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组歌》(浪之歌,雨之歌)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0《组歌》(浪之歌,雨之歌)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3 21: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组 歌(节选)浪之歌
雨之歌纪伯伦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
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诗《朦胧中的祖国》中,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炽热( ) 祷词( ) 执拗( )
俊俏( ) 衷情( ) 馈赠( )
憔悴( ) 真谛( ) 天穹( )
璀璨( ) 镶嵌( )
翱翔( ) 长吁短叹( )
千山万壑( )预习检测给下列蓝色字注音。chìdǎoniùqiàozhōnɡkuìcuìdìcuǐcànxiānɡ qiànáoxūhèqiónɡ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浪之歌》,整体感知内容。(一)朗读《浪之歌》课文,思考:文中的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海浪的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思考讨论:1、1-4段:浪花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与海岸“相亲相近”“海誓山盟”等等,唱出难分难舍的炽热恋歌。海浪是浪漫的女性形象 2、品读后5-7段,思考:这三段中的海浪形象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三段中的这个女性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喻意, 海浪成了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 3、如何理解这首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 从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这种爱情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而是对世间万物的深沉的爱,闪耀着母性的光彩。 “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4、诗中有诗人自己的形象吗? 诗人正是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 5、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 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朗读课文《雨之歌》,整体感知内容。(二)朗读《雨之歌》,思考“雨”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诗人在《雨之歌》里,要表达什么主题? 1、课文中的雨的形象是怎样的? 雨是一个奉献者和生命的使者的形象。滋润万物,“传信的使者” 主题:借雨之歌,表达诗人愿为万物付出爱心和愿为万物传递爱的信息的意愿。2、表达什么主题? 3、这首散文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拟物 4、各段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着把它们归纳一下。 1-2段:比喻:银线、珍珠。3-7段:拟人:“哭”、信使、手指。拟物:借翅膀翱翔(鸟儿)8—9段:比喻:叹息、泪水、微笑自然界中,雨水意味着循环,它滋润生命,使它生生不息。叹息、泪水和微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自然界是人类世界的一面镜子。 5、你觉得文章中除了拟人手法可以感觉到“人” 外,有没有哪些段落可以直接感觉到人与雨水的和谐统一吗? 7、8段就含蓄提到了人与雨水的情感的统一,万物有灵,是因为有灵性的人存在,他们感受并热爱世间万物。 1.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 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对比探究 的浪 的雨
热情洋溢
一往情深
无比忠诚
多情浪漫
温柔善良
缠绵任性
滋润万物
让山河欢乐
让花草欢笑
传递爱情
充满爱心
启迪心扉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 也采用拟人化手法。
  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小 结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去感悟人生的无数哲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