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
课时2 电磁铁与电磁继电器
1.通电螺线管内部插入铁芯(软铁棒),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使其磁性得到____________。这种内部加入____________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出处:21教育名师】
2.电磁铁的极性与 ____________方向有关,也可用____________来判定。
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4.电磁铁磁性的有无由____________来控制;磁极由____________来控制;磁性强弱由____________和 来控制。【来源:21cnj*y.co*m】
5.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后,磁性大大增强,其原因
是( )
A.铁芯本身具有磁性
B.插入铁芯后,相当于增加线圈的匝数
C.插入铁芯后,使电流增大
D.螺线管的磁性与被磁化的铁芯的磁性的共同作用
6.下列措施中能够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是( )
A.增大线圈中的电流 B.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C.增加线圈的匝数 D.把软铁芯换成钢棒
7.下列关于电磁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是永久磁铁
B.电磁铁是应用电流磁效应原理制成的
C.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线圈匝数有关
D.电磁铁的铁芯是用钢制成的
8.关于电磁铁,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
B.在线圈匝数一定时,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C.通入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改变,它的磁性强弱也发生改变
D.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磁铁的性质,只用该装置,以下结论无法探究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B.线圈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C.拔出线圈中的铁钉,磁性变弱
D.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改变
10.电磁继电器实际上是一个利用____________控制的开关。可以用较小的____________、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的____________,较高的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 控制和____________控制。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电路由____________电路和____________电路两部分组成。
12.电磁继电器中的衔铁是( )
A.磁铁 B.软铁 C.钢材 D.任何金属
13.如图所示的是恒温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简易电路图。其工作原理是,接通工作电路后,电热丝加热,箱内温度升高,当箱内温度达到温度计金属丝A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____________,电热丝停止加热。当箱内温度低于金属丝A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断开,衔铁____________ ,工作电路再次工作,电热丝加热,从而保持恒温箱内温度恒定。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如图是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工作原理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时会自动闭合,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因电路中电流的改变而变____________ (填“强”或“弱”),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衔铁与触点____________ (填“1”或“2”)接触,电控照相机工作,拍摄违规车辆。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铁块、弹 ( http: / / www.21cnjy.com )簧在图中位置静止,电磁铁的上端为____________ (填“N”或“S”)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____,弹簧的长度将___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中考·泸州)如图所示,闭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关使螺线管通电,A螺线管的上端相当于磁体的____________极,可以观察到左边弹簧____________,右边弹簧____________。(后两空均填“伸长”“不变”或“缩短”) 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17.(中考·河北)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如图所示)。将它放入水中漂浮,船头指向东。闭合开关S,电磁铁的A端为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____________极;电磁铁由于受到____________的作用,船头会指向____________。
18.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之前,小丽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的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制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图(a)、(b)、(c)、(d)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www-2-1-cnjy-com
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它____________的不同。
(2)通过比较___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___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4)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应补充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如图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当水位升高到金属块A处时(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红灯亮,绿灯灭
B.红灯灭,绿灯亮
C.红灯亮,绿灯亮
D.红灯灭,绿灯灭
参考答案
1.加强;铁芯
2.电流;右手螺旋定则
3.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4.通断电流;电流方向;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
5.D 6.B 7.B
8.C
解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无铁芯三个因素有关。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D
10.电磁铁;电流;电流;电压;远距离;自动化
11.低压控制;高压工作
12.B
13.断开;被弹簧拉起
解析:温度未达到金属丝所指温度时,衔铁被弹簧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起,工作电路接通,加热,温度升高到控制电路接通时,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断开,温度降低到控制电路断开时,衔铁失去磁力吸引,被弹簧拉起。21教育网
14.强;2
解析:当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会自动闭合,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电磁铁中的电流变大,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当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电磁铁将衔铁吸引下来,衔铁与触点2接触,电控照相机工作,拍摄违规车辆。2-1-c-n-j-y
15.N;变大;变大
解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故对铁块的作用力增大,则弹簧长度将变大。21*cnjy*com
16.N;伸长;缩短
解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A螺线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端相当于磁体的N极;对于左边的弹簧来说,不管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如何,铁棒都会被吸引,故左边的弹簧会伸长;对于右边的弹簧来说,要取决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如果上端是S极就会伸长,否则就会缩短;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可以确定电流从右螺线管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结合螺线管线圈的绕向,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右端弹簧会缩短。
17.S;地磁场;北
解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右侧为N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左侧为S极;因地磁场沿南北方向,地球南极在地磁场的N极,地球北极在地磁场的S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船头指向北方。【版权所有:21教育】
18.(1)磁性强弱
(2)(a)与(b)
(3)(b)与(c)
(4)在电流相同时
解析:根据猜想电磁铁磁性强弱可能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关,因此,在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应使线圈匝数相同,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应使外形相同的电磁铁中通过的电流相等,改变线圈的匝数。21*cnjy*com
19.A
解析: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电磁铁所在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向下运动,从而使红灯所在电路接通,红灯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