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版)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6课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春季版)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6课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7 08:40:41

文档简介

第36课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一、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www.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www.中考资源网21教育网
请回答:
(1)上述文字选自谁的什么作品?
(2)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二、问答题
两宋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科技和文化却出现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www.中考资源网
参考答案
一、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www.中考资源网
(2)他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www.中考资源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辛弃疾;在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充满了炽烈的爱国热情。www.中考资源网
二、提示:
可从宋元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兴盛,承继隋唐文化起点高等几方面去考虑。www.中考资源网(共22张PPT)
第36课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
元朝统一后,统治者意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农业措施: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将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将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元代的农业著作
《农桑辑要》——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由元朝管理农桑水利的机构大司农司主持编写
元代的农业著作
《农书》——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
作者:王祯
全书分为农业通论、植物栽培、农器图谱三部分
介绍了几乎所有的传统农具和主要设施
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纺织业和制瓷业
纺织业:棉花种植得到推广,用棉花纺纱织布成为江南地区主要的家庭副业。松江农妇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制瓷业:青花、釉里红等瓷器新品种在元代烧制成功,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为明清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景德镇青花凤首扁壶
元代棉纺织能手黄道婆
釉里红瓷碗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能比
——马可波罗
元大都皇宫复原图
郭守敬与《授时历》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数学及水利工程等方面有很高成就
郭守敬与《授时历》
1.郭守敬通过实测编制《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精确程度比现代科技测量的地球公转时间只差26秒,与现行公历一周年相同
2.主持开凿了通惠河
成就:
元曲
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成就是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
杂剧是融合音乐、歌唱、说白、舞蹈等形式的戏曲表演
山东运城元墓中的杂剧壁画
杂剧
杂剧内容多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唱词明白如话,表演形式丰富,深受市民阶层的欢迎
元杂剧陶俑
元曲名家——关汉卿
关汉卿是元曲作家的杰出代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对饱受压迫的底层人民寄予深切同情,主要代表作是杂剧《窦娥冤》
《窦娥冤》
《窦娥冤》描写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
她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
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是杰出的元曲作家,其代表作为《西厢记》
《西厢记》歌颂了主人公崔莺莺和张君瑞对传统礼教的勇敢反抗和对纯贞爱情的大胆追求
《西厢记》
散曲
散曲由诗、词演变而来,格律较为自由,所配乐曲来源于民间小曲和北方少数民族民歌音乐,便于清唱
散曲
散曲使用许多口语,叙事抒情、质朴率真,更容易在市井流行
除马致远外,畏兀儿的贯云石、回回人
萨都剌也是散曲名家
课后习题
1.元代有一位农妇对当时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使得其家乡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她是(

A.武则天
B.李清照
C.黄道婆
D.洛神
2.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历法著作是(

A.《农桑辑要》
B.《授时历》
C.回回星历
D.《西厢记》
C
B
课后习题
3.元曲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瑰宝,它包括杂剧和散曲,其中杂剧多反映(

A.文人的意气风发
B.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C.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D.贵族富贾的奢华生活
C第36课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成就。
2.能力培养
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思想教育
(通过元朝文学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成就。文学元曲的形成和成就。史学和文学是本课的重点,突出反映了元文化面貌。本节课的难点则是元曲和风俗画产生的原因,这是当时城市经济发展在文化上的一种反映。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板书和放映资料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主要有哪些突出成就?
(二)导入新课: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三)学习新课
1.戏剧:“感天动地”的元曲
①元曲的形成。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求学生看书了解)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歌唱、道白和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属于一种戏曲艺术。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道白,散曲在句式的长短表达上更为自由,更接近口语。元曲是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其表演方式也通俗易懂。为什么元朝会出现这种接近人民的艺术形式呢?(设问引起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这是元朝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宋金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需要,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
②成就。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代表。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本,当时知名的剧作家有79人,杂剧有136种,其中关汉卿的作品最为出色。
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著名剧作家,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生活,熟悉民间语言,而且懂得舞台艺术,一生中创作大量剧本,保留至今的有15个,大多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同情人民疾苦,抨击压迫者的残酷。他最出色的作品是《窦娥冤》。谁知道《窦娥冤》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要求学生尝试介绍,教师补充)《窦娥冤》写了一个名叫窦娥的女子被冤枉的故事。窦娥3岁丧母,7岁被卖给蔡婆婆作童养媳,10年后又死了丈夫,生活悲苦。一天蔡婆婆外出讨债,遇见坏人,被地痞张驴儿和他的父亲相救。后来这两人以此为借口住进蔡家。张驴儿见窦娥貌美,非要娶她为妻,窦娥不肯。后来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不巧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诬陷窦娥并逼她顺从,窦娥不屈。张驴儿告到官府,官府见钱眼开,窦娥受了重刑,但为了年迈的婆婆免于受刑,屈打成招,在被押赴刑场的,窦娥对这个不公的世界大加控诉,并诅咒,如果她是冤枉的,她死后将出现三件奇事:鲜血飞链,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她死后,果然应验。在戏剧最后,窦娥的冤魂出场,让她的父亲为她报了仇。这个故事不可能是真实的,但它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爱憎,而且表现了人民群众申冤复仇的愿望。
元朝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还有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等,另有一些著作《汉宫秋》、《西厢记》等。
宋元文学成就斐然,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很出色。
4.艺术(选修)
(1)绘画。我国绘画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晋的顾恺之到唐代的吴道子,风格各异,各有所长,到宋元时,绘画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绘画,题材更为广泛,风格更为多样,技巧更为成熟,基本上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其中风俗画是一种新的形式。相对于山水画和花鸟画的高雅与深奥,风俗画直接表现大众生活,更为通俗易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画呢?(提示学生参考元曲产生的原因思考)风俗画出现的原因也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它的出现也构成了两宋绘画的一个重要特色。《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重要代表作。(显示画面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讲解)此画高24.8厘米,长528厘米,画面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展现了北宋晚期东京城郊的景色。宽阔的平原,嫩绿的树木,错落有致的农舍,一派清新自然的城郊风貌。第二部分描绘了汴河上的“虹桥”的景象,横跨汴河的大桥,急流中的运船,匆忙赶路的轿子和马等,表现了交通运输的紧张与繁忙。第三部分描绘了城市街景。林立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特色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反映了东京市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城市面貌。整幅画内容丰富,但安排得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犹如带你从城郊通过虹桥逛了一趟东京城,这幅画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北宋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史料价值。我们课本上还有一幅《村童闹学图》的风俗画,描绘了村重课间嬉闹的场面,生动活泼,形象逼真,非常贴近生活。
元时期出现很多著名的画家,你能列举出几个?(要求学生回答)
(2)书法。书法在元时期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涌现出很多的书法家,你知道哪些?(要求学生回答)。元朝的赵孟頫也是著名书法家。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元时期不仅科技领先,而且文化灿烂。
“戏曲”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并产生了许多精彩的作品;绘画与书法也是异彩纷呈,出现许多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共同描绘了元的历史画卷。面对这些成就,我们不禁为先人所折服,也不禁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而自豪,但更重要的是,面对祖国优秀而悠久的文化与传统,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奋发努力,振兴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