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ìn fèng wéi bèi yí wèn zhé xué jiā jiào shòu
( )( )( )(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榜( ) 略( ) 栓( ) 执( )
磅( ) 咯( ) 拴( ) 拭( )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 ) 明白--( )
寻常--( ) 固执--( )
四、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伽利略和亚里斯多德是同时代的人。 ( )
2.伽利略在校常提不寻常的问题,使老师很难回答,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 ( )
3.两个铁球重量不一样,但落下的速度一样。 ( )
4.伽利略的试验证明,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对的。 ( )
5.伽利略是意大利人。 (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如果亚里斯多德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拴在一起,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21教育网
①
②
2.伽利略带着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话的疑问,反复做了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 ,铁球落的 跟铁球的 没有关系。21cnjy.com
六、默读全文,填空
伽利略是( )世纪( )伟大的( )。在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 )”。他敢于向真理挑战,通过实验使大家明白对科学要尊重,但不应( )。www.21-cn-jy.com
七、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A、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这里连用了两个反问句,充分地反映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伽利略的疑问是怎么产生的?
C、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那些反应?
D、伽利略的实验使大家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我会填
“辩”字的结构是________ 部首是________ 音节是________ 组词________
“释”字的部首是________ 音节是________ 组词________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习题
一、信奉 违背 疑问 哲学家 教授
二、榜(榜样) 略(略写) 栓(木栓) 执(执着)
磅(一磅) 咯(咯吱) 拴(拴住) 拭(擦拭)
三、伟大--(渺小) 明白--(糊涂)
寻常--(特别) 固执--(随和)
四、1. ╳ 2. √ 3. √ 4. √ 5.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如果亚里斯多德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拴在一起,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21·cn·jy·com
①轻的铁球会拖住重的铁球,速度会减慢。
②如果把两个铁球看做一个整体,则会速度加快。
2.伽利略带着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话的疑问,反复做了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是错误的。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事着地,铁球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2·1·c·n·j·y
六、伽利略是(17世纪)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在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敢于向真理挑战,通过实验使大家明白对科学要尊重,但不应(全相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七、A、亚里士多德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没人敢动摇,对他说过的话没人不相信。
B、两个铁球如果看做一个整体会加快落地速度,如果看做两个球,轻的会拖住重的,速度会减慢,出现两个结论,于是他提出怀疑并反复进行实验。(意思对即可)
C、在著名的比萨斜塔进行了实验,结果两个球同时落地。别人完全惊讶了。
D、对于以前提出的科学真理不能全信,要敢于质疑。
八、“辩”字的结构是左中右部首是辛字旁音节是bian 组词辩论
“执”字的部首是扌手旁音节是zhi 组词执着
课件36张PPT。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5课第七单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自读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他是什么时期的哪国人?
3、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按什么样的顺序叙述的?生字学习略辩奉违磅拴省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lǜèbiànfèng wéibàngshuāntuōshìxuānsàwàngzhí拖释宣萨妄执拖住解释宣布拉萨胆大妄为固执不要多一点不要少一点辨 辩 辫一点一撇仔细辨;
中间有言来争辩;
找到丝线扎小辫。我会读:辩论 寻常 解答 信奉 怀疑
责备 违背 曾经 疑问 拖住
事实 结论 解释 试验 证明
的确 教授 宣布 斜塔 固执
惊讶 呼喊 哲学家 忍不住
不容更改 胆大妄为一、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亚里士多德 和伽利略之间的什么事情? 课文讲了意大利科学家( )在年轻时代对( )的一句话产生了( ),并通过 ( )和( ),得出( )的结论。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追求真理的精神。伽利略亚里士多德怀疑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分析多次试验二、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简单介绍伽利略。
第二部分(2—4):在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疑问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第三部分(5—6):伽利略的试验使人们看到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事实。四、第二部分1、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信奉——怀疑
2、人们是怎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
人们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3、亚里士多德说的哪句话让伽利略产生了怀疑?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亚里士多德这句话说明:
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 )关系,物体越( ),落下的速度越( ) 。有重快 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这句错误的话,人们一直相信了千百年,从来没有人怀疑过?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后一个是反问句,反映了当时科学界狂热崇拜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在这种环境下,伽利略善于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更表现出他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科学态度。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不要违背人类的真理.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不可以违背人类的真理.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3、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两个铁球 着地。
A:伽利略的观点是: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B: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
两个铁球重的先着地。4、伽利略产生了怎样的疑问?画出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句子。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的思考过程: 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
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两个铁球不同时着地1+10慢于101011快慢慢两个铁球不同时着地1+10快于101011快慢 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就会比10磅重的铁球 。 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会比10磅重的铁球 。慢快 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 ,铁球往下落的 与铁球的 没有关系。说错了同时着地速度轻重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他向学生们宣布了实验的结果,同事宣布要在比萨成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实验。
经过严密推理和反复实验后证明自己地对的,才向学生宣布结果。目的:打破当时科学界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思想,让人们形成科学态度 课文分析 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是什么呢? 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着地追求真理。试验前,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试验后,人们又议论纷纷:有的说:有的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胆大妄为、固执,
会让他丢尽脸 忍不住惊讶地叫了起来 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 明白: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让我明白了:
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疑问
反复试验
公开试验
试验成功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使伽利略认为应该三 、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善于思考的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善于思考。 课文感知 2、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执着追求真理 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 3、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勇敢 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课文感知总结全文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
2.在家中动手把试验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