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四节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四节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13 18: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双基巩固】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中所说的“绿丝绦”是下列哪一结构直接发育成的 (  )
A.种子    B.芽    C.叶    D.花
2.下列有关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芽中具有分生组织
B.芽可以发育成枝条
C.芽发育成的枝条上还生长芽
D.芽只发育成枝条
3.植物芽的芽轴部分将来发育成枝的 (  )
A.叶
B.顶端
C.侧面的芽
D.茎
4.下列关于导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导管是中空的管道
B.导管只存在于植物的根和茎中
C.导管由许多长形、管状细胞组成
D.组成导管的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
5.山东省运动会将在济宁市举办,为当好东道主,园林工人正美化、绿化济宁城,如图表示正在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 (  )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
6.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 (  )
A.木质部和形成层
B.韧皮部和形成层
C.木质部和韧皮部
D.韧皮部和木质部
7.把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上去的结构是 (  )
8.红豆杉又称紫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常绿乔木。某地红豆杉因树皮被剥,致使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中有输送有机物的(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伸长区
D.成熟区
9.将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 (  )
A.切口上方有枝瘤
B.切口下方有枝瘤
C.枝条枯死
D.无影响
10.在热带种植的橡胶树,必须通过割皮才能获得橡胶制品的原料——白色乳汁状的液体。请问白色乳汁状的液体是由   流出来的 (  )
A.髓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导管
11.甘薯中含较多糖的原因是 (  )
A.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根
B.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根
C.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和导管运输到根
D.甘薯根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自己制造了糖分
12.如图是枝芽的纵剖面图,据图回答:
(1)能够进行细胞分裂,使茎长长的是[ ]    ,将来发育成叶的是[ ]    ,将来发育成侧芽的是[ ]    。
(2)从枝芽的结构看,枝芽实际上是一个      。
13.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图一所示),并向锥形瓶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图二所示),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变红的结构是    ,图二中变红的结构是[ ]    。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    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图二中的[3]是    ,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    组织,该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向外可形成[ ]    。
【能力提升】
1.牲畜将树干上大面积的树皮啃掉,会导致树木的死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破坏了树皮内的导管,使植物体的根吸收的水无法向上运输
B.破坏了树皮内的筛管,使植物体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有机物,导致根的死亡
C.破坏了树皮,使树干内部缺少保护,易染病虫害
D.破坏了树皮内部的形成层,使树木无法生长
2.在“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使用稀释红墨水的目的是(  )
A.美观
B.做标记
C.提高运输速度
D.无目的
3.植物体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分别是 (  )
A.根毛、导管
B.导管、根毛
C.根毛、根毛
D.导管、导管
4.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有机物运输到(  )
A.果树的根系
B.树皮内的韧皮部
C.花和果实
D.茎内髓的薄壁细胞
5.关于导管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组成导管的细胞为长形
B.组成导管的细胞呈管状
C.组成导管的细胞具有细胞质
D.组成导管的细胞两端没有横壁
6.植物的筛管运输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分别是 (  )
A.无机盐和水,从上向下
B.无机盐和水,从下向上
C.有机物,从上向下
D.有机物,从下向上
7.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在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图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方法
A处韧皮部环割
B处韧皮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8.(拓展探究)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分析应用:(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        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    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B。本题考查枝条的发育知识。诗句中的“绿丝绦”是指柳树的枝条,而所有的枝条和绿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因为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
2.【解析】选D。本题以辨析的形式考查芽的发育。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芽的结构和发育。枝芽的基本结构包括分生组织、叶原基、芽原基、幼叶和芽轴。枝芽中的芽原基发育成新芽,所以芽发育成的枝条上还有芽。枝芽发育成枝条,花芽发育成花。
3.【解析】选D。本题是对芽的结构及发育知识的考查。芽在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可发育成茎,芽原基可发育成侧芽。
【拓展延伸】芽的类型
1.顶芽和侧芽
按照芽在茎上的着生位置,芽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枝条)顶端的芽叫做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枝条)侧面的芽叫做侧芽。
