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及其后果
你读过世界文学名著《好兵帅克》(又译《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吗?这是捷克作家哈谢克撰写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他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展现了战争空前残酷的情景。
雅若斯拉夫·哈谢克
Jaroslav Hasek
1883.4.30~1923.1.3
《好兵帅克》剧照
长影译制片《好兵帅克》
导入新课:1914—1918;杀戮、伤痛、苦难。提问学生看到这个时间和这三个词语能够想到什么历史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叙说:“1914—1918年,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空前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爆发整整一百年了,但它带给我们的伤痛依然让世界久久不能忘却”。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那段历史去了解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一、萨拉热窝事件
在战前,国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而局势最紧张最敏感的地区是哪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从巴尔干半岛点燃的。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充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 点火星,就足以引起整个欧洲的大爆炸。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巴尔干半岛
萨拉热窝事件
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
1914年6月28日(星期天)
刺客加弗里洛·普林西波被捕
“二十世纪的灾难之母”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索菲亚
“一把枪挑起了一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正式爆发。8月1日,德对俄宣战。8月3日德对法宣战。8月4日,德入侵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以德破坏比中立为由,对德宣战,“一战”全面展开。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日本为夺取德在亚洲的殖民地,8月15日向德发出通牒,23日向德宣战。意大利战争初出于自身利益中立,后于1915年5月23日对德、奥宣战。
①
②
③
一九一四年八月四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
英法比 德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 德、奥匈
南线:巴尔干
塞尔维亚 奥匈
战争的进程
凡尔登战役形势图(1916.2.21~12.18)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东北部的凡尔登(Verdun 距巴黎135英里)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
凡尔登
巴黎
二、凡尔登战役
史料研读: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一:漫画《角力》 材料二
问题1:漫画《角力》中人数较少的一方属于什么集团?结合材料二分析他们与如此多的对手进行角力想要获得什么
同盟国
海外殖民地
材料三:一战前英法德美经济地位变化与殖民地位次比照表
项目 英 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4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德国啃食地球》
问题2:导致德国想要啃食地球的根源是什么?
总结:导致德国想要啃食地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根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后来居上,经济实力反超英、法;但其所占殖民地却与其经济实力不对称。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个偶然事件引发一场世界大战,其实偶然之后还隐藏着必然,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列强政治经济不平衡,这也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此外,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这是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而萨拉热窝的发生则直接点燃了一战之火。
德军攻城榴弹炮
头戴防毒面具的法国士兵
一战中英国首次使用的坦克
材料四:“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凡尔登战役中战地记者
问题3:结合图和材料,思考战地记者想要表达什么?
战争的残酷性
尸体遍布的凡尔登战场一角
因毒气而眼睛失明的英国士兵排队就医
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
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这场战争带给了世界什么危害?
人类的灾难
阅读下列材料:
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
(2)试结合史实说明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认识的正确性。
帝国主义战争。
从战争全局来看,无论是起因、作战双方目的,还是战争酝酿的过程,都说明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非正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具体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激烈争夺
原因
同盟国阵营(德奥)和协约国阵营(英法俄)
主战场
西线
欧洲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14.7.28)
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和飞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爆发
双方
凡尔登战役(法德;1916.2——12;影响)
(1)激化矛盾,削弱帝国主义,促进觉醒。(2)俄国革命运动,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影响
主战线
转折战役
结束
以同盟国的战败而宣告结束(1918.11.11)
启示
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运用科技造福于人类!
1. 1914年6月,一个偶发事件点燃了一场燃遍全球的战火,这个偶发事件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国会纵火案 D.德国突袭波兰
巩固提高
A
2.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刺杀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很快,这事件就成为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普林西波维护民族独立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破灭。1914年,俄、德、英、法等国纷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从萨拉热窝事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
A.战争是维护民族独立的唯一手段
B.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C.列强的争夺中,民族独立无法实现
D.个人意愿与民族利益无法调和
B
3. 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A.拿破仑执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巩固提高
B
4. 一百多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下列战役发生于这场战争中的是( )
A.索姆河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中
C
5. “范围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之一。下列充分体现“范围广”这一特点 的选项是( )
D.一战共有30多年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欧、
亚、非三大洲
巩固提高
D
A.一战从1914年到1918年,历时4年多时间
B.一战中双方阵亡人数达840万,经济损失达2084亿美元
C.一战中出现飞机、坦克、毒气弹等新式武器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等相关史实。
(2)通过研读漫画史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后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逐步掌握解读漫画史料的基本方法,初步体验论从史出、证由史来的史学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影响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将会产生严重后果,使学生认识理性表达个人正当诉求的基本理念。
(2)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灾难性后果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意识。21·cn·jy·com
【教学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
【教学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方法】
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14—1918;杀戮、伤痛、苦难。提问学生看到这个时间和这三个词语能够想到什么历史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叙说:“1914—1918年,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空前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爆发整整一百年了,但它带给我们的伤痛依然让世界久久不能忘却”。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那段历史去了解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意图:通过语言渲染,为学生营造历史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萨拉热窝事件
师:在战前,国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而局势最紧张最敏感的地区是哪里?
