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双基巩固】
1.下列选项中,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的是 ( )
A.粮食、蔬菜、水果
B.鱼虾、猪肉、鸡肉
C.石油、天然气、煤炭
D.电灯、铁锅、水缸
2.我们常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主要是因为 ( )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生活环境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3.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说:它(绿色植物)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天神),它所获取的光和热,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生辉。你认为对这段话最准确的诠释是 ( )
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绿色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能进行吸收作用
D.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生物圈Ⅱ号”(如图)是科学家建立的一个研究地球现象的大模型,该模型与外界完全隔离,有8位科学家生活在里面,并在其中引入了3
800个物种,其中有相当多的绿色植物,引入绿色植物的主要目的是 ( )
A.抵挡太阳照射,用以遮阴
B.为“生物圈Ⅱ号”的人和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
C.腐烂后变成石油和煤以提供能量
D.改善“生物圈Ⅱ号”的风景,消除研究人员的寂寞
5.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画稿溪,桫椤成片生长,古木遮天蔽日。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氧含量高,而且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6.3月12日为我国的全民植树节,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是因为 ( )
A.正值农闲时节
B.雨水较多
C.土壤松散
D.叶没长出,蒸腾作用较弱
7.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的原因是 ( )
①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②光合作用旺盛,调节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
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量增多
④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8.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绿色植物( )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蒸腾作用的结果
D.大量消耗氧的结果
9.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的是( )
A.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
D.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畜量
10.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被称为“绿色水库”的是 ( )
A.草原 B.森林 C.荒漠 D.陆地
11.森林在水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不包括 ( )
A.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B.吸收大量的水分供植物生产有机物
C.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森林的枯枝落叶吸纳大量的降水,使降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12.如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分析回答:
(1)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A是 作用,B是 作用。
(2)A、B两个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填字母)
(3)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
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
排放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人类可以做些什么
13.如图为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水分有两大来源:一是绿色植物的 ;二是地表水分的
。
(2)林地中厚厚的枯枝落叶和腐殖层可以吸纳 ,一部分供给
需要,一部分成为 。
(3)绿色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植物自身的各项生理活动,绝大部分通过植物的 散失到大气中,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 。
【能力提升】
1.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不必考虑的是 ( )
A.植物的来源
B.植物品种与教学配合
C.校园的整体布局
D.植物的品种搭配
2.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3.据专家介绍,制作4
000张贺卡就等于毁灭一棵参天大树。近年来,每至岁末年初,一些大中小学都倡导“免赠贺卡”,其主要目的是 ( )
A.移风易俗,倡树新风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避免产生固体垃圾
D.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4.生物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 (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5.生物圈中的“生命之母”是 ( )
A.细菌
B.病毒
C.绿色植物
D.真菌
6.上海世博会上最受欢迎的中国馆,处处蕴含着“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
A.提倡步行
B.一水多用
C.少用空调
D.焚烧垃圾
7.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发达的根系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B.绿色植物有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作用
C.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就无法进行
D.绿色植物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8.联合国气候大会于在墨西哥坎昆举行,本次会议呼吁人们携手建设低碳未来。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请分析回答问题。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千克~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千克~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在日常生活中,你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说一例即可)
9.(拓展探究)云南等地遭遇了罕见的极端干旱,导致数百万人受灾,几千亩农田受旱。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出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干旱地区农民采用“水田旱种”进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种上大葱、玉米等耐旱作物。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选填编号)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μ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10.如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体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 、 、 、
。
(2)在把光合作用的原理应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 等。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 ;绿色植物使生物圈大气中 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D。本题考查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人类对绿色植物的利用,一是直接利用,如粮食、蔬菜、水果、木材等。二是间接利用,如肉、奶、蛋、鱼、虾等动物性食品,都是来自于以植物为食的动物;还有古代动植物遗体、残骸变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
2.【解析】选B。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能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水分、无机盐及生活环境。
3.【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题干是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形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打的比喻。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在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化为淀粉(有机物,贮存着能量)和氧气,把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动物食用植物,有机物进入动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自己使用,通过食物链有机物再传给其他生物,死后被分解者利用,再变为无机物,这样循环。所以植物所获得的光和热养育了其他生物,因而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范畴。
