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捉迷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课:“捉迷藏”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4-17 13:4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课:“捉迷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设计一个“捉迷藏”的柱体玩具。②能创意添加适合的景物。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记忆中,感受生活的情趣,体会童年的快乐。②在联想中,感受创作思路。③在欣赏与创作活动中、掌握创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生活的情趣。②体会童年的快乐。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设计一个“捉迷藏”的柱体玩具。
2、难点:如何巧妙构思“捉”与“藏”的画面构成与纸立体玩具造型的整体设计。
3、兴趣点:①玩““捉迷藏”的游戏。②制作“捉迷藏”玩具。
4、观察点:①“捉迷藏”玩具的造型。②“捉迷藏”场景设计。③“捉”与“藏”的人物精神、动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
2、让学生收集纸盒和各种彩色纸。
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2.欣赏教师范画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2.讨论3.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课题:(“捉迷藏”)1、激发玩“捉迷藏”游戏的情境,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1)课间,我们玩过“捉迷藏”游戏,谁能说说自己担任的是“捉”还是“藏”的角色?当时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能做做“捉”与“藏”的动作吗?引导学生观察动态的难点。(2)一联想激发画面表现的思路。。①环境。这是一个集体游戏,游戏的地方应该是个可以躲藏的地方,如森林、公园、家里、学校。②一“捉”与“藏”的人物精神、动态、激发画面表现的思路。问题:请问担任“捉”角色的同学,当你睁眼一看,十秒钟前还在一起的伙伴,一下子不见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时,你是怎样想的?(害怕?还是想一想怎样找)能做做“捉”的动作吗?问题:担任“藏”角色的同学,为了不被同学找到,躲到安全的地方藏起来时,你心里是怎样想?做一做“藏”的动作,说说“藏”的环境。2、欣赏“学生作品”问题:①你喜欢哪一个玩具?为什么?问题:②比一比,哪个人物描绘得最生动?问题:③比一比;哪一个造型最美?问题:④比一比,哪一个玩具最有创意?3、设计与创作:外形设计,场景设计,描绘人物动态。4、展示与评价:(自评与他评)作业评价点:①创意的造型:②有趣的场景:③生动的动态。
1、学生活动:我能行2知识与技能:①能设计一个柱壮“捉迷藏”玩具:②能在玩具上添加适当的立体景物。3、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记忆、联想、欣赏、设计与创作”等活动。4、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生活的情趣:②体会童年的快乐:
1、.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贴、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感受生活的情趣:体会童年的快乐: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2、能创意设计不同场景。
小组活动: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2.能与同学合作。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作业自评:①创意的造型:②有趣的场景:③生动的动态。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切、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设计制作一个柱体“捉迷藏”玩具。2.较高的要求: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捉迷藏”柱体玩具,并创意添加适当的景物。3.个性探究:能巧妙用废材,并巧妙构思,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捉迷藏”玩具。
发展立体的正负形的构成的感知能力
课后记:小组合作,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