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版)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教学设计+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春季版)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教学设计+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7 08:44:47

文档简介

元朝运河和隋朝运河的不同
隋唐大运河与今天的元朝大运河是有所区别的,因为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而今天的大运河已经离洛阳很远了,今天的大运河是元朝的时候的原来的基础上,把大运河改直了,原来是不经过山东省的,现在就经过了,再由于历史上黄河几次改道,使得原来的运河已经大部分被掩埋了,今天的大运河主要是清朝的时候修建的,而且今天的大运河比隋唐大运河要短很多,它在山东济宁以北的河段现在已经不能通航,只有以南的这段还能通航。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共14张PPT)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边疆开发
条件:元朝的统一局面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1.在元朝政府主持下,许多儒家经典、史籍等汉文著作被译为蒙文等各族文字
2.大批汉人前往边疆,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为边疆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3.蒙古等各族人民大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表现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边疆开发
影响:
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国家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边疆开发
许多元代以前就进入中原汉地的民族,如契丹人、女真人等,逐渐与汉人融为一体
一些元代来到中国内地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因为共同信奉伊斯兰教,同各族信众一起,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标志
清真寺
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元朝时,吐蕃诸部归附
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和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宜,吐蕃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标志着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宣政院采用政教合一的方式管理吐蕃,首任长官是八思巴
元朝在吐蕃地区设有各级行政机构,并派驻军队,还清查户口,设置驿站
这些措施对于贯彻中央政令、维护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修浚京杭大运河
背景:元朝定都大都,而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至江南地区
目的:为了解决江南的粮食等物资北运的问题,为了缩短京杭之间的航线
修浚:元朝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在山东境内开凿了济州河与会通河,又在通州与大都之间修成了通惠河
作用:大大缩短了运河航线,将大一统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起来,为南北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隋朝和元朝大运河对比
隋朝大运河
元朝运河
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元朝东西方之间的陆路与水路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方的传教士沿着传统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大都兴建教堂,进行传教活动,直到元末,还有传教士来谒见元朝皇帝,再从泉州离开中国
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波斯、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知识,通过来往的时臣或商人等途径传入中国,回回医学、回回星历成为元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后代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到达蒙古帝国。他在中国游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被关监狱,狱中口述被,由作家鲁斯蒂谦写下了《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课后习题
1.元朝时,在中外交往、民族交融的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该民族信奉(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2.元朝为维护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立了(

A.宣政院
B.中书省
C.枢密院
D.节度使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元朝修浚大运河带来的影响是(

A.缩短了京杭间的航线
B.将国家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连接起来
C.削弱了丝绸之路的地位
D.为南北交流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B
A
C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的业绩的是(
)