4.【解析】选B。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放出氧气,可为“生物圈Ⅱ号”中的人和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
【拓展归纳】(1)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生存、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2)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为动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可分为腐生和寄生。腐生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寄生细菌、真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内获得现成的有机物。而病毒寄生在动植物和细菌细胞内,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4)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无法生存和繁衍。
5.【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使空气清新,氧含量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能够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会导致空气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6.【解析】选D。本题考查蒸腾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我国的植树节为3月12日,此时正值春季,植物的叶没长出,蒸腾作用较弱,移栽植物易成活。
7.【解析】选A。本题是对绿色植物作用的考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空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使大气湿度增加;植物的根系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对大气湿度影响不大。
8.【解析】选A。本题考查绿色植物的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态的形式散失的过程。
9.【解析】选C。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中的作用。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绿地面积来实现。A项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B、D项有利于增加绿地面积。C项浪费木材,破坏森林。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森林能蓄水,涵养水源。据估算,1万hm2森林保持的水分相当于300万m3水库的蓄水量,因而森林具有“绿色水库”之称。
11.【解析】选B。本题考查森林在水循环中的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森林与水循环的关系。植物吸收大量的水,但只有1%左右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的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降雨量。同时,由于森林植物强大的根系,加上枯枝落叶,减缓了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使降雨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12.【解析】本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碳氧平衡。(1)图中A过程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属于光合作用;B过程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属于呼吸作用。(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光合作用能够消耗二氧化碳。(3)碳氧平衡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相对平衡的状态,氧含量大约为21%,二氧化碳含量大约为0.03%,并非各占50%。
答案:(1)光合 呼吸 (2)A (3)B
(4)植树造林等。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1)大气中的水分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地表水分的蒸发。
(2)林地中厚厚的枯枝落叶和腐殖层可以吸纳水分,缓解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使更多的水分流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并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
(3)绿色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植物自身的各项生理活动,绝大部分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答案:(1)蒸腾作用 蒸发
(2)雨水 植物生长 地下水
(3)蒸腾作用 水循环
【能力提升】
1.【解析】选A。本题考查校园绿化设计活动。校园绿化设计就是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环境,这样才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因此,需要考虑植物品种搭配、校园整体布局及植物品种与教学配合。
2.【解析】选A。本题考查温室效应的知识。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而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能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要想二氧化碳减少,就要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营造森林绿地是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
3.【解析】选B。森林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4.【解析】选B。本题考查绿色植物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释放氧气,供给生物需要。
5.【解析】选C。本题考查绿色植物的作用。细菌、真菌和病毒都属于微生物,它们不含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给自身和其他生物的需要,是生物圈中的“生命之母”。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低碳”理念的理解。“低碳”理念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B、C三项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符合“低碳”理念;D项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符合“低碳”理念。
7.【解析】选C。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发达的根系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也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但并不是没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水循环。
【误区警示】
(1)误认为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循环的动力,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无法进行。
(2)生物圈的水有两个来源:一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二是水的蒸发。而光能促进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的蒸发,是水循环的动力。所以,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也能进行。根吸收的水约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周围的空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8.【解析】本题借“低碳”理念,考查碳循环的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自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物的呼吸作用,燃烧和呼吸都要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应从节约能源入手,来响应“低碳”生活方式。
答案:(1)氧气 二氧化碳
(2)光合 碳氧
(3)随手关灯。
9.【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的结构特点及生理作用。主要从以下两点分析:
(1)气孔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在植物缺水时期,植物的气孔会关闭,以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2)不同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不同。某些植物的叶片表面积较小,体积较小,表皮厚度大,因而蒸腾作用较弱,从而较为耐旱。
答案:(1)蒸腾 (2)B
10.【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概念、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意义。
(1)可从光合作用的概念、原料、场所、产物等方面分析回答。水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能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2)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立体种植是充分利用光能的典型实例之一。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异养生物提供食物。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答案:(1)原料 条件 产物 场所
(2)立体种植
(3)食物 氧气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