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2017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半期模拟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蓬溪县2017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半期模拟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6 14:4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年蓬溪县八年级下册语文半期模拟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急湍(tuān)
匿名
(nì)
鞭挞(dà
)
迸射
(bènɡ)
深恶痛疾(è)
B、忏悔
(chàn)
缥碧
(piǎo)
黝黑(yǒu)
叱咄(duō)
长吁短叹(xū)
C、胼死
(pián)
烨然(huà)
烧灼(zhuó)
掠起(luè)
期期艾艾(ài)
D、解剖
(pāo)
酷肖(xiāo

污秽(huì)
执拗(niù

缊袍敝衣(yùn)
2、下列加点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烂漫
褪尽
鸢飞戾天
前扑后继
油光可见
B、迁徒
蜿蜒
衔觞赋诗
粗制烂造
翻来复去
C、弥漫
负惬
暗然失色
盛气凌人
磨磨蹭蹭
D、凛冽
颓唐
不可名状
互相轩邈
藏污纳垢
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至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食之不能尽其才.。
主人日在食。
C、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益慕圣贤之道
D、当余之从师也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4.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母亲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诚惶诚恐。
B、高尔基对他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
有一百只眼珠。
C、(屈原)因有脚镣,行步拖泥带水,但依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
有举动。
D、井房的经历使我未知的欲望应运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一个人只要不断努力,顽强拼搏,你才会获得最大的胜利,登临人生顶峰。
在他的指挥下,使“长三甲”第八枚火箭于次日凌晨成功发射中星20号卫星。
导游一再提醒我们带好雨具,万一在山上遇到下雨,临时买伞很贵。
D.近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各大政府部门尽力解决而又希望解决的问题。
6、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7、选出下列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 http: / / baike. / view / 87374.htm"
\t
"_blank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豹似的目光。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A、比喻夸张拟人反问
B、比喻夸张反复设问
C、反语比喻反复反问
D、反语比喻拟人设问
8、下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写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飞跃的前夜,通过回忆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以迎接更大的战斗。
B、《海燕》是沙俄作家高尔基的一篇激情洋溢的散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C、《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故意隐去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D、《名人传》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他痛感欧洲是一个躁动与腐败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这部作品记载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个伟人。
(二)、非选择题。(26分)
9、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3)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显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
10、语言综合性学习(8分)
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走进春天,我会做】
⑴在寻找春天的足迹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编辑“自然日志”,请把你给“自然日志”取的名称说出来。(不超过4个字)(1分)
⑵面对春光明媚的季节,请完成下面的对联。(2分)
上联:山青水秀风微暖
下联:
.【面对春天,我想说】
(1)下表是对100所学校,100个家庭,100名学生关于春游情况的调查,仔细观察下列表格,回答问题。(2分)
调查对象






统计时间
支持
有顾虑
支持
有顾虑
支持
2006—2010
54%
45%
70%
30%
99%
2011—2015
35%
65%
45%
55%
99%
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表格反映的现象:
(2)面对学生春游的现状与安全的担忧,你想说点什么呢?(3分)
11、指出下面一则通知在格式和内容上的错、漏。(2分)
全校共青团员:
经研究,定于五月二日下午五时召开团员大会,布置召开“五四”青年节纪念会的有关工作。希大家按时参加。
五月一日
蓬溪中学团总支
错、漏依次是:(1)格式
(2)内容
12、古诗赏析(6分)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
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文段,完成13-17题(14分)
穷人的风骨
马德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
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看去,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却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了,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两元一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怎么会少了一张呢?看着这些零钞,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十几年前我上高中时,父亲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给我送钱来,冻得红裂的手心里攥紧的便是类似这样的一堆零钱,甚至里边夹杂着旧版的分纸币。而今天的这一堆零钱当中,可能也有省下的柴米油盐的钱,可能也有父母得病了舍不得吃药的钱,也许有几块钱是刚刚卖了鸡蛋得来的,甚至有的还是借别人的,上面尚留有别人的余温。可现在,他都给他的女儿拿来了。
我问,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长有些捶胸顿足。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要我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道失在何处的5元钱。
那节课,我上得很不好,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家长找钱的着急样子,鼻子酸酸的。下课后,我也没有把钱给我的学生,而是直接回到了办公室。
在搭上自己的5块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的时候,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一点。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了5元钱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这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你肯定垫进去了几块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
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就算了吧,但家长却极认真的样子。半天推搡过后家长好像突然生气了,一把把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的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贫穷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可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猝然跌倒。
(选自《文学故事报》)
13.全文通过哪两件事刻画了家长的形象?(2分)
14.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揣摩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15.联系上下文,并发挥想象,概括文中的闺女给父亲写信的要点。(至少三点)(3分)
16.说说文中倒数第二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7.联系全文,简要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最可宝贵的东西”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8--21题。(12分)