生:巴尔干半岛。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从巴尔干半岛点燃的。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充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 点火星,就足以引起整个欧洲的大爆炸。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21教育网
生:萨拉热窝事件。
师:这次突发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引发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对抗。
师: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生A:热血青年,置生命于度外反抗侵略者。
生B:普林西普的行为太鲁莽,刺杀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会解决民族矛盾,只会导致大战的迅速爆发,加重民族的灾难。www.21-cn-jy.com
师:刺杀行动不是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人类社会的灾难,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2·1·c·n·j·y
师: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事件刚一发生,德皇威廉二世就兴奋地叫嚷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这是个发动什么的机会?
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合作探究,思考回答: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一:漫画《角力》 材料二
问题1:漫画《角力》中人数较少的一方属于什么集团?结合材料二分析他们与如此多的对手进行角力想要获得什么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教师可以提醒注意观察图中人物所带的帽盔样式进行判断)
(意图:让学生观察漫画,抓住关键信息,通过材料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目的。)
教师总结:漫画中人数较少的一方是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团,他们与如此多的对手进行角力的目的获取更多的殖民地。下面的漫画《德国啃食地球》形象地反映了这一历史。
教师出示漫画《德国啃食地球》 ,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他敢于啃食地球呢。出示材料三一战前英法德美经济地位变化与殖民地位次比照表,及相应问题。21cnjy.com
材料三:一战前英法德美经济地位变化与殖民地位次比照表
项目 英 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4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问题2:导致德国想要啃食地球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观察漫画、阅读史料、分析问题并回答(学生在观察漫画,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德国帽盔上的徽标形象——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总结:导致德国想要啃食地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根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后来居上,经济实力反超英、法;但其所占殖民地却与其经济实力不对称。21·世纪*教育网
一个偶然事件引发一场世界大战,其实偶然之后还隐藏着必然,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列强政治经济不平衡,这也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此外,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这是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而萨拉热窝的发生则直接点燃了一战之火。www-2-1-cnjy-com
(意图:通过观察漫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建构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
师:仔细观察书上第9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图,哪位同学简要描述一下当时战争的情况?
生:书上第10页的三条战线和三个阶段。主要战役的地点在凡尔登。
二、凡尔登战役
教师:一战爆发后,因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国家都是欧洲国家,所以其主战场在欧洲,而欧洲战场又分为东线、南线、西线三条战线,西线则是三条战线中的关键战线。在西线战争中最具典型性的战役是德法之间的凡尔登战役。之所以说凡尔登战役最具典型性,一方面是因为凡尔登战役中使用了新式武器,另一方面,其结果对一战战局走向有着决定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c-n-j-y
材料四:“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凡尔登战役中战地记者
问题3:战地记者想要表达什么?
学生:战争的残酷性。
师:凡尔登战役为什么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生:伤亡数字、新式武器和“横尸遍野的战场一角”图片。
(意图:感受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毁灭性、破坏性,揣摩作者的所表达的深层意图。)
教师总结:凡尔登战役之中,法军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们却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此后德军的攻势被遏止,而法军则由守转攻,战局发生逆转。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师讲述:凡尔登战役之后,协约国经过近两年的顽强战斗,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场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三大洲,涉及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带给了世界什么危害?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总结一战危害。(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提示)
(意图:让学生明白一战引起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战费消耗,同时给普通民众带来了苦难,让他们陷于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之中,也给人类文明发展造成了承重打击。)
师:阅读书后“学习测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生:性质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从战争全局看无论是起因、作战双方目的还是战争的酝酿过程,都说明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非正义战争。
师:一战虽已结束,但其留下的伤痛却久久未能消逝。一战对我们今天又什么启示呢?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可以进行引导点拨)
总结:战争启示我们要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意图:让学生反思战争,从历史中回到现实,以史为鉴,汲取智慧。)
教师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惨痛、恐怖的悲剧已经过去,但是往事并不如烟。因为这些往事中间,蕴含着人类的盲动、狭隘、自私。也是在这曾经的恐怖面前,唤起了人类的理性。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大国应该担当恰当的责任,个人应该选择理性的行为。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才能持久。21*cnjy*com
板书设计
直接原因(导火线)
原因 根本原因
爆发 起止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要战役(转折点)
性质
影响
启示
巩固提高
1. 1914年6月,一个偶发事件点燃了一场燃遍全球的战火,这个偶发事件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国会纵火案 D.德国突袭波兰
2.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刺杀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
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很快,这事件就成为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普林西波维护
民族独立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破灭。1914年,俄、德、英、法等国纷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从萨拉热窝事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
A.战争是维护民族独立的唯一手段 B.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C.列强的争夺中,民族独立无法实现 D.个人意愿与民族利益无法调和
3. 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
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所说“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A.拿破仑执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 一百多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下列战役发生于这场战争中的是( )
A.索姆河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中
5. “范围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之一。下列充分体现“范围广”这一特点
的选项是( )
A.一战从1914年到1918年,历时4年多时间
B.一战中双方阵亡人数达840万,经济损失达2084亿美元
C.一战中出现飞机、坦克、毒气弹等新式武器
D.一战共有30多年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
