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5 22:42:53

文档简介

14《卖火柴的小女孩》习题
一、我会填: 一( )火柴 一( )马车 一( )香味 一( )灯 一( )蜡烛 一( )火光 一( )星星 一( )墙 二、我知道: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 (国家)作家 (谁)写的,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故事。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 )
2.我还知道安徒生的一些童话作品:如《 》 《 》《 》 《 》……21·cn·jy·com
3.在课文中小女孩( )次擦燃火柴,她分别看到了( )、( )、( )、( ),最后跟( )飞走了 。
三、辨字组词:
僵(  ) 蓝(  ) 橱(  ) 梗(  ) 蜷(  )
疆(  ) 篮(  ) 厨(  ) 哽(  ) 倦(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记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_________悲惨故事,揭露了________,表达_________。21cnjy.com
五、阅读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 “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21教育网
1、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断断续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2个这样的词吗?
(文中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 )比作了( )。4、用双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www.21-cn-jy.com
5、你能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一(盒)火柴 一(辆)马车 一(股)香味 一(盏)灯 一(只)蜡烛 一(团)火光 一(个)星星 一(面)墙
二、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国家)作家 安徒生(谁)写的,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卖火柴)(擦火柴)(冻死街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我还知道安徒生的一些童话作品:如《夜莺》 《 丑小鸭》《拇指姑娘》 《红鞋 》……
3.在课文中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她分别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最后跟(奶奶)飞走了 。
三、冻僵 蓝天 橱窗 火柴梗 蜷缩 喷香 薄纱
  边疆 篮球 厨房 哽咽  疲倦 喷出 淡薄
四、《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记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同情。2·1·c·n·j·y
五、1、亮晶晶:静悄悄、绿油油、胖乎乎
断断续续:快快乐乐、清清楚楚、工工整整
2、(文中的词) 嫩绿、碧蓝、青、绿、青翠、白、绯红、
(你的词)鹅黄、翠绿
3、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它是把(河流)比作了(人刚睡醒的样子)。
4、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5、春雨图(意思对即可)
课件47张PPT。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4课第四单元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他的童话和过去的一般童话不同,并不是民间传说的重述。他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在英国,他的作品是青少年教育的范本,同时,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文字,是丹麦对世界文学最伟大的贡献。
学习生字新词:兜着 蜷着 火焰
填满 橱窗 闪烁
灵魂 哎呀
暖烘烘 火柴梗 2、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复述吗?
疏通内容 理解课文一、学习第一部分 1、找到描写小女孩悲惨境遇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读下面的句子,同桌说说,互相理解。 在这又冷又黑的大年夜里,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小男孩捡起她的鞋跑了。小女孩一根火柴也没卖掉。 她又冷又饿,蜷着腿缩在墙角里。学习第二部分想一想1、小女孩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
次都看到了什么?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
些语句体会到的?3、小女孩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燃
火柴? 默读5—11自然段,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大火炉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第二次擦燃了火柴,她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 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请把我
带走吧!……”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她擦火柴时的矛盾、复杂的心理? ◆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已的小手吗? ◆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已的小手吗?”(这句话是什么语气?她敢不敢擦燃?为什么?)
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大火炉,她的心情怎样?(找出写她心情的重点句子。)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从“敢”和“终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情?
说明了小女孩擦燃第一根火柴之前经过长时间、激烈的思想斗争。2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3、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说明在现实中,小女孩儿要想实现美好的愿望那是行不通的,现实就像这堵墙一样的冷酷无情。4、她俩在光明的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指什么?指小女孩儿死了。小女孩儿在幻想中什么也没得到,幻象越光明、
越温暖、越欢乐,就会感到现实给予她的越黑暗、冷酷和悲惨。那
么她认为在这个世界中她得不到这一切,只有在奶奶去的那个地方
才能得到。这就说明,在这个社会中她的现实太悲惨了。这句话说明了5、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为什么说她的“嘴上带着微笑”?小女孩儿在幻象中得到了满足,因此感到高兴的和幸福,她被冻僵死去时,还沉浸在充满幻想的幸福中。 6、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
新年的幸福中去。
两个“幸福”指什么?第一个“幸福”是写小女孩儿在幻象中不仅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更幸福的回到了慈爱的奶奶的怀抱,这只是在幻想中得到的幸福。第二个“幸福”指的是小女孩儿得到的不是新年的幸福,而是悲惨的死去。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时的句子: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小女孩由刚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中才能得到满足。自读课文6——10自然段:她为什么又擦着了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甚至一整把火柴?她看到烤鹅、圣诞树、奶奶、和奶奶飞走说明了什么?她得到这些了吗?她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后填表)卖火柴的小女孩渴 望幻 想大火炉温 暖食 物烤 鹅欢 乐疼 爱圣诞树奶 奶幸 福奶 奶→→→→→→→→→→课文几次提到“大年夜”,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体会它的作用。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文章一开头,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第二次是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家窗户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心里忘不了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的特定时间、特定的环境。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在大年夜走在街头,在大年夜看着别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在大年夜冻饿而死了,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更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怜悯。 体现了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我会填( )的火炉
( )的烤鹅
( ) 的小女孩
( )的生活
( )的奶奶
( )的圣诞树暖烘烘喷香可怜悲惨慈祥美丽 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想一想 说一说 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