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多视角的表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对手绘线条表达物象多视角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从多视角观察事物的习惯,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解分析的能力,培养综合能。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2)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个整体的认识。
2学情分析
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
(1)将物体的结构关系进行表达,一般三个角度即可,如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也称为“三视图”
(2)将物体的形状与方位进行表达,一般有主体平面图,将物体的形象进行展示.
(3)表达方法:用简练的线条将物体多角度形状、结构、方位表达出来。
3重点难点
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的认识。
4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物象多视角”的理解。
(1)实物举例。
教师拿一个实物,如水壶、汽车模型,将他的前面、侧面、背面多角度让学生观察,看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特征。让学生说出物体的组成部分、结构关系,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将物体的各个角度勾画出来。
2.共同研讨。
对物象的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
举例A你很熟悉的同学、老师,他们的正脸你认识,看到侧脸你也不会认错,他们的背面也认识。为什么 因为你对他们了解记住了他们的特征。因此,只有只有全面了解物象,
才能更深刻感受物象。B生活中的一些现象:a.理发时,前面的镜子,使你看到了自己正面的发型,理发师会拿一面镜子在你的头后,让你看看后面与侧面的发型。B.旅游时导游图上印出旅游景点的图象与旅游方位,使你记住了景点的特征,并且能很快找到。
凡此种种,说明物象多视角的表达与我们生活与艺术设计有着密切关系,全面、立体的观察物体的形态、结构,可以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3.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
(1)将物体的结构关系进行表达,一般三个角度即可,如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也称为“三视图”
(2)将物体的形状与方位进行表达,一般有主体平面图,将物体的形象进行展示.
(3)表达方法:用简练的线条将物体多角度形状、结构、方位表达出来。
4.学生练习
(1)教师拿一实物,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几分钟后收起实物,让学生根据记忆和理解画出物体的多角度的形状;或将物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度想象画出其他角度。
(2)画出学校的示意图。实地考察校园,画出主楼的平视图与校园平面图。
(3)画出你熟悉的人物的正面、侧面和背面的头像或发型。
5.评价:
(1)把同一题材的多视角表达作业放在一起,分析图画是否说明了物体的形象、结构与方位,通过观察图画是否认识了物体的整体形象,讨论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
(2)将学生的设计创意进行展示。(共29张PPT)
第三课 手绘线条图像
——物象空间的表达
什么是物象空间?
——物象空间指包含有具体事物形象的三维立体空间。
例如:我们上课的教室就被称作室内空间;游戏、运动的草坪和操场通常又被称作室外空间。
运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出的物象空间显得清晰、简洁、美观,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圆拱桥说明示意图
室内布置示意图
漫画中的应用
建筑说明图
广告中的应用
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独特的表达方法——
一、前后遮挡的表达方法
前后遮挡的表达方法《西厢记》
前后遮挡的表达方法
前后遮挡的表达方法
二、近大远小的透视表达方法
近大远小的表达方法
近大远小的表达方法
近大远小的表达方法
进大远小的表达方法
三、平摆式表达方法
平摆式的表达方法
连环画
园林布置
四、游移式的表达方法
游移式的表达方法
五、主观式的表达方法
主观式的表达方法
思考题:
这几种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以往都在哪儿见过?你还能用别的方式表达吗?
由于在平面上表现空间,是通过物象之间的位置与前后关系呈现的,所以这几种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本第十页到十一页中的图像之间究竟有哪些联系?
这里是运用不同表达方法对校园环境的表达
游移式
透视表达
平摆式
主观式
这里是运用不同表达方法对校园环境的表达
这里是运用不同表达方法对校园环境的表达
这里是运用不同表达方法对校园环境的表达
这里是运用不同表达方法对校园环境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