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建筑与科技成就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建筑与科技成就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4-17 12:1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第15课
明朝的建筑与科技成就【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长城和北京建筑的学习,
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知慧和创造力。
二、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朝科技的成
就及影响。自学导航
一、明长城。
1、我国长城修筑始于哪个时期?
2、我国长城修筑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是在哪个朝代完成的?
二、宏伟的北京城。
1、明朝哪位皇帝在位时进行改建、扩建并迁都北京?
2、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宫殿建筑群是什么?又称什么?
三、科技巨著
自学导航
一、明长城。
1、我国长城修筑始于哪个时期?
2、我国长城修筑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是在哪个朝代?
二、宏伟的北京城。
1、明朝哪位皇帝在位时进行改建、扩建并迁都北京?
2、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宫殿建筑群是什么?又称什么?
三、科技巨著
(见另表)
春秋战国。
明朝。明成祖。
紫禁城(又称故宫)。生产技术著作农学
药物学医 药
农业政策和技术
生产技术
东方医学巨典、传到世界很多国家、译成多国文字
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和农业生产经验的宝贵资料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自学导航一、明长城。明长城秦长城嘉峪关山海关鸭绿江临洮辽东明长城示意图东西嘉峪关鸭绿江山海关明长城上有两个重要的关口是:嘉峪关、山海关用相关成语描写关口重要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 秦朝以后,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金朝都曾进行过修筑。明朝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气魄更加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
明长城春天的长城夏 日 长 城秋日长城冬天的长城长城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 ?长城的作用:
对于抵御敌人入侵维
护国家安定和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长城的评价:两种观点
第一种:积极观点。长城的修筑,对加强北方防御、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种:消极观点。长城的修筑过程中使用民力过多,影响全国劳动生产,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二、宏伟的北京城。紫禁城又名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建筑布局特点①规模大。故宫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完整最宏伟的古代建筑群;②主次分明。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中心。③中轴对称:一条南北中轴线贯穿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线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中轴线上布置着三殿三宫,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体现了我国古典建筑的优秀传统和特有风格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太和殿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 三、科技巨著。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朝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湖北蕲州人,出身于名医世家,仕途不济,决心从医。 为了修正《本草》,参考了800多部书籍,跋涉万里,用了27年的时间写成了《本草纲目》。 本草:记载药物的书籍。《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全书共52卷,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00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2、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著成《天工开物》一书。 宋应星,明朝末年著名的科学家,考中举人。"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天工开物》序: 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大自然与人工共同开创万物。《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和价值是什么?图文并茂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竹竿起什么作用?用来排除井中的有毒气体。 徐光启,上海人,明代末年杰出的科学家。代表作为《农政全书》。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农政全书》的主要内容和价值是什么?思考:总结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外,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和农业生产经验的宝贵资料徐光启不仅在农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在哪个领域有重大成就?数学利玛窦与徐光启希腊欧几里得著作
一、明长城。
1、我国长城修筑始于春秋战国。
2、我国长城修筑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是在明朝完成的。
二、宏伟的北京城。
1、明朝明成祖在位时进行改建、扩建并迁都北京
2、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宫殿建筑群是紫禁城(又称故宫)。
三、科技巨著。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该书出版后,陆续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是一部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
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现在看到的长城大部分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
A、春秋战国 B、秦朝 C、唐朝 D、明朝
2.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D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4.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C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