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篇》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闻两篇》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8 21:12: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39张PPT。新闻两篇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文学常识关于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是一个多义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各种新闻报道的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
狭义的新闻通常指消息,又称电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
消息是各种新闻媒介中最常用、最常见的新闻报道体裁。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时代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我军从1947年7月转入战略进攻,形势发展很快,到1948年底,先后解放了东北、华北、中原等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政府奄奄一息。这时,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发出了“求和”声明,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1949年1月14日,我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揭穿了蒋介石“和平进攻” 的阴谋。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谈判破裂。我人民解放军奉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立即渡江,彻底摧毁了敌人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巢穴——南京,宣布了国民党22年来反动统治的覆灭。这篇新闻报道了我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情况,这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记录。
一名老太太为渡江部队撑船 1949年4月20日午夜,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字音
荒芜(wú)
歼(jiān)灭
举世瞩(zhǔ)目
肃穆(mù)
镶嵌(xiāng qiàn)
国徽(huī)
崭(zhǎn)新2、词语积累
横渡: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
华里:市里的旧称。
均:都,全。
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打开缺口。
即:就,便。
当面:面对面,正前面。
甚:很,极。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当,阻挡,抵挡。歼灭:消灭(敌人)。
诸:众,许多。
前锋:先头部队。
业已:已经。业,已经。注目礼:军礼之一。以目注视受礼者。
如期:按照期限。如,依照,按照。
崭新:极新,簇新。
嘉宾:尊贵的客人。嘉,美好。
督:总督。英国国王派驻自治领土的代表。
构想:形成的想法。
框架:这里比喻事物的组织、结构。
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
肃穆:严肃安静。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盛事:盛大的事情。
自治:自己管理或处理。
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后盾:指背后的支持和援助力量。
三、再读课文,分析文章主旨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初步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2、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离开祖国10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则新闻,就报道了政权交接这件激动人心的事件。
四、精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分析结构 新闻的标题是一个主谓短语,它概括了所要报道的事实。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是主语,既交代了渡江部队的数量,又体现出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横渡”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九江江阴安庆芜湖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35万)(30万)(35万)课文结构第1、2两句其余部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标题标题主体导语标题标题标题标题导语导语导语主体主体主体主体导语对事件的高度概括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对事件进行简洁明了的叙述1、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句),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第二部分(从“20日夜起”到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大意义。
2、分析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1、2句),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先后横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两则新闻。第一则是《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第二则就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是动态新闻,“电头”交代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正在迅速发展中。
第1句概括了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渡江部队的人数、渡江战线的长度和渡江作战的声势。“百万”交代了渡江部队人数之多;“1000余华里”,交代了战线之长;“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描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直逼对岸的情景,说明战绩辉煌。
第2句指明1000余华里渡江战线的起讫点,是对第1句的补充。这句中用了“均是”,突出了渡江作战声势的浩大和战线之长。
这一部分是导语,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情况,气势壮阔,语言精练,激动人心。这部分以“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来点题,概述渡江的区域范围,先给了读者一个总的印象。
3、分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从“20日夜起”到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大意义。
这是主体部分,以具体的时间、地点、人数说明我军兵分三路渡江的情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渡江人数。
整个第二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叙述我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渡江的情况。先写中路军,是因为中路军从“20日夜起”就渡江了,而西路军和东路军在“21日下午5时起”才渡江。文中用“突破”,写大军渡江势如破竹,“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说明行动迅速,战果辉煌。这一层是略写。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这一层先写渡江的时间、地点,然后写战果巨大,战局发展神速。“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照应了上文,用语简洁。用“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和抵抗“甚为微弱”,写出了敌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溃不成军、无心应战的情景。表明敌军毫无斗志。
紧接着对这一发展形势作了精辟分析:我军之胜利是由于英勇善战,敌军之溃败是由于不满于南京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说明这是重要的原因,但不是惟一的,用语准确,措词严密。
4、小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本文除按时间顺序安排外,也按事件本身的特点安排结构顺序。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的敌人的抵抗,均甚微弱,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却较为顽强,所以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先写,东路后写。而中路军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况且新华社前已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因此先写中路军,后写西路军。
课堂实战演练写一则新闻:报道学校或班上某人、某事或某项活动。!拟出恰当的标题。
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
要简明,以200字左右为好。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全文共29段,采用了新闻的常用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是新闻的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6~25段),新闻的主体:具体叙述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第26~29段),新闻结语: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这些必要的交代,表明了所报道的事实的完整性。精读《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新闻的标题,浓缩了所要报道的事实,简洁明了,鲜明醒目。
隆重,即盛大庄重。
“隆重”一词与“政权交接”的语体色彩一致,标明了交接仪式的氛围,体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盛事。
重点品读第1段,写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当日的新闻是金子”,从“凌晨电”,可见这篇新闻播发得非常迅速及时。
“1997年7月1日零点”,这是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庄严时刻,新闻一开头就加以点明。
“百年”是概数;1841年1月25日英军首次登上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到1997年香港回归,分别是156年、155年、99年。
第2段紧紧扣住标题。“举世瞩目”,表明交接仪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第3段突出“瞬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历史的时钟”和“这是……这是……”,指出这个“瞬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分析第二部分这部分可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第6~7段),点出交接仪式正式开始的时间,介绍中英双方出席交接仪式的主要官员。
第二层(第8~10段),概述查尔斯王子的讲话。其中突出了两点:赞同“一国两制”,支持《联合声明》。
降旗、升旗仪式是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象征。整个仪式仅进行了4分钟,花的笔墨也不算多,但作者独具匠心,在从“读分”到“读秒”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精彩的描写和画龙点睛式的评论,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充溢着中华民族自豪、振奋的感情。
第五层(第24~25段),扼要交代两国领导人握手合影和交接仪式结束的时间。从“握手合影”,读者会很自然地做出这样的联想:香港政权的平稳交接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成功典范。在结构上,第25段中的“结束”与第6段中的“正式开始”相呼应。
第三部分(第26~29段),新闻结语: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这些必要的交代,表明了所报道的事实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这篇新闻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明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思考: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1、不料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这句话充满了讽刺意味,“不料”是对汤恩伯的十分辛辣的嘲讽,汤恩伯本来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
2、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表明中国人民任人宰割、受人欺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抒发了作者抑制不住的自豪感。
3、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与导语中的“举世瞩目”相应,“历史性的一幕”与导语中的“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相应。这样的结尾,使全文的结构浑然一体,又给读者以思索回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