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第2课时)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1.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B.地势西高东低
C.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D.山脉为东西走向
2. 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下面对台湾省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
B.山脉多为东西走向
C.台湾岛的主要地形是山地
D.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
3. 下列关于台湾经济发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目前经济以农林产品加工工业为主
B.大多数工业城市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C.当前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4. 台湾省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有“水果之乡”的美称.其主要水果是( )
A.枣、柿
B.柑桔、苹果
C.葡萄、哈密瓜
D.香蕉、菠萝
5. 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B.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C.有“东南盐仓”和“温带水果之乡”的美称
D.以钢铁、机械等工业为经济支柱
6. 下列关于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加工为主
B.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C.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D.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二、综合提升
1. 读台湾省位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台湾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它西隔③______与______省相望,该海峡被称为“海上走廊”,沟通了②______和④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台湾岛上的地形以______为主,而______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茶叶、______和热带及亚热带水果21教育网
(3)台湾省行政中心和最大城市是______,台湾最大的海港和第二大城市是______.(填数字和城市名称)21cnjy.com
(4)台湾被称为“森林之海”,岛上______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_树.21·cn·jy·com
《台湾省》(第2课时)一课一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解析: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岛内约1/3为平原,2/3为山地.
A、平原多分布在台湾省西部沿海,故A正确;
B、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台湾省西部沿海,因此台湾岛的地势是东高西低,故B不正确;2·1·c·n·j·y
C、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故C不正确;
D、台湾山脉为南北走向,以中央山脉为骨干,自东向西依次有台东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和玉山、阿里山等,故D不正确.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2.解析:A、台湾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台湾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台湾岛的主要地形是山地,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D、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答案:C.
3.解析:A.台湾目前经济以工业制品加工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B.台湾大多数工业城市集中在西部平原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C.台湾当前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故符合题意.
D.台湾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 解析:台湾是世界著名的“水果之乡”.水果品种繁多,共计80多种,其中香蕉、菠萝、柑桔3种产量最多,驰名中外,质量优良,大量出口.www.21-cn-jy.com
答案:D.
5.解析:台湾省是西部地势平坦,多平原地形,所以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东部沿海地势陡峭,人口和城市较少;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位于亚热带和热带范围,没有温带范围,有“东南盐仓”和“水果之乡”的美称;经济上是以出口加工业为支柱,故选B.
答案:B.
6.解析:20世纪50年代,台湾省以农业和农产加工为主,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祖国大陆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其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少,所需的原料越来越少,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根据题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二、综合提升
1.解析:(1)台湾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它西隔③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该海峡被称为“海上走廊”,沟通了②南海和④东海;2-1-c-n-j-y
(2)台湾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而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茶叶、甘蔗和热带及亚热带水果;
(3)台湾省行政中心和最大城市是台北,台湾最大的海港和第二大城市是高雄;
(4)台湾被称为“森林之海”,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最著名的树种是樟树.
答案:
(1)台湾海峡;福建;南海;东海;
(2)山地;西;甘蔗;
(3)⑥台北;⑤高雄;
(4)1/2;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