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三)
第3单元 第六、七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叶片的结构中,哪种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A.保卫细胞
B.表皮细胞
C.叶肉细胞
D.栅栏层
2.一种观赏植物,其绿色叶片上有黄色斑纹,经阳光照射后,用碘液处理,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黄斑部分不变蓝,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
A.水
B.二氧化碳
C.叶绿体
D.光
3.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在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具体目的是 ( )
A.测量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测量窖内氧气的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以防跌倒
D.测量窖内的温度和湿度
4.(2012·巢湖学业考)夏季,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的是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A、B、C三种作用
5.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哪一种生理活动可以在下图四种条件下持续进行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A和B均可进行
D.A和B均不能进行
6.樱桃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价值颇高,又有“含桃”的别称。樱桃种植户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合理密植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适时松土
D.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7.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大水果,新疆的瓜果为何特别甜呢 ( )
A.新疆的土地特别肥沃
B.新疆的水果与别处不一样
C.新疆地区的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新疆地区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
8.用烧杯装一些活水绵和清水,然后放到黑暗的环境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这些水绵 ( )
A.生长正常
B.停止生长
C.全部死亡
D.生长得更好
9.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能进行 ( )
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10.右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若甲代表二氧化碳和水,则 ( )
A.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
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
C.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Ⅰ是呼吸作用
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Ⅰ是光合作用
11.我国森林资源种类丰富,但仍然是一个少林的国家,其原因是 ( )
A.森林覆盖率低
B.人口众多
C.乱砍滥伐、过度利用
D.以上都是
12.如图为某同学总结的光合作用公式。据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 ( )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A.有光和无光时都进行
B.把简单的有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
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
D.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13.科学家研究发现,用“汽水”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快速增加其重量,其主要原因是“汽水”能 ( )
A.加强植物的蒸腾作用
B.加强光合作用
C.加强呼吸作用
D.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
14.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右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右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15.大白菜的心叶是淡黄色或白色的,外面叶片是绿色的,其原因是 ( )
A.水分不足
B.肥料不足
C.光照不足
D.温度过低
16.在同一植株上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 ( )
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D.三个圆片的蓝色深浅相同
17.叶片的什么部位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 )
A.表皮细胞
B.导管细胞
C.叶肉细胞
D.保卫细胞
18.下列坐标图表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 ( )
19.植物体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要经过以下四步,其中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①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②根吸收水分
③水分化为水蒸气
④通过导管输送到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20.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一般植物叶片的上表皮的气孔总是比下表皮的少,这是由于 ( )
A.下表皮气孔多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B.下表皮气孔多可加速水分散失
C.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散失
D.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氧气的散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60分)
21.(6分)崂山北宅“红灯”樱桃个大饱满,酸甜味美,深受人们喜爱。
(1)小霞去崂山北宅吃樱桃的时候,发现树顶的樱桃比树冠下方的樱桃更甜。这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光照,制造更多
。
(2)小霞为了探究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择一棵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把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上下两面遮住(如图);然后光照几个小时;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至叶片变为黄白色;将叶片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变为蓝色的是区域 (填字母)。本实验说明 是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3)果农介绍说,今年的樱桃产量不如往年。这是因为今年樱桃树开花期间,下过雨,导致樱桃树 不足。樱桃的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这说明樱桃花的子房中含有一个 。
(4)走进北宅樱桃林,感觉潮湿凉爽,这是因为叶片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所致。
22.(7分)如右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用瓶塞塞住,并用凡士林密封。
(1)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目的是避免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__作
用,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后,发现广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得____________,
表明植物___________作用释放的_____________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3)然后,将该装置移到阳光下较长时间,取下其中一片叶进行脱色、漂洗、滴碘
处理,结果发现叶片_______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例如,比
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叶片乙和
丙,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请答出
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起重要作
用。
24.(10分)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 、
等。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都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
。
25.(6分)下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1、3属于植物的 组织。
(2)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由图中 (填图中序号)的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该生理过程所需的原料——CO2主要通过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进入叶片。
(3)在农业生产上,既要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又要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因此栽培作物时应该 。
26.(7分)右图是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进行的。若此图表示植物在适宜光照下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则②代表 。
(2)若此图表示植物在暗处时的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②代表 ,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 。
(3)在蒸腾作用过程中,②代表的物质通过叶表皮的 扩散到外界空气中,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 从根向上运输。
(4)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农产品、田园风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观光农业的形式。山区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发展生态农业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可以在荒山上种植各种果树和茶叶,培育园林绿化树种、花卉、盆景,还可以在房前屋后、塑料大棚中种植各种瓜果、蔬菜。不施用农药和化肥,适当增施有机肥,可种出无毒无害的农产品。每当春暖花开之时或是硕果累累的秋天,游人如织,游玩采摘尽兴之后,还有无公害绿色食品享用,深受都市人青睐。
(1)步入生态园区,会被塑料大棚中的反季节蔬菜所吸引。大棚中施加有机肥,可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提高蔬菜 作用的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抑制蔬菜的
作用,减少 的消耗。
(2)来到盆景花卉区,你会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一位游客忍不住在栀子树上剪下一段带叶的枝条,先将其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再把装置放在阳光下晒至叶脉微红,最后将枝条纵向切开,观察到只有 被染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来运输的。由此他联想到植物在开花结果期间需水量增大,吸收作用加强,此时所吸收的水分将主要用于植物的 作用。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方面取决于外界条件,另一方面决定于自身条件。外界必须有光、原料等,自身必须有叶绿体(或叶绿素)。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解析】选C。本题通过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绿色色素——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斑纹部分呈黄色,说明其内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解析】选B。本题结合实例考查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氧气有支持燃烧的特性。贮藏马铃薯的地窖由于马铃薯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氧气,如果人立即下去就会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把一盏油灯用绳子吊入地窖内,如果灯灭了,说明地窖内缺氧,人此时不能下去。
