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练习
一、选择题
1. 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18世纪,清政府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后在新疆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来管辖新疆地区( )【来源:21cnj*y.co*m】
A. 驻藏大使
B. 伊犁将军
C. 安西都护府
D. 西域都护
2. 最符合下表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
序号 历史事件
1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3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A.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清朝对外关系的发展 D.民族政权的并立
3. 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道(南海诸道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和黄岩岛等)。这是哪一朝代的疆域(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4. 清朝民族政策特点是( )
A. 以武力镇压为主
B. 恩威并重
C. 妥协退让
D. 和亲
5.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 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C. 明朝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D.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21·cn·jy·com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 2011年7月18日,新疆地区发生“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对此,有评论认为,7.18恐怖事件”动摇不了新疆民族团结的基础,改变不了新疆民族关系的统一主流。下列关于清朝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21cnjy.com
A. 册封达赖五世
B. 册封五世班禅
C. 设置驻藏大臣
D. 设置伊犁将军
8. “从最早的历史记录来看,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18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的民族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粉碎沙俄追击东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的了。”这指的是( )
A. 畏兀尔族回归祖国
B.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D. 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9. 不久前举行的“博鳌论坛”,众多世界级人物在接受采访谈及对西藏印象时说“西藏是个美丽的地方”;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星云大师说“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以下关于西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 唐朝唐蕃“和同为一家”
B. 元朝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域
C. 明朝设置驻藏大臣进行管辖
D.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0. 如果我们想说明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下列哪些史实可作为证明材料( )
①册封藏族宗教首领达赖、班禅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1.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时期。清朝前期中央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主要在三个方面采取了重大举措?www.21-cn-jy.com
12.请从清史实中针对以上三方面的措施各举一例说明。
13.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举措有何意义?
三、材料分析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l)材料一中姓氏改变与什么事件有关?再举一例该事件中的措施。
(2)材料二体现元朝哪一历史趋势?
(3)材料三反映清朝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壮举,清政府对东归英雄们的态度如何?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什么信息?
(2)材料二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
(3)依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评价?
(4)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请你列举两项清政府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答案2·1·c·n·j·y
一、选择题
1.B 2.A 3.D 4.B 5.C 6.C 7.D 8.C 9.C 10.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简答题
11. ①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③反击外来侵略。
12.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册封达赖班禅(或设驻藏大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管理办法等。平定叛乱:平定天山南路回部贵族的叛乱;或粉碎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反击外来侵略: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21·世纪*教育网
13. 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举措的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www-2-1-cnjy-com
三、材料分析
14.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民族关系。
(1)材料一中姓氏改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其内容还包括:迁都洛阳、讲汉话、穿汉服、与汉人通婚、用汉制、学汉礼、尊崇孔子等。21*cnjy*com
(2)材料二体现元朝民族融合的趋势,如汉族人开发边疆;边疆各族内迁,同汉族人杂居相处;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等。
(3)材料三反映清朝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壮举,清政府对东归英雄们进行了妥善安置。
15.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民族关系。
(1)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在军事上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2)材料二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西域都护的设置归属中央的。
(3)依据材料三可以判断是这是对我国古代行省制度的评价。