潘烽
①梨花是一种默契。我期待在乍暖还寒的季节过后,给自己还处于冰冷的心注入一种温和,想快一些滤去贮积在心里的芜杂。所以,那盛开的梨花就是我的期待。
②三月桃花四月梨,民间还有“桃花败,梨花开”一说。应该说,梨花绽放表明春天已经大大方方地敞开了胸怀。
③A梨花白得清纯,白得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纯洁,最容易引起人们的种种遐想。
④去看梨花用不着结伴儿,一个人最好。以黄昏为背景,在一棵棵梨树下驻足,或是前后左右慢慢地徘徊。这是赏花的最佳状态。这样便能看到那白白的花瓣和静静的花蕊在无风的状态下有一点轻微的抖动。
⑤梨花洁白素雅,树长得不高,花朵也不是很大,甚至有些细碎,可连在一起就有了壮阔的阵容和气势。远远地看梨花只是白白的一丛,只有走近它,于娴静中细看才能深切地体会到梨花的神韵。看着梨花只觉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洁清香,五脏六腑有说不出的妙境,惬意极了。
⑥梨花的语言是沉默。B它总是以笑吟吟的神态来打量着面对它的人们,它什么也不说似乎又寓意了很多。花枝的语言在于怎样去理会。梨花同样是迎着风寒而绽开的,它自有属于它的傲气。看着梨花不免思忖着,天下的花中,要说白,当数梨花。春风荡漾,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素洁淡雅。大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
⑦读古人梨花诗,便觉有清香从纸上飘出,清凉怡人。李白的“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陆游的“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更妙的是,古人曾把雪与梅花作过对比,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将梨花与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了。还有写梨花经雨的诗。雨中梨花,尤其妩媚动人。白居易一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写杨贵妃在仙山上听说唐玄宗的使者到来时潸然泪下的仪容,形象生动,刻意入微,明丽动人。
⑧梨花乃人间之雪。人在梨花前把全部血脉做一次过滤,把自己的灵魂也做一次净化,压抑在心底的郁闷就会排遣得一点都不剩下。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18.纵观全文,这篇文章采用了
的写作手法;在作者笔下,梨花的特点有:
(3分)
19.为什么说“梨花是一种默契”?作者用这句话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20.品味文中画线的A、B两处语句,选做一句。(3分)
A、梨花白得清纯,白得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
B、它总是以笑吟吟的神态来打量着面对它的人们,它什么也不说似乎又寓意了很多。
21.如何理解第⑧段中的画线句。(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溥①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已③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④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⑤,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
【注释】①溥:张溥,明末文学家。②钞:后来写作“抄”。③已:完毕。④斋:书房。⑤毫:笔。
22.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弗之怠
怠: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
(3)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
(4)溥幼嗜学
嗜: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2)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译文:
24.比较【甲】【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3分)
25.从以上两人的学习经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3分)
三、作文(60分)
26.
题目:
是那样美丽
提示:1.可以填上身边的人或物,也可以填上表示情感、美德的词语,如爱、感恩、惜时、诚信、追求、助人为乐等。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O0字。不抄袭,不套写,不泄露考生信息。字迹工整,卷面清洁。
参考答案:
答案
1B
2D
3C
4B
5C
6A
7C
8B
9、天涯若比邻
坐看云起时
举杯消愁愁更愁
独怆然而涕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1)答:①我爱自然;②走进自然;③拥抱自然。
(2)花红柳绿夜渐香
草长莺飞春来到
风轻雨柔人已醉
(1)前五年大多数学校、家长还比较支持春游,而近五年来面对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学生春游安全事故,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对学生外出春游的安全顾虑明显增大,而学生却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走出去春游;安全之忧与春游之乐的较量中,“忧”占了上峰。(2)
说出顾虑、呼喊心声均可,但要有理由的陈述。
11、格式:第一行正中没有写上“通知”,落款署名和时间位置反了;内容:没交代清楚开会的地点。
12、(1)日暮时分,群鸦乱叫,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两三户人家。写出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2)运用了拟人和反衬,写出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
二(一)13.通过捎(送)钱和还钱两件事刻画了家长的形象。14.(1)表现“我”不想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或:不想张扬自己搭钱、换钱的事。)(2)表现家长还钱态度坚决。(或:对还钱极认真。)
15.①向父母问好,收到钱很感动;②钱由马老师转交给了自己;③这次收到的钱有些不一样,从来没有这么齐整;④要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等。
16.对这位学生的喜爱(同情),对这位家长的赞美(钦佩)。
17.指有风骨(或:像文中家长那样,虽然家境贫穷,但人穷志不穷,不贪便宜,不计小利,灵魂高尚。
(二)18.托物言志(1分)
洁白素雅;清纯无暇,圣洁清香;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有属于它的傲气。(四个特点一个0.5分,2分)
19.因为“我”期待给自己还处于冰冷的心注入一种温和、滤去蓄积在心里的芜杂的时候梨花就开了,仿佛是与“我”达成了一种默契,所以说“梨花是一种默契”。(1.5分)用此句开头,自然引出下文对梨花的描写及对梨花的感悟,起到了领起下文的作用。(1.5分)
20.A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梨花洁白无暇的特点,既形象生动,又包含着对梨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3分)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梨花以人的情态,不说人在观赏梨花时的感悟,而是让梨花打量人们,“寓意很多”,突出了人在观赏梨花时独特的感受。(3分)
21.梨花的洁白素雅,清纯无暇,圣洁清香,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在梨花的面前,人就会变得清醒,忘却一切杂念。
(三)22懈怠
等待,等
通“肢”
喜欢,爱好
23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冬天手被冻裂,每天要用热水泡很多次。24(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25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不怕困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