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艺术歌曲《魔王》是舒伯特在十八岁的时候,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谱曲的。舒伯特把歌德诗中的精神完全融入音乐中,他把叙事诗中的叙事者和三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儿子、父亲、魔王,用四种声调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用音乐很好的诠释了情感的变化和人物内心的刻画,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
因此,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首先学会“听辨”演唱者嗓音、情绪的变化,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次学会“听赏”音乐的旋律音调,来抒发人物情感,把握人物形象。并通过听—演—再听的步骤来理解如何通过音乐基本表现要素来表现音乐作品中充满戏剧性的情节。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了大量并且优秀的艺术歌曲。集中反映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中体现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艺术歌曲《魔王》的欣赏活动,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其审美价值,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精选音视频材料,结合教师的范奏,在充分的聆听中尝试角色模拟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辨析演唱者音色变化及旋律音调变化中体验艺术歌曲《魔王》的艺术魅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对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有较清晰的认识,懂得从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旋律等变化中进行音乐形象的把握。
三、教学重点
赏析艺术歌曲《魔王》,辨析音色及旋律音调变化,准确把握音乐形象和风格特征.
四、教学难点:
了解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五、课时:一课时(45分钟)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七、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 导 入
1.分别弹奏四段音乐,找出不同情绪的旋律片段. 2.引出课题,浏览教材,提取相关的信息点 3.简介舒伯特,弹奏《魔王》引子部分,提问:舒伯特如何通过音乐的手段来展现“夜半风中,骑马飞奔”的故事场景?
1.聆听音乐,感受情绪,分辨音乐. 2.浏览教材,根据设问进行交流,了解舒伯特及《魔王》相关信息。 3.初步感受《魔王》的音乐基调,并展开联想, 认识到钢琴伴奏的重要表现力.
结合视、听、音、画,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初步感受《魔王》 用教材,主动获取关键信息; 对钢琴伴奏的初步关注
新授阶段
4.分段欣赏(第一段)①播放第一段音乐,设问:演唱者如何通过嗓音的变化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②带领学生共同朗读歌词,关注内心情感 ③截取播放父亲、儿子、魔王的音乐片段,分析:演唱者又是如何运用嗓音音色的变化来表现内心情感 ④挑选个别同学,按叙事者、父亲、儿子、魔王进行角色分配,安排角色模拟活动。简单点评 ⑤分别弹奏音乐中代表父亲、儿子、魔王的音乐旋律片段。 ⑥弹奏不同角色的音乐旋律
4.分段欣赏 ①聆听音乐,根据设问进行交流 ②分组,分角色并根据老师的引导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揣摩人物角色的内心情感 ③聆听音乐,关注嗓音音色的变化 ④结合人物情感以及嗓音音色的特点,完整的朗诵第一段歌词(诗文) 同学互相点评 ⑤聆听音乐旋律,关注力度,音调高低等音乐表现手段来判断角色的音乐形象。 ⑥在钢琴伴奏下,分组分角色朗诵诗文
理解作品《魔王》如何通过嗓音音色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承上启下,为后面的旋律音调的辨别作铺垫。 理解如何通过音乐旋律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通过多次聆听,模拟活动不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再次认识到钢琴伴奏的重要地位
小结:音乐家不仅通过各种音乐表现要素来揭示内心情感,同时钢琴伴奏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代表这三个人物的角色旋律始终贯穿全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5、分段欣赏(第三段)①
播放第三段,设问: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角色的内心情感起了怎样的变化?②截取魔王、儿子的演唱片段
① 仔细聆听音乐,并根据中文提示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分析内心情感的变化 ②聆听、对比旋律片段,分析音乐表现的的特点
关注情节的变化以及音乐表现手法的变化,全面的了解歌曲
6.完整欣赏播放德文版的《魔王》视频,设问:舒伯特为什么特别重视音色和旋律的表现;
6.完整欣赏仔细聆听,关注音乐与人物形象及其内心情感的关系,进行交流;
把握音乐的整体感觉,加深对艺术歌曲的认识。
7.总结归纳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7.总结归纳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在充分感受与体验基础上理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拓展环节
8、提供《魔王》其余部分的诗文,并弹奏相对应的钢琴伴奏
8、学以致用,采用适当的情感表现手法,分角色模拟对白。
巩固所学,深度挖掘,提炼升华
10、结语
对艺术歌曲及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情感提升及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