(4)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例如加强对台湾的管理;雅克萨之战;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设驻藏大臣等。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列举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
收集历史上中央政权加强对台湾、西藏和新疆地区管辖的有关史实,学习手机信息和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识读《清朝疆域》图,结合课文内容,按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1·世纪*教育网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www-2-1-cnjy-com
【教学重点】
了解清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
认识到西藏、新疆、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疆域的特点。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廷加强了中央对西藏、新疆的管辖和统治,巩固了西北边疆的控制,还采取措施加强了对东南边疆的防卫。这些举措具有怎样的意义?21cnjy.com
二、讲授新课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册封达赖、班禅:清初,达赖五世应召到北京觐见顺治皇帝,被册封为“达赖喇嘛”。后来,康熙帝又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达赖、班禅的继承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正式册封。
[博闻] “达赖”是大海的意思,“喇嘛”是藏传佛教对僧侣的尊称,即大师之意,“额尔德尼”意为珍宝。达赖和班禅都是藏传佛教的精神领袖。达赖主要管理以西藏为中心的前藏地区,班禅主要管理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2-1-c-n-j-y
元亡后,西藏接受明朝的管辖。明朝政府在西藏任免僧官,行驶管辖地方的职权明政府还组织汉藏人民共同修筑从雅州(今四川)到达西藏的驿道,设置驿站,加强了西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
2.清政府在西藏设置管理机构:1727年,清政府正式设立驻藏大臣。
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陈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1*cnjy*com
3.对西藏的管理措施: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在西藏建立常备军,并确立了金瓶挚签制度,由驻藏大臣监督认定每世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2·1·c·n·j·y
乾隆时,英国殖民者企图侵占西藏,班禅六世明确表示,“西藏是中国领土”,“应属中国”。乾隆70岁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亲自来到皇帝当时所在的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体现了西藏与中央的紧密关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博闻] 西藏佛教规定,在达赖活班禅逝世一年或一年以后出生、有资格继承达赖或班禅封号和权利的男孩,被称为“转世灵童”。为了防止出现多个灵童形成继承问题上的混乱,乾隆帝创设金瓶掣签制度,即由驻藏大臣主持,将灵童们的名字、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分别写在象牙签上,装入金瓶内,由喇嘛诵经七日后,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掣签,确定人选。中签的灵童经中央政府册封,便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善思] 从丽正门的画额上,你能读出什么历史信息?
乾隆题额"丽正门"三字,取《易经》"日月丽乎于天"之意,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刻成。它和门内上方乾隆题诗"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象征着国内各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统一。
二、西北边疆的巩固
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西、漠北三大部。漠南、漠北蒙古先后归顺清朝。在漠西蒙古各部中,准格尔部实力最强。17世纪后期,准格尔部首领葛尔丹逐渐控制漠西蒙古各部,并攻打漠北、漠南蒙古。威胁到边疆稳定。康熙帝三次亲征,击溃了葛尔丹的叛军。
1690年,清军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古克什腾旗南)与葛尔丹军交战。格尔丹将一万多头骆驼捆扎卧地,背上搭箱垛,盖湿毡,布成一个“驼城”,对抗清军。清军隔河列阵,先用火器摧毁“驼城”,再派骑兵、步兵冲锋陷阵,大败葛尔丹军。1696年,清军再次在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战役中将格尔丹打败。此后,准葛尔贵族出现分裂,葛尔丹于1697年病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清前期,在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阳伊斯兰教的维吾尔等族,清代把这一地区称为回部。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征讨,在维吾尔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克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并在新疆各地设立哨所,派兵驻扎,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清政府在新疆各地大力开展屯田,组织劳动人口向新疆移民,还从内地调取工匠物料,在新疆各地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并鼓励内地商贩进入新疆从事贸易,极大地促进了新疆地区商业的繁荣。乾隆时,有大臣描绘了天山北路“年来商贾贸易,佣工艺业,民人日多一日”的兴盛景象。【来源:21cnj*y.co*m】
1.平定葛尔丹:康熙帝三次亲征,击溃了葛尔丹的叛军。乾隆时,清廷在乌里雅苏台派驻将军,管理漠北地区,巩固了北部边疆。
2.清朝对新疆的管理:乾隆帝派兵平顶大小和卓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并在新疆各地设立哨所,派兵驻扎,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版权所有:21教育】
三、郑氏复台与清朝对台湾的统治
1624年,荷兰人入侵台湾,锈住了台湾城,次年又修筑了赤嵌城。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征收高额的人头税,把土地据为己有,垄断对外贸易,搜刮台湾资源,甚至把台湾人贩卖到海外当奴隶。1652年,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荷兰殖民者的起义,荷兰殖民者血腥镇压,数千起义者和妇女儿童惨遭屠杀。21*cnjy*com
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进行抗清斗争的明朝将领郑成功,决定夺取台湾,作为抗清基地。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在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下,登陆台湾岛南部,迅速攻克赤嵌城,接着乘胜追击,迫使荷兰军队于1662年投降。至此,被荷兰殖民者占领了38年的台湾,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包围了荷兰殖民者在台南的最后据点台湾城后,写信给城内荷兰总督揆一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揆一起初不肯。但在被围攻九个月之后,荷军死伤惨重,援军也在海上多次被击退,揆一只好投降。
