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草船借箭》(课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草船借箭》(课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4 10:19:56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19课
第五单元
草船借箭
周瑜
曹操
鲁肃
丞相
都督
弓弩手
水寨
甘愿
妒忌
迟延
私自
擂鼓
呐喊
支援
整体感知
1.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2.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在哪几个自然段讲到的?除此还讲到了什麽?
起因(1—2)
准备(3—5)
经过(6—9)
结果(10)
按事情发展
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周瑜(
)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周瑜(    )说:“十天造的好吗?”
周瑜(    )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周瑜(    )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讨论填词.(试探;心中暗喜;威胁;迫不及待;)
诸葛亮(脱口而出)“用弓箭最好.”             诸葛亮(    )说;“都督委托,当然办...”
诸葛亮(    )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    )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    )说;“...我愿立军状...”
讨论填词.(将计就计,态度坚决,笑了笑,胸有成竹,

心中暗喜
迫不及待
试探
威胁
笑了笑
将计就计
胸有成竹
态度坚决
分析人物的心理:
自读经过部分,请你思考:
1、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
2、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3
谁能复述借箭的经过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自读结果部分,请思考:
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1因为:              
所以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十万只箭.
2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十万只箭,结果: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十日内造十万只箭来陷害他.
三天后如期交箭,有力地挫败了周瑜的暗算,使周瑜自叹不如.
1.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2.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1.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2.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知天文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理会怎么想的?
知天文
联系上下文来体会:
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
从哪儿看出诸葛亮识人心?
识人心
鲁肃(
)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
)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1、填表示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
2、怎么理解周瑜的话?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这句话说明了周瑜什么心情?
2、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你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周瑜:心胸狭窄,凶狠狡诈,妒能忌贤,不顾抗曹大局,一心想刁难,加害诸葛亮。
曹操:生性多疑,不睹虚实,不敢轻意出击
诸葛亮: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华卓越。
鲁肃:忠厚老实,顾全大局
写法:人物性格鲜明。
理出脉络,围绕“借”字。
A
“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B
“借箭”的经过怎样?
C
“借箭”的结果如何?
练习: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只有……才
  虽然……但是
一……就
用几组关联词,结合人物性格特点把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的前因后果介绍完整。
写法:记叙有条有理。
理出脉络,围绕“借”字。
A
“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B
“借箭”的经过怎样?
C
“借箭”的结果如何?
练习: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只有……才
  虽然……但是
一……就
用几组关联词,结合人物性格特点把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的前因后果介绍完整。
写法:记叙有条有理。
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3)曹操多疑之心。(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调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
(4)士兵作用。(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
(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
诸葛亮巧妙安排:
一妙:青布幔子遮船,曹军看不清虚实。
二妙:草靶子排在船两边,吓唬曹营军士,还可以保护自己。
三妙:二十只船一字排开,两面受箭,面积大。保证了借箭的数量,保持了船的平衡。
四妙:二十只船回来顺风顺水,曹军望船兴叹。
五妙:船上军士擂鼓呐喊,虚张声势。
课题中的“借”换“取”“骗”“受”“偷”行不行,为什么?
1、从“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看出,用“借”好,因为骗箭不用谢。
2、联系“火烧赤壁”来看,也应用“借”,因为火烧赤壁时,诸葛亮把箭都还给曹操了。
3、用“借箭”更能突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如果用“骗”,作者就不是赞美诸葛亮了。
大家都知道三国中有不少是火箭的,但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事先准备好的,当时的火箭是极易受潮,不便保管的,火烧赤壁时是用了火箭的,因为在战前已经准备充分,草船借箭是在曹操没有防备的时候突发事件,至于船上是真人还是假人,当时不在曹操考虑范围内,所以迅速的以普通弓箭击退敌军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曹操生性心疑,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他却没有放火箭?
【草船借箭
】释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与草船借箭意思相同的成语:借刀杀人
都是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歇后语】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草船借箭
接受任务
诸葛亮
有知识
借箭准备
有胆量
草船借箭
神机妙算
有肚量
如期交箭
有计谋

)的居所--开门见山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
诸葛亮
愚公
歇后语
关于《三国演义》的知识太多了,
请同学们课下阅读这部奇书!19《草船借箭》习题
一、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支援(  )  ①引,牵;②帮助、救助;③引用。
定罪(  )  ①犯罪的行为;②刑法;③苦难、痛苦
虚实(  )  ①空;②不真实的;③衰弱。
二、辨别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希望(1)我希望妈妈能带我去杭州西湖旅游。(      )
  (2)周瑜说:“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
谢谢(1)教师节时,我对李老师说:“谢谢您对我的关心。”(      )
  (2)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
三、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境空。
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真比不上他!’”一句中“神”的意思是(
),“妙”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看出周瑜对诸葛亮(
)。
四、文学常识填空。
1.诸葛亮复姓( ),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字( ),又称( )先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谋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关他的故事大都脍炙人口,例如( )、( )、( )等等。请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 )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 )、( )和( )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五、语文营养菜。
1、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歇后语。
     曹操南下              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立军令状           有借无还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糊里糊涂
     诸葛亮开口             面不改色心不跳
     草船借箭              尽是计谋
2、照样子写词语。
 虚实(    )(    )(    )(    )
六、我会感受。
1、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
2、从“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
3、从“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
参考答案
一、支援②帮助、救助;
定罪①犯罪的行为;
虚实①空;
二、希望(1)美好的愿望
(2)达到某种目的
谢谢(1)对别人表示感谢
(2)言语嘲讽曹操中计
三、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周瑜嫉妒诸葛亮才干);经过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结果是:(诸葛亮如期交箭)。
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顾全大局)。
4.“周瑜长叹一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句中“神”的意思是(惊人),“妙”的意思是(巧妙)。从这句话看出周瑜对诸葛亮(十分敬佩和嫉妒)。
四、1.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孔明),又称(卧龙)先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谋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关他的故事大都脍炙人口,例如(空城计)、(火烧赤壁)、(借东风)等等。
2.(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西游记》)、(《红楼梦》)和(《水浒传》)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五、1、曹操南下              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立军令状           有借无还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糊里糊涂
    诸葛亮开口             面不改色心不跳
    草船借箭              尽是计谋
2、虚实(动静)(死活)(古今)(左右)
六、1、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机智,神机妙算)。
2、从“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鲁肃为人忠厚、老实)。
3、从“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曹操的谨慎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