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绿色植物在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会进行呼吸作用。
5.【解析】选B。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均可进行,所以该题应选B。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适时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从而有利于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保持棚内温度恒定,植物呼吸作用过强,会消耗大量的有机物,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新疆水果”特别甜,说明了其糖分高。这些糖分是水果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较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较弱,分解的有机物少,这样有机物积累就多,糖分多,水果就甜。
8.【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及意义。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制造的有机物为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把水绵放到黑暗处,水绵因缺少光照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长时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绵体内的有机物会消耗掉,最终因缺乏有机物而死亡。
9.【解析】选D。本题考查植物的生理作用。植物体任何生活的部位都需要消耗能量,所消耗的能量来自相应细胞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幼嫩的茎也能进行蒸腾作用,其他部位不能进行蒸腾作用。
10.【解析】选C。本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甲是二氧化碳和水,Ⅰ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应是呼吸作用;Ⅱ过程利用了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有机物和氧,所以Ⅱ是光合作用。
11.【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的森林资源虽然种类十分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对森林乱砍滥伐、过度利用现象严重,导致森林覆盖率较低,故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的国家。
12.【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据公式可知,光合作用有光时才能进行,是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不是原料,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13.【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汽水”中含水分和二氧化碳,用“汽水”浇灌植物,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加强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14.【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切断叶脉中导管,水运不到A处,C处叶得不到光照,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合成淀粉,遇到碘液不变蓝。
15.【解析】选C。本题考查叶绿素形成的条件。叶绿素相对多时,叶片显绿色,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16.【解析】选B。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傍晚淀粉积累越多,遇碘蓝色越深;夜晚进行呼吸作用时间长,消耗淀粉多,所取叶片含淀粉少,遇碘蓝色较浅。
17.【解析】选A。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部位和植物体各细胞的特点。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导管细胞是死的,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也不进行光合作用;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都是活细胞,都有叶绿体,既能进行呼吸作用,又能进行光合作用。
18.【解析】选B。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白天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但是光合作用一般要比呼吸作用更旺盛,因此在白天池塘水表现为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减小,晚上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晚上池塘水表现为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
19.【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体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的途径。植物体通过根尖的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经层层细胞进入导管,再通过导管输送到叶,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20.【解析】选C。本题考查气孔的分布。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气孔散失,若上表皮气孔多,水分散失快,在缺水时,对植物生长不利。这样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叶片结构中下表皮气孔增多,上表皮气孔减少,从而有利于适应陆地干旱环境。
21.【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三大作用以及植物的相关知识。
(1)树顶的叶片接受的光照多,光合作用旺盛,所以制造的有机物多,樱桃就甜。
(2)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变为蓝色的区域就是产生淀粉的区域,B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A部分和B部分的唯一差别是光,所以本实验说明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3)樱桃的花是风媒花,借助风来完成传粉,如果开花期间下雨,会把花粉打湿,导致风吹不动,不能自然地完成传粉过程,所以是传粉不足导致减产;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胚珠发育成种子,一个胚珠发育成一个种子。
(4)植物通过叶片散失水分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答案:(1)有机物(糖分或淀粉) (2)B 光
(3)传粉 胚珠 (4)蒸腾
22.【解析】本题是对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考查。主要从以下几点分析:(1)若将该实验装置置于光下,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无法验证呼吸作用。为了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本实验装置应置于黑暗处。(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实验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在光下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4)该实验只设置一组实验,无对照组,说服力不强。
答案:(1)光合 (2)浑浊 呼吸 二氧化碳
(3)变蓝 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4)缺少对照实验
23.【解析】解读图示可知:甲叶遮光处理,同一叶片的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使得装置中无二氧化碳,丙装置中的清水只溶有少量的二氧化碳,装置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因此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提高作物的产量主要通过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经常采取的措施有增强光照、补充二氧化碳、提高温度等。甲、乙、丙三片叶不仅进行光合作用还进行蒸腾作用。
答案:(1)消耗掉叶片内的淀粉
(2)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液体的蒸发
(3)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5)碳氧平衡
24.【解析】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原理和实验分析。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能够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空气中除了原有的二氧化碳之外,还有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3)图二中的曲线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反映了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4)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在黑暗处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1)大于
(2)植物的呼吸作用 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
(3)增强
(4)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25.【解析】本题考查叶的结构及光合作用。
(1)识图可知,图中的1、3是上表皮和下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其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3)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又能避免叶片互相遮挡,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答案:(1)保护 (2)2 5 (3)合理密植
26.【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的生理活动。
(1)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若此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为二氧化碳,②为氧气。
(2)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能量。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此图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②为二氧化碳。
(3)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是通过叶表皮上的气孔完成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4)叶是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构成的,在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
答案:(1)叶绿体 氧气 (2)二氧化碳 变浑浊
(3)气孔 水分和无机盐 (4)器官
27.【解析】本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知识。
(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塑料大棚不透风,大棚内二氧化碳减少,大棚内施加有机肥,有机肥被土壤中的腐生微生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2)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内有导管,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只有一小部分的水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
答案:(1)光合 呼吸 有机物
(2)木质部 导管 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