清朝对台湾的管理: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子孙继续统治台湾。清廷认识到,台湾是拱卫东南的屏障,海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绝不可放弃。1683年,清廷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攻打台湾,迫使郑氏归降,清朝统一了台湾。1684年,清朝正式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并派军驻守,隶属福建省管辖。至此,台湾重新回到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清廷在攻占台湾之后,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提出要迁移岛上居民,放弃岛屿。施琅极力主张坚守台湾,因为台湾经过长期的开发,已经是富庶之区,而且台湾作为东南各省的屏障,在国防上也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西方殖民者一定会重新侵占,对清朝的边疆安全勾成威胁。康熙支持了施琅的意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清朝前期疆域范围:国疆域辽阔,西至葱岭,东临太平洋,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岸,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明理] 西藏、新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开卷有益]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土尔扈特是漠西蒙古四部之一,明末清初,游牧于伏尔加河下游一带。1771年,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欺压,土尔扈特部众17万人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突破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历尽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重新回到祖国。乾隆皇帝对他们给予优厚抚恤和妥善安置。他们的回归为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进一步加强了祖国的统一。
[学而时习] 描一描《清朝疆域》图,根据课文,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
东南西北依次是:太平洋 南海诸岛、葱岭、西伯利亚。
[温故知新] 台湾为什么能成为郑成功的抗清基地?清政府为什么要统一台湾并设官管辖?请你说说对台湾战略地位的看法。www.21-cn-jy.com
台湾岛西面是有效抵清朝从厦门、金门、泉州出兵的迎战面。清廷认识到台湾是拱卫东南的屏障,海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绝不可放弃。台湾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台湾位于中国大陆架东南缘,素有中国“七省之藩篱”、“东南之锁匙”之称。
[集思广益] 元朝和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想一想,这与这两个王朝的什么特点有关?
这两个王朝都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元朝设置宣政院、清朝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台湾府管理台湾。
元朝创设行省及发达的驿站等制度,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等管理和开发边疆。
课堂总结
一、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新疆地区:(1)平定三藩之乱(康熙)。
(2)反对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分裂斗争(康熙)。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乾隆)。(3)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出处:21教育名师】
2、西藏地区:(1)册封达赖、班禅
(2)雍正时设驻藏大臣
(3)乾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敕、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台湾地区:1683年攻入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二、清朝疆域的特点:
1.清政府根据各民族各地区的特点,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2.清朝前期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召唤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重要前提。
3.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三、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给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1.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21教育网
2.历代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辖,充满着艰辛,我们应加倍珍惜今天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的局面。
3.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18世纪,清政府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后在新疆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来管辖新疆地区( B )
A. 驻藏大使
B. 伊犁将军
C. 安西都护府
D. 西域都护
(2)清朝前期,疆域的四至(东、南、西、北)分别是( B )
A.太平洋、葱岭、西伯利亚、巴尔喀什湖
B.太平洋、南海诸岛、葱岭、西伯利亚
C.台湾、南海诸岛、葱岭、西伯利亚
D.太平洋、南海诸岛、葱岭、外兴安岭
(3)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A )
A. 设置西域都护
B. 设立驻藏大臣
C.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册封达赖、班禅
2.清政府在西藏设置管理机构
3.对西藏的管理措施:驻藏大臣代表朝廷
二、西北边疆的巩固
1.平定葛尔丹
2.清朝对新疆的管理:乾隆帝派兵平顶大小和卓叛乱。
三、郑氏复台与清朝对台湾的统治
1.郑成功收复台湾
2.清朝对台湾的管理
3.台湾的重要战略意义
4.清朝前期疆域范围的四至
【教学反思】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课是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41课,本课的重难点是了解清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认识到西藏、新疆、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疆域的特点。应该注重本课各环节流畅,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新课的引入,可以采用呈上启下的方法,自然导入,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新课的学习,运用多媒体,采用设疑、故事、绘图、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巩固小结和课堂检测,理清了本课的知识线索,实现了当堂内容当堂巩固,整堂课教学效果理想。21·cn·jy·com
运动失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岳麓版 七年级下册第4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导入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廷加强了中央对西藏、新疆的管辖和统治,巩固了西北边疆的控制,还采取措施加强了对东南边疆的防卫。这些举措具有怎样的意义?
