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新版七下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新版七下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4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5 03:03: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44张PPT。你知道《天龙八部》中此人是谁吗?思考萧峰(1060-1093),原名乔峰,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男
主角。萧峰生于辽国,长于大宋,实为契丹人,他的生父为辽国珊
军总教头萧远山,因受奸人所害骨肉分离,萧峰周岁时被寄养在少
室山下的农户(乔三槐夫妇)之家,取名为乔峰。他武功盖世,师
从少林和丐帮,与慕容复并称为「北乔峰南慕容」,为江湖年轻高
手中的双峰。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一、辽宋澶渊之盟1、辽政权的建立
(1)契丹族的概况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辽石房子根据图片和材料说说契丹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渔猎、游牧,居住在山洞,比较原始的状态。一、辽宋澶渊之盟1、辽政权的建立
(1)契丹族的概况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河的上游,过着渔猎和游牧的生活。在同中原人民的密切交往中,他们逐渐学会农耕,并仿照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2)契丹族的统一
耶律阿保机,907年统一契丹各部
(3)辽的建立
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即辽太祖,国号“契丹”,定都上京。幽云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
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
部的大片土地。
险要之地,易守难攻。 “儿皇帝”
后晋皇帝石敬塘 辽太宗时,辽夺取了幽云十六州
幽云往事2. 宋辽之间的战争材料一:宋北伐失利杨业大战辽军宋辽对峙图材料二:辽大举南下 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1004年·宋辽逼开封 真宗妥协·宋辽议和 寇准力主亲征 宋辽澶渊之盟辽攻澶州时间: 年
内容:双方 ,
宋 .1005撤军送“岁币” 材料二: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北宋)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辽国与北宋贸易的物品有羊、马、橐驼、麻布、食盐、珠玉等,其中以羊、马为大宗,每年约数万只,主要供应皇家的需要,“河北榷场博买契丹羊,岁数万”。而北宋对辽输出的物品则有香药、犀象、苏木、茶叶、瓷器、绵帛、漆器、粮食为主。宋太祖时即“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互市”。宋辽间的榷场贸易活动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两国财政的重要来源。
——陈鑫:《试论北宋与辽夏边区的违禁贸易问题》
根据上面的材料,说说澶渊之盟的作用。结束战争,恢复经济生产,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3.澶渊之盟积极:使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消极:加重了北宋百姓的负担澶渊之盟总的来说有利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宋辽之间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1.西夏建立
(1)党项族的兴起二、宋夏议和北宋初期,在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党项族党项人(2)政权建立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二、宋夏和战西夏1、党项族原居宁、甘
游牧
2、建立者:
3、建立时间:
4、定都:
西夏王陵 坐落在贺兰山东麓,距银川市42千米。陵区东西约4千米,南北约10千米,随地势错落布列着9座西夏帝王陵墓和140多座官僚的陪葬墓。其规模与北京明十三陵相当。每座帝陵又各自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建筑群。西夏文化和中原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2.宋夏的战与和想一想:
西夏在多次进犯北宋边境,最后却主动议和,这是为什么呢? 从西夏看:战争破坏了双方的贸易,影响了西夏的社会生活,因此元昊主动提出议和。
从北宋看:北宋软弱无力,统治者也没有统一中原的雄心,因此也同意议和。
时间: 年
内容:夏称 ,宋送 、 、 等 “岁币”
影响:1044臣银绢茶叶宋夏和约促进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思考:你如何看待宋与辽、夏之间的战争?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是为争夺土地和对全国统治权的战争,汉族、契丹族、党项族都曾经卷入战争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在战争中,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流动,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农业化进程,为各民族的交融、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思考:有人说辽、夏对宋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说出理由。 不赞同。辽、西夏的建立者分别是契丹族和党项族,这两个民族从居住区域、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等方面看,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辽、西夏对宋的战争冲突,都属于民族内部问题,不是侵略战争。
但是,辽、西夏对宋的战争中,大肆的抢劫破坏了当地人民正常的生活,是非正义的。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汉唐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争战中有明显优势,为什么北宋时期这种优势不存在了呢?