答案: 1-5.A B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2课 练 习
一、选择题
1. 1914年6月,一个偶发事件点燃了一场燃遍全球的战火,这个偶发事件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国会纵火案 D.德国突袭波兰
2.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美国参战 B.索姆河事件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3.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刺杀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很快,这事件就成为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普林西波维护民族独立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破灭。1914年,俄、德、英、法等国纷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从萨拉热窝事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21cnjy.com
A.战争是维护民族独立的唯一手段 B.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C.列强的争夺中,民族独立无法实现 D.个人意愿与民族利益无法调和
4. 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www.21-cn-jy.com
A.拿破仑执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5.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 )
A.因列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 B.交战双方都蒙受巨大损失
C.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D.波及欧、亚、非及太平洋广大地区
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2·1·c·n·j·y
A.1916年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C.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D.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7.1915年初,俄国军医活沃伊洛夫斯基在写给亲人的信中说:“战争使我们不断地贬低人的身份和尊严,只留下动物的本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士兵对战争漠不关心 B.士兵不惧怕死亡
C.战争使士兵丧失了人格和尊严 D.战争使士兵斗志昂扬
8.100年前凡尔登战役,造成法、德交战双方七十多万人的惨重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和“屠场”,结果使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当时,德国所在的军事集团是( )
A.反法同盟 B.协约国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C.同盟国 D.法西斯同盟
9.法国作家巴比斯的《战火》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该场面应发生在100年前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战
10.一百多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下列战役发生于这场战争中的是( )
A.中途岛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莫斯科保卫战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2.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这种场景最先发生在( )21·世纪*教育网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
13.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后,某同学整理出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D.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4. 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www-2-1-cnjy-com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 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15.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三四年,将有800万至1000万士兵相互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
二、非选择题
16.【珍惜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2-1-c-n-j-y
图说历史
图1 图2
(1)图1反映的是一战前德军向英国水兵挑衅的历史漫画,为什么德国敢向英国挑衅?
(2)列强对抗的结果形成了图2的对峙形势图。图2中外圆代表的集团名称叫什么?它是什么性质的集团?
【追根溯源】了解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1913年英、法、美、德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表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3)分析材料,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列强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什么?由此推断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期盼和平】
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
(6)当今世界,美日韩军事同盟正在中国周边制造“亚洲的火药桶”,并在中国周围军演不断,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世界和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2016·辽宁沈阳·20)战争教育了人们,人类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材料一 1905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战略地区引发的局部冲突表
起止时间 主要国家 争夺地区 局部冲突
1905年-1911年 德、法等 大西洋与地中海地区之间的咽喉要地 摩洛哥危机(北非)
1908年-1909年 俄、奥匈、德等 巴尔干半岛 波斯尼亚事件(巴尔干半岛)
1912年-1913年 俄、奥匈等 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战争(两次)
21世纪教育网——选自《图说欧洲史》
材料二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前往萨拉热窝巡视,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射杀身亡。普林西普被捕审讯时,大胆地陈述了他的信念和动机:“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这起突发事件为由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3日,德国先后对俄国、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日本在8月23日向德国宣战。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世界性战争爆发。 ——选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战后,德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直在国际事务中寻机打压法国;意大利身为战胜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但因战争损失惨重,为强权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志在远东、急于扩张的日本与在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矛盾加剧等。这种种现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火种”。 ——选自《图说欧洲史》
材料四 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发表的宣言提出了和平、安全与裁军,以及发展与消除贫穷等目标,体现了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版权所有——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高中历史(选修)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哪一战略地区争夺最为激烈?(1分)
(2)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这起“突发事件”的看法。(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此次世界性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C 3.B 4.B 5.A 6.D 7.C 8.C 9.A 10.A 11.B 12.B 13.D 14.C 15.B
二、材料分析题
16.(1)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
(2)协约国;军事侵略集团。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后来居上,英国法国相对落伍。原因:美国德国重视人才培养,鼓励科技发明和技术创新,因此发展迅速。21教育网
(4)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5)目的:争夺世界霸权争夺殖民地;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6)例如: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17. (1)巴尔干半岛。(1分)
(2)突发事件引发战争,威胁世界和平。(2分)
(3)战争加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2分)
(4)和平与发展。(2分)中学历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