新授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来的游牧民族,12世纪时,北方草原上散布着许多门古部落,他们为了争夺草原、水源、人口与牲畜,征战不断。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
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喇嘛的金册
新授
博闻
“达赖”是大海的意思,“喇嘛”是藏传佛教对僧侣的尊称,即大师之意,“额尔德尼”意为珍宝。达赖和班禅都是藏传佛教的精神领袖。达赖主要管理以西藏为中心的前藏地区,班禅主要管理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
元亡后,西藏接受明朝的管辖。明朝政府在西藏任免僧官,行驶管辖地方的职权明政府还组织汉藏人民共同修筑从雅州(今四川)到达西藏的驿道,设置驿站,加强了西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
新授
清政府在西藏设置管理机构:1727年,清政府正式设立驻藏大臣。
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陈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对西藏的管理措施: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在西藏建立常备军,并确立了金瓶挚签制度,由驻藏大臣监督认定每世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位于拉萨的清廷驻藏大臣衙门旧址
新授
乾隆时,英国殖民者企图侵占西藏,班禅六世明确表示,“西藏是中国领土”,“应属中国”。乾隆70岁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亲自来到皇帝当时所在的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体现了西藏与中央的紧密关系。
乾隆帝为款待班禅六世下令在避暑山庄背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
新授
博闻
西藏佛教规定,在达赖活班禅逝世一年或一年以后出生、有资格继承达赖或班禅封号和权利的男孩,被称为“转世灵童”。为了防止出现多个灵童形成继承问题上的混乱,乾隆帝创设金瓶掣签制度,即由驻藏大臣主持,将灵童们的名字、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分别写在象牙签上,装入金瓶内,由喇嘛诵经七日后,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掣签,确定人选。中签的灵童经中央政府册封,便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金瓶,现收藏于拉萨大招提寺
新授
从丽正门的画额上,你能读出什么历史信息?
善思
乾隆题额"丽正门"三字,取《易经》"日月丽乎于天"之意,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刻成。它和门内上方乾隆题诗"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象征着国内各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统一。
避暑山庄,丽正门画额避暑山庄位于今河北承德,是清代帝王的夏季行宫,山庄的正门——丽正门,画额用满、藏、汉、维、蒙文字题写。
新授
二、西北边疆的巩固
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西、漠北三大部。漠南、漠北蒙古先后归顺清朝。在漠西蒙古各部中,准格尔部实力最强。17世纪后期,准格尔部首领噶尔丹逐渐控制漠西蒙古各部,并攻打漠北、漠南蒙古。威胁到边疆稳定。康熙帝三次亲征,击溃了噶尔丹的叛军。
《平定准葛尔图卷》
新授
1690年,清军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古克什腾旗南)与葛尔丹军交战。格尔丹将一万多头骆驼捆扎卧地,背上搭箱垛,盖湿毡,布成一个“驼城”,对抗清军。清军隔河列阵,先用火器摧毁“驼城”,再派骑兵、步兵冲锋陷阵,大败噶尔丹军。1696年,清军再次在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战役中将格尔丹打败。此后,准葛尔贵族出现分裂,噶尔丹于1697年病死。
清前期,在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阳伊斯兰教的维吾尔等族,清代把这一地区称为回部。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征讨,在维吾尔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克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并在新疆各地设立哨所,派兵驻扎,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新授
清政府在新疆各地大力开展屯田,组织劳动人口向新疆移民,还从内地调取工匠物料,在新疆各地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并鼓励内地商贩进入新疆从事贸易,极大地促进了新疆地区商业的繁荣。乾隆时,有大臣描绘了天山北路“年来商贾贸易,佣工艺业,民人日多一日”的兴盛景象。
清朝对新疆的管理:乾隆帝派兵平顶大小和卓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并在新疆各地设立哨所,派兵驻扎,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新授
三、郑氏复台与清朝对台湾的统治
1624年,荷兰人入侵台湾,修筑了台湾城,次年又修筑了赤嵌城。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征收高额的人头税,把土地据为己有,垄断对外贸易,搜刮台湾资源,甚至把台湾人贩卖到海外当奴隶。1652年,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荷兰殖民者的起义,荷兰殖民者血腥镇压,数千起义者和妇女儿童惨遭屠杀。
新授
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进行抗清斗争的明朝将领郑成功,决定夺取台湾,作为抗清基地。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在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下,登陆台湾岛南部,迅速攻克赤嵌城,接着乘胜追击,迫使荷兰军队于1662年投降。至此,被荷兰殖民者占领了38年的台湾,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弈棋图
新授
郑成功包围了荷兰殖民者在台南的最后据点台湾城后,写信给城内荷兰总督揆一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揆一起初不肯。但在被围攻九个月之后,荷军死伤惨重,援军也在海上多次被击退,揆一只好投降。
