“仆”,跌倒。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薄暮毕集
▲
②足宜早寝
▲
③我固谓不能作苦
▲
④王惭忿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
▲
12.“契诃夫法则”指在故事早期出现的某一元素(事物、言行等),直至最后才显现出它的重要性这一文学技巧。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一法则的相对应的内容,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先前:
▲
后来:
▲
作用:
▲
13.以下是两位同学在考试结束后的一番对话,请你根据语境,将其补充完整。(4分)
A:我觉得《崂山道士》和《达不到目的的巫师》有很多相似之处。
B:深有同感。
A:我认为王生和副主教很有共性,比如说
▲
B:我认为两文写法上有相同之处,比如说
▲
(三)古诗(5分)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4.【揣摩诗味】(2分)
此诗句短情长,简单的“掩柴扉”背后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
15.【译诗简评】(3分)
有人强调要让诗歌不流失诗意,以诗译诗是最好的方法。诗歌第三、四句有下面两种译文,你喜欢哪一个?结合诗歌说明理由。
【甲】春草到明年绿遍山野,
【乙】春草不负旧约,
一个个绿芽如心中的约定。
到明年一定催生满山诗情。
朋友啊,请问你能不能再次造访?
朋友啊,我一定写一封书信邀你前来,
到那时我会洒扫门厅!
不知你还记得这山中的风景!
我喜欢译文【
】,理由:
▲
四、语言运用(70分)
16.实用文写作。(10分)
某学校开展校园文化节活动,其中一项活动是征集学生阅读馆名字。主委会希望阅览馆名字有文化气息,有美好情怀,并希望这一名字源自经典的诗文。请根据以上要求给主委会写一封关于学生阅览馆名字的推荐信。
要求:①内容至少包含阅览馆名字、名字出处、名字内涵以及你对阅览馆的相关建议;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出现考生的任何相关信息。
参考诗句:
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⑵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7.
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展开这份试卷,你静静阅读,慢慢思考,细细回答。或许,你已经发现字里行间似乎悬着一面镜子。尼采说人生是一面镜子,赫拉利要以历史为镜,杜甫的诗是镜,杜甫的心也是镜,英雄是镜,凡人亦是镜……当我们善于寻找一面镜子,当我们拥有一面镜子,我们可以照见我们的所有我们的所缺,可以照见人心的幽微人性的深邃……
请以“镜子”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
【提示】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就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17根据要求写作文(60分)
□
上上
第4页
第5页
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