① 幽云十六州被辽割占,失去屏障。
② 宋朝重文轻武。
③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进步。三、碰撞中的交流 探究思考:
解读下面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项要求。(1)材料一:宣化辽墓发现的《备茶图》探究一探究思考:(为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 1.从这两幅《备茶图》中,你能够读出哪些信息?
2.与课本中的《备茶图》相比,它们有哪些不同?
3.从一个墓葬群中发现这么多的饮茶、备茶的信息,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
4.如果将这组壁画做一个探究,请你给这个探究确定一个主题。
材料二:宣化辽墓的壁画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教材中的相关信息,说说辽所管辖下的北方地区人们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材料三:一号墓的壁画共绘各种人物39人,女性大都身穿短襦、长裙,神态安详,面容妩媚,梳着契丹族的发式。男性面部表情庄重严肃,有汉人装束,有契丹人的装束。他们或站、或蹲、或走,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凝视,有的在低语,共同组成了墓主人的日常生活场面,从清晨备装到饮酒备宴,从茶道艺术到歌舞升平,从咏经礼佛到博彩娱乐,从家居生活到外出旅行,无所不有,丰富多彩。
——《辽代张氏家族壁画墓》生活稳定、民族交融、佛教兴盛等。 榆林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西南榆林河两岸的悬崖之上,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开凿的42个洞窟,因河岸榆树成林,因而称之为榆林窟。 探究二 解读榆林窟 第25窟壁画:两头健壮的耕牛顶上横置木杆,一人在奋力拉动深深插入土中的犁头。这种二牛抬杆直辕犁的耕作方式,在西北农村一直沿用到今天。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夏地区已经学会耕作技术,改变了游牧骑射的生活方式。 榆林窟第3窟开凿于西夏中晚期,此窟的洞窟内容和形制独具一格,保存了大量的精美壁画,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奕棋、舞蹈、冶铁等画面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 第3窟的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是汉文化传入到西夏的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说一说: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榆林窟的壁画信息中,11世纪的西夏人是如何生活的?
信仰佛教、过着农耕社会,受汉文化影响。
想一想:
汉族和党项族之间是否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说出理由。
是。党项族的生活有许多汉人的习俗,而汉族也吸收了党项族的习俗。三、碰撞中的融合辽、夏、宋时期,民族融合表现在那些方面?1、学会农耕
2、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3、模仿汉字创造文字,使用活字印刷术
4、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5、掌握先进的竖式风箱鼓风技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民族融合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北宋)苏辙:《栾城集》 本课小结(一) 本课小结(二) 本课小结(三)夏攻打宋宋夏议和北宋北伐
澶州之战澶渊之盟辽夏战争辽夏议和契丹族汉族党项族916年960年1038年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上京东京兴庆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元2.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 ( )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  )4.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
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
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
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阿保机称帝 ②赵匡胤建立北宋 ③北宋澶渊之盟 ④宋夏和议 ⑤西夏建立
A ① ② ③ ⑤ ④ B ② ⑤ ④ ③ ①
C ① ② ④ ③ ⑤ D ② ① ③ ⑤ ④ A1、960年, (宋太祖)建立 ,定都 。
(东京,今河南开封)。
2、916年,契丹族首领 (辽太祖)建立 政权
后改国号为 。
3、1005年, 宋辽 之间订立和议:
北宋每年送给辽“ ”。历史上称为“ ”,
意义: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但是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
和平局面。
4、1038年, 首领 建立 定都 ,史称 。
5、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
,北宋送给西夏“ ”。
6、北宋和辽澶渊之盟、北宋和西夏和约共同点是:

8、北宋与辽、西夏在边境开设 ,进行商品贸易。
7、澶渊之盟、宋夏和约的意义(作用):
结束战争,维护和平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
赵匡胤北宋汴京耶律阿保机契丹辽岁币澶渊之盟党项族元昊大夏国兴庆西夏夏对宋称臣岁币北宋每年送去岁币给辽和西夏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