清朝对台湾的管理: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子孙继续统治台湾。清廷认识到,台湾是拱卫东南的屏障,海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绝不可放弃。1683年,清廷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攻打台湾,迫使郑氏归降,清朝统一了台湾。1684年,清朝正式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并派军驻守,隶属福建省管辖。至此,台湾重新回到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新授
清廷在攻占台湾之后,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提出要迁移岛上居民,放弃岛屿。施琅极力主张坚守台湾,因为台湾经过长期的开发,已经是富庶之区,而且台湾作为东南各省的屏障,在国防上也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西方殖民者一定会重新侵占,对清朝的边疆安全构成威胁。康熙支持了施琅的意见。
清朝前期疆域范围:国疆域辽阔,西至葱岭,东临太平洋,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岸,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新授
西藏、新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明理
新授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土尔扈特是漠西蒙古四部之一,明末清初,游牧于伏尔加河下游一带。1771年,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欺压,土尔扈特部众17万人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突破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历尽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重新回到祖国。乾隆皇帝对他们给予优厚抚恤和妥善安置。他们的回归为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进一步加强了祖国的统一。
开卷有益
新授
描一描《清朝疆域》图,根据课文,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
学而时习
东南西北依次是:太平洋 南海诸岛、葱岭、西伯利亚。
新授
台湾为什么能成为郑成功的抗清基地?清政府为什么要统一台湾并设官管辖?请你说说对台湾战略地位的看法。
温故知新
这两个王朝都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元朝设置宣政院、清朝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台湾府管理台湾。
元朝创设行省及发达的驿站等制度,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等管理和开发边疆。
新授小结
一、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新疆地区:(1)平定三藩之乱(康熙)。
(2)反对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分裂斗争(康熙)。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乾隆)。(3)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西藏地区:(1)册封达赖、班禅
(2)雍正时设驻藏大臣
(3)乾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敕、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台湾地区:1683年攻入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二、清朝疆域的特点:
1.清政府根据各民族各地区的特点,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2.清朝前期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召唤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重要前提。
3.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新授小结
1.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2.历代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辖,充满着艰辛,我们应加倍珍惜今天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的局面。
3.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给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1.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18世纪,清政府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后在新疆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来管辖新疆地区( )
A. 驻藏大使
B. 伊犁将军
C. 安西都护府
D. 西域都护
2.清朝前期,疆域的四至(东、南、西、北)分别是( )
A.太平洋、葱岭、西伯利亚、巴尔喀什湖
B.太平洋、南海诸岛、葱岭、西伯利亚
C.台湾、南海诸岛、葱岭、西伯利亚
D.太平洋、南海诸岛、葱岭、外兴安岭
练习
B
B
3.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
A. 设置西域都护
B. 设立驻藏大臣
C.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练习
A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册封达赖、班禅
2.清政府在西藏设置管理机构
3.对西藏的管理措施:驻藏大臣代表朝廷
二、西北边疆的巩固
1.平定葛尔丹
2.清朝对新疆的管理:乾隆帝派兵平顶大小和卓叛乱。
三、郑氏复台与清朝对台湾的统治
1.郑成功收复台湾
2.清朝对台湾的管理
3.台湾的重要战略意义
4.清朝前期疆域范围的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