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
2.过程与方法: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中西方绘画的差异,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归纳特征,用思考讨论方法探讨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多种风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的对比学习,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美感,从而增强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对西方多元艺术的包容和理解。
2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农村学生来说,美术基础知识较差,尤其缺少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能力。本课属于欣赏课,同学们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对于课堂的学习很难产生兴趣,所以在课上采用视频、图片、实物以及互动等形式,使学生产生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中西绘画风格主要差异和西方现代派绘画多元的风格与面貌形成原因。
难点:学生对绘画多元化产生原因的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绘画的多元化
(一)导入:以作品圆导入新课。老师只画了一个圆,为什么同学们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 就是因为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创作观点和审美观点,同样的道理,绘画作品也是一样,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呈现出艺术的多元化,那么我们本节课就来了解一下世界各国“绘画的多元化”。
(二)新授:1、对比中西绘画差别
提问:“文艺复兴三杰”都有谁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庭教堂的天顶壁画
。
(1)人物对比
展示作品《利比亚女先知》
提问:图上都画了什么 这个人物的服装是什么样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我国传统思想进行对比。
提问:这幅作品的色彩怎么样 介绍作品风格特点形象写实。
展示作品《朝元图》
介绍作品色彩特点,风格特点。视频了解永乐宫壁画的特点,学生看视频后谈感受。
学生看白描作品,体会、感受线的运用。
小结:古代大师们高超的技艺也是让人敬仰的,国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也应该继承和发扬。
提问:通过欣赏分析,比较一下这两幅壁画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讨论,填写表格,总结表格内容。
提问:同样是人物壁画,中国壁画和西方壁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小结:画家所处的国家不同,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绘画风格也就不同。另外,我们看作品都是神话人物,绘画风格不同也体现了什么不同 信仰不同。
(2)风景对比
提问:请同学们看《春山游骑图》和《村道》两幅作品,谁能说出那幅是中国的哪幅是外国的 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
提问:《春山游骑图》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意境呢
小结:山水画在没学思想上受禅宗教义和老庄思想影响,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摆脱人事束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通过语音了解作品内容。
提问:《村道》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小结:这是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油画作品。这就是真实再现客观世界的绘画。应用科学透视法表现乡村小道,真实地描绘出画家在固定视点观察到的景物,使人充分感受天地的开阔和深远。
提问:作品《星月夜》同样是荷兰人的作品,相隔200年,作品风格却完全不同,我们看看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人们的审美个性是不同的,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艺术是精神产品,如果所有的画家都像前面的作品《村道》那样写实,那艺术也是停止不前的,所以艺术的生命力就是要不断创新。
通过视频了解梵高。观看互动的《星月夜》视频对作品进一步了解。
提问:为什么同样的题材,画家的作品面貌会如此多元呢
小结: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因而,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2、了解西方多元化艺术风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照相机的出现对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绘画艺术也产生了多种流派,下面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7页,同学们讨论、研究这两页不同的现代绘画作品在造型、色彩、风格上各自有什么艺术特点。本节重点研究《红色的和谐》和《红黄蓝黑构图》两幅作品。同学讨论研究作品特点,总结作品。
提问:我们欣赏的这些作品与古典绘画很不一样,它们面貌独特风格迥异,有具象的,有意象的,也有抽象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多元化呢
课堂小结:因为艺术是精神产品,19世纪末,在创作主张和表现手法上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艺术的生命力就是要不断创新,因此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各种流派。每个画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绘画风格也就更加多样。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艺术观点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审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