2.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按照芽的结构,芽可以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能够发育成枝和叶的芽,叫做枝芽;能够发育成花的芽,叫做花芽;既能发育成枝和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做混合芽。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导管的形成和特点。导管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细胞上下相连而成的,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一根中空的管道,分布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起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作用。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等,树皮的内侧是韧皮部。韧皮部里有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木质部里有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由题干知识可知,树干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导管,应位于木质部内。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导管位于木质部中,筛管位于韧皮部中。形成层只由几层细胞构成,具有分裂形成新细胞的能力。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导管和筛管的特点。由图可知,A项细胞排列紧密,是保护组织;B项是由长形、管状细胞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作用;C项细胞较大,排列疏松,属于营养组织;D项细胞较小,细胞核大,属于分生组织。导管可将根吸收的水运输到叶。
8.【解析】选B。树皮中的韧皮部中有输送有机物的筛管。树皮被破坏后,有机物不能通过筛管向下运输,致使根部缺少有机物而死亡。
9.【解析】选A。本题考查树皮的作用。剥去树皮之后,树皮中韧皮部的筛管被阻断,由叶制造并向下运输的有机物运到伤口处无法向下运输而积累,这一部位的细胞得到大量营养,分裂生长加快,所以形成环形的瘤状物。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运输。白色乳汁状的液体是有机物,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的。
11.【解析】选A。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韧皮部内的筛管,方向自上而下。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内的筛管,运输到根,贮存在根内,因此甘薯根内含大量的有机物,其中包含较多的糖。
12.【解析】本题考查对枝芽纵剖面图的认识及枝芽的发育。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枝芽纵切面。图中1是分生组织,能进行细胞分裂使茎长长;3是芽原基,将来发育为侧芽;4是幼叶,将来发育为叶;5是芽轴,不断伸长,将来发育成茎。
答案:(1)[1]分生组织 [4]幼叶 [3]芽原基
(2)枝条的雏形
13.【解析】(1)植物叶片中导管可以输导水和无机盐;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
(2)3是形成层,从结构层次来看属于分生组织,可以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图中4是韧皮部,5是木质部。
答案:(1)叶脉 [5]木质部 [2]导管
(2)形成层 分生 [4]韧皮部
【能力提升】
1.【解析】选B。本题是考查有机物运输的综合题。牲畜将树干上大面积的树皮啃掉,而树皮最里面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这样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植物根部得不到充足的有机物,导致根的死亡,根死亡后便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整株植物会死亡。
【类题小结】
“树怕伤皮,不怕空心”
  我们经常会发现,生长了几百年、几千年的古树已经空心,却依然枝繁叶茂。但是,一些小树的树皮被牲畜啃掉或者受到人为损伤就会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植物体内存在两条运输线——导管和筛管。导管存在于木质部内,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茎、叶等器官;筛管存在于韧皮部内,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古树空心,形成层仍然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不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所以,我们只要保护好古树的树皮,古树仍然能枝繁叶茂。但是,树皮一旦受到严重损伤,其韧皮部的筛管就不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根,时间长了整棵树就会死亡。
2.【解析】选B。本题考查“茎的输导功能”实验。实验中为了清楚地观察到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在水中加入了颜色,以便进行标记。
3.【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吸收水分主要靠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有根毛,增大了吸水的面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结构是木质部中的导管。
4.【解析】选C。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运输。修剪果树有利于集中果树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花和果实,使结出的果实质量提高。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导管细胞的特点。导管是由管状的导管细胞连接而成的长形管状结构。导管细胞是死细胞,没有细胞质,细胞两端也无横壁。
6.【解析】选C。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运输。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韧皮部位于树皮内,运输方向从上向下。
7.【解析】(1)月季是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其中,根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2)A处韧皮部环割后,虽然A处以上的叶子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但A、B之间的叶子制造的有机物还能向下运输到根,不影响根的生命活动,月季不会死亡。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后,A处以上的部位得不到根吸收的水分会死亡,但是A处以下的部位仍能获得水分正常生长,月季不会死亡。B处韧皮部环割后,叶子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进而使得月季死亡。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后,根吸收的水分无法运给茎、叶,月季会因缺水而死亡。
答案:(1)根 大于
(2)第二组和第四组
8.【解析】本题考查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分析图示可知,植物叶面积越大,水分的运输速率越快。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结构是导管,位于木质部内。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蒸腾作用越强。在移栽植物时,可以剪掉植物部分叶片,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样有利于植物成活。
答案:实验结论:叶面积越大,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快
分析应用:(1)导管 (2)蒸腾 (3)剪掉部分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