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4-17 14: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对古今中外陶瓷的欣赏,使学生明确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
2、从造型、纹饰、材质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时代、地区陶瓷的工艺特
3、从用料、釉色、温度、质地粗细、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等方面,了解区分陶器和瓷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陶瓷的本质区别、种类、艺术特色。
难点:陶瓷的本质区别和艺术特点。
教学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欣赏法、观察法、情境法、发现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二天发一份陶瓷的历史资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大致了解陶瓷的种类和历史。课前将桌子和座位摆成U形,在中间摆放一组高级瓷器在展示台上,照射灯营造展览效果。分别有龙泉窑、汝窑、钧窑、粉彩、青花、斗彩的瓷器,并说明这是老师自己的收藏。
课程导入:
先介绍展示台的瓷器,借助展示效果惊艳的瓷器,布置这节课的研学任务和分组情况。
1、分四组分别完成研学练习四道题;2、每一组都放置的一份陶器和瓷器,便于研学时观察。继而播放视频资料,根据视频资料完成研学任务。在引导第一组学生研究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时,告诉学生可以通过眼睛看,手触摸,轻轻的敲打听它们的声音去分辨,并且通过资料找出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陶瓷的区别:
陶器的材料是黏土,烧制温度在700度;瓷器材料是高岭土,烧制温度是1230度。并且陶质材料:与瓷相比,陶的质地相对松散,颗粒也较粗,温度较低,烧成后色泽自然成趣,古朴大方,成为许多艺术家所喜爱的造型表现材料之一。与陶相比,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常有人形容瓷器“声如磬、明如镜、颜如玉、薄如纸”,瓷多给人感觉是高贵华丽,和陶的那种朴实正好相反。
陶瓷的烧制步骤,
请第二组同学上讲台排列准备好的步骤图。待学生排列完毕之后立即评价,并且告诉全班同学有哪些步骤可以灵活替换,原因是上釉的顺序不同,烧制出的瓷器会不一样。例如青花瓷是釉下彩,需要先上彩再上釉;粉彩属于釉上彩,要先上釉再上彩,以此来讲授彩瓷的不同烧制方法。
艺术特点:
第三组学生总结出窑变和冰裂纹产生的原因后,第四组的开始辩论这种未知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艺术效果到底可取不可取,美观不美观,你怎么看?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辩论方可扩展到组外。最后老师总结对于这样的艺术,我们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虽然它们出窑后并不完美,甚至不完整,在某些朝代还会论罪,但是也要感谢宋徽宗这种对艺术包容的态度。因为窑变和开片的,才让这个瓷器变成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也因为他们变化的未知,才让艺术品的形式多样化,我们的陶瓷艺术才会枝繁叶茂,发展到今天仍然不衰竭,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仰慕,比起那些拥有完美的造型和绚烂的彩绘的瓷器,像窑变这样顺其自然的更加接近艺术一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