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
B.交通发达
 C.对外开放
D.国家统一
3、元朝时创立(现在仍在实行)的对全国有效统治的制度是( )
A
行省制度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
4、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A
鲜卑族
B
女真族
C
满族
D
回族
5、元朝时,负责管辖澎湖和台湾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理藩院  D.澎湖巡检司
6、我国台湾省在元朝时的名称是
(
)
A
流求
B
琉球
C
夷州
D
澎湖
7、"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句话是谁说的(
)
A
唐太宗
B
元世祖
C宋太宗
D
宋神宗
8、.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
A.澎湖和琉球
B.河北、山东
C.西藏
D.岭北
9、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
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10、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
A.辽阳省
B.岭北省
C.吉林省
D.黑龙江省
二、课堂回顾
1、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到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引自《元文类》卷40
请回答:
①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②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③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2、问答题
忽必烈改制实行和伟大意义?
三、课堂延伸
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流放蒙古→蒙古政权的发展壮大
1.
蒙古族的生活习俗
2.
蒙古政权是在哪一年由谁建立的?他因此被尊称为什么?
3.
成吉思汗为蒙古政权的发展壮大采取了哪些措施?
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进行的战争性质及影响。
4.
你能评价成吉思汗么?
2、挑战一百零一
忽必烈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引起不少蒙古贵族的非议,曾有宗室质问他:“我朝旧的传统制度与汉法不同,你现在久居汉地,建都立城,各种制度全部采用汉法,是出自什么动机呢?”他们认为改变蒙古人的传统制度和生活习俗,采用被征服民族的政治制度和生活习惯,就是对成吉思汗的背叛,就不配做蒙古国的君主。
请你代忽必烈写一篇短文,做出合理的解释。
3、历史游戏:「江山如此多灾」
各位读者是否做好了准备的功夫呢?预备好,一、二、三,测试开始......
(一)元代统治的背景
南宋末年,蒙古人攻打汉,究竟鹿死谁手,我们先看看以下三个回合的实力大测试:
测试一
:人口
蒙古人:
汉人:
第一个回合,
胜出。
测试二:文化水平
蒙古人:
汉人:
第二个回合,
胜出。
测试三:军力
蒙古人:
汉人:
第三个回合,
胜出。
经过上述三个回合的大测试后,理应是
胜出,不过,蒙古人最后郄将汉人打败,并且夺得了统治大奖。
你认为赛果合理吗?
蒙古人凭着甚么能打败汉人?
(二)元代统治政策
以武力夺得了统治大奖的蒙古人,面对着实力强大的汉人,如何管治呢?
1.
图中握着槌子的手是谁的?2.
图中那个槌子代表了甚么政策?3.
图中在那此槌子下的代表谁?4.
假如你是槌子下的人,你认为有何方法可以令自己继续生存?
(三)在下列的梯级中,请为每一级的站立者填上其代表种族。
1.
假如你是站立于第四级的种族,你有何感受?
2.
你认为有甚么方法可以由第四级攀上第一级?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一、课堂训练
1、B
2、D
3、A
4、D
5、D
6、B
7、B
8、
C
9、
A
10、A
提示:
1提示:定国号为元为忽必烈2提示:统一是前提,交流才有保障
3提示:现在还在实行只有A4提示:见书P785提示:见书P76宣政院辖西藏
6提示:见书P76图7提示:见书P778提示:同第5题9提示:
落后接受先进,
10提示:见书P76地图
二、课堂回顾
1.
材料题
答:①行省制度。②“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③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
2.
问答题
答:政治方面 :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元政府通过向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元政府还把台湾、西藏置于中央的管辖之下,拓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业。
经济方面:忽必烈刚即位时就下达诏令说:“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并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汉人为奴。同时中央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生产的机构“司农司”,还规定以辖区内百姓人口、户数的增加、开垦田亩的数目、赋税是否公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忽必烈还诏令司农司编成《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忽必烈这一系列措施,使饱受战乱破坏的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得到了恢复,有的地方甚至有了发展,为中原文明的保存和延续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也为蒙古社会制度的封建化注入了新的物质内容。
忽必烈改制的意义:
忽必烈的改制顺应了蒙古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的趋势,在征服中原后接受了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原汉族为主体的农业封建文明。由于忽必烈大行汉法,元朝的经济实力大为加强,并进兵翦灭南宋残余势力,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为多民族的融合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三、课堂延伸
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答:1、生活迁徙不定:蒙古是个游牧民族,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没有固定住所,住房是用木竿和毡子搭建起来的圆顶毡帐。服饰多是用金银丝线或者动物皮革制成的。肉类和乳品是主要食物:食物包括肉类和乳品,来源于放牧和狩猎。主要饮料是马乳,他们还用马乳来酿酒。
独特的收继婚制:蒙古人盛行多妻制,妻子的多少,是由家庭的财产状况决定的。
2、铁木真1206年,“成吉思汗”3、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定都和林,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对外发动战争。侵略战争给外国带来巨大灾难。4、安定蒙古社会;奠定统一中国的基础;推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2、挑战一百零一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回答
3、
历史游戏:「江山如此多灾」
(一)少、多、汉人;低、高、汉人;强、弱、蒙古人;汉;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则可。
(二)蒙古人,高压政策,汉人,学生自由作答(提示:反抗蒙古人或推翻蒙古人的统治。)
(三)第一等级:蒙古人
。第二等级:色目人。第三等级:汉人。第四等级:南人。
学生自由作答
(提示:
不满
/
想攀上第一级)(提示:
把蒙古人驱逐)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
内容标准
说明民族关系的变化。www.中考资源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⑴知道铁木真统一蒙古,尊称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统一全国。文天祥抗元,慷慨就义。元朝民族分化政策、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的基本情况。⑵了解大都商业大都市的地位、《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www.中考资源网
2、能力培
⑴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谈谈对成吉思汗的看法。www.中考资源网
⑵如何看待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高风亮节。www.中考资源网
⑶分析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和后果。www.中考资源网
⑷识读《元朝疆域图》,指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和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管辖的地区。www⑸根据世界地图,寻找马可·波罗路来海去的路线,并进一步认识元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www.中考资源网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
⑴通过分析,了解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中,作出了历史贡献。www.⑵通过学习,明确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www.中考资源网21教育网
