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学案2.2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学案2.2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13 09:0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学习过程】
知识板块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自主学习:
1、消化的概念:食物在
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
的物质的过程。
2、消化道:包括
、咽、食道、

、大肠和肛门。
3、消化腺:
(1)大消化腺:位于
外,如:唾液腺、
和 _____。
(2)小消化腺:位于 ______ 内,如:胃腺和 ______ 。
4、消化系统是由_____
_ 和
组成。
口腔
咽、食道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消化系统
肛门
的组成
(分泌
,
含_________________酶)
(分泌
,含_________________酶)
________
(分泌
,
(不含消化酶)
(分泌
,含_________________酶)
(分泌
,
含__________________酶)
(二)合作探究:
对照29页彩图,填写下表:
消化道外大腺体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
所含消化酶
消化何种有机物
流入何消化道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消化道壁内小腺体
肠腺
胃腺
知识板块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说明“浆糊”主要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一)自主学习:
试管编号
注入浆糊
加清水
加入唾液
摇匀
放在37
℃水中恒温
冷却后加碘液
现象
1号
2亳升
2亳升
0亳升
10分钟
2滴
2号
2亳升
0亳升
2亳升
10分钟
2滴
(1)
1号试管内的浆糊(淀粉),未加

,淀粉未被

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
色;2号试管内因为加了



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

分解成了

,所以,加
液后


(2)为什么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在
的作用下,
被分解成了
【反馈练习】
1、下列消化腺中,位于消化道内的是(
)
A、肠腺


B、唾液腺


C、肝脏


D、胰
2、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
)
A、胃



B、小肠


C、食道


D、咽
3、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胆汁
4、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的是(
)
A、唾液和胃液

B、胰液和肠液
C、胆汁和胰液

D、唾液和肠液
5、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馒头有甜味,这是因为(
)
A、馒头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馒头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
馒头中有白糖
D、馒头和唾液混合产生了葡萄糖
6、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
A、

B、

C、
大肠
D、
肝脏
7、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佳温度是(
)
A、
30℃
B、
35℃
C
、37℃
D、40℃
8.右图是消化系统组成图:
(1)消化道中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是
[
]
,所以它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2)消化腺中,不在消化道内,分泌物通
过导管流入消化道中的有[
]

[
]
、[
]

(3)食物在消化道内移动的原因是(

A
食物溶于水
B
消化道的蠕动
C血液循环为动力
D食物自身的作用
(4)消化道中没有消化功能的是
[
]
、[
]
和肛门。
(4)肝脏分泌的
不含有消化酶,
但是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
【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