⑶通过了解,认识南宋以及文天祥为代表的抗元斗争体现了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这种气节和精神应该继承和发扬。www.中考资源网21·cn·jy·com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元、明、清三朝长达600多年的统一王朝的局面,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疆域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www.中考资源网而文天祥的抗元体现了南宋军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性。此外,元朝设立的行省制度以及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www.中考资源网21cnjy.com
2、难点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认识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南宋文天祥的正义性,又涉及到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落后性和元朝对外开拓政策的开放性。面对一系列矛盾体,面对涉世不深的初中生,是比较难以讲清的。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www.
三、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蒙古兴起示意图》,说明蒙古族是继辽、金之后北方又一兴起和发展的少数民族,最终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重新统一了中国,从而导入新课。www.中考资源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程
1、结合课文中关于成吉思汗的内容,结合毛泽东对成吉思汗“一代天骄”的评价,展开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发动战争的评价讨论。www.中考资源网2·1·c·n·j·y
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了解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他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1206年在濣难河大会上,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杰出的首领。www.中考资源网蒙古族长期分裂的局面,直到13世纪初才在铁木真的统一下强大起来,这是蒙古历史上的转折点,促进了蒙古社会的发展。www.中考资源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⑵成吉思汗发动战争:认识对内既有民族压迫的一面,又有统一全国的一面;对外既有扩张侵略的一面,又有加强中西联系的一面。www.中考资源网成吉思汗灭金、灭西夏是国内民族间的战争,是统一性质的战争,但统一战争的过程中,则对金和西夏等民族实行烧杀掠夺的民族压迫政策。www.中考资源网蒙古兵西征,兵锋最远抵达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属于对外扩张的性质,同时,客观上加强了中西联系,马可·波罗的陆来海归充分说明了这一点。www.中考资源网
⑶结合毛泽东对成吉思汗“一代天骄”的评价,组织学生展开讨论。www.中考资源网
讨论:组织学生从“为什么说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杰出领袖?”和“用史实说明成吉思汗发动战争对内既有民族压迫的一面,又有统一全国的一面;对外既有扩张侵略的一面,又有加强中西联系的一面”来理解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对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评价。www.中考资源网21·世纪
教育网
2、针对元朝统一中国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展开讨论。www.中考资源网
⑴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成吉思汗统一中国的基础上,其孙忽必烈语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大都。www.中考资源网并于1276年占领南宋临安,1279年统一中国。www.中考资源网www-2-1-cnjy-com
⑵文天祥抗元斗争:介绍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可歌可泣的事迹,诵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加深学生对他忠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的钦佩。www.中考资源网2-1-c-n-j-y
⑶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一是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什么?点明元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中国长期分立的局面,重建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历史的进步性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元、明、清三朝长期统一的基础。www.中考资源网二是既然肯定元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那么是否意味着文天祥等坚持抗元是不识时务、逆历史潮流呢?指导学生:首先,肯定元统一全国的客观作用,并不否定蒙古贵族发动战争的主观动机是掠夺人口、土地。w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正是对这种虐杀政策的反抗,因此是正义的。其次,文天祥作为正直的南宋大臣,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乃至以身殉国,应充分肯定。从而理解元朝统一中国的进步性与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之间的辨证关系。www.中考资源网
3、针对民族分化政策的落后性与对外政策的开拓性,进行讨论。www.中考资源网⑴元朝的民族关系
民族分化政策:帮助学生理解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制造民族歧视,加强民族压迫,目的是巩固蒙古贵族在全中国的统治,而事实上却加深了民族矛盾,激起各族人民的不断反抗和起义,促使元朝统治走向崩溃。www.中考资源网www.21-cn-jy.com
行政机构设置:就行省制度,强调元朝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了行省制度,是对秦以来郡县制度的一大发展,并为明、清承袭,一直沿用至今。www.中考资源网就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强调在中央设置宣政院对西藏实行有效管辖,指出西藏在元朝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这些对后来明、清和近代中国疆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www.中考资源网21
cnjy
com
识读《元朝疆域图》,指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和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管辖的地区。了解元朝疆域的广阔。强调“汉人”
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汉人,而是原金统治下的女真、契丹和汉族人,说明这是民族融合的一个现象。www.中考资源网
⑵元朝对外关系
对外拓展:这是蒙古汗国对外扩张过程中带来的客观影响,有利于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指导学生分析元朝中外交往频繁的原因。www.中考资源网【出处:21教育名师】
(一)元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国家影响大;(二)政府重视海外贸易;(三)已有南宋海外贸易的基础。突出大都的政治中心和商业都市的地位;根据世界地图,寻找马可·波罗陆来海归的路线,并进一步认识元朝的对外经济文化的开放性。www.中考资源⑶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是巩固蒙古贵族在全国的统治,其结果却是加速了元朝的灭亡,这是为什么?从而理解民族分化政策的落后性。从蒙古汗国对外扩张过程中带来的对外扩展的客观影响,有利于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这一后果,理解其对外政策的开放性。www.中考资源网【版权所有:21教育】
小结:今天,我们结合课文中有关成吉思汗的内容,结合毛泽东对成吉思汗“一代天骄”的评价,开展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发动战争的评价讨论;针对元朝统一中国的进步性与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又展开讨论;针对民族分化政策的落后性与对外开拓政策的开放性,再次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我们了解了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中,作出历史贡献;明确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长期分立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认识南宋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抗元斗争体现了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这种气节和精神应该继承和发扬。www.中考资源网
五、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选择填空。www.中考资源网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