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18课《萧山杨梅》(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下第18课《萧山杨梅》(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18 15:55:12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萧山杨梅》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悟重点语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互爱之情。进而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师生互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讨论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是什么吗?(杨梅)你吃过杨梅吗?是什么味道?
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走进《萧山杨梅》中去寻找答案吧!
2.资料库:介绍萧山杨梅
杨梅是浙江特产。萧山、慈溪、余姚、兰溪等地都是杨梅产地,其中以萧山杜家一带所产杨梅最负盛名。这种杨梅颗粒大,每500克28个到30个。“夏至杨梅满山红”是萧山的俗谚。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介绍作者:著名散文作家袁鹰,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人;儿童文学:《丁丁游历北京城》;
散文集:《风帆》、《海滨故人》; 儿童散文集:《春雨》; 诗歌:《寄到汤姆河去的诗》、《刘文学》等。21*cnjy*com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看到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叫《萧山杨梅》?文中的主人公是谁?本文写的是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2.师范读课文,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指导朗读。
3.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我会读
杭(háng)州 阅读(yuè) 书籍(jí) 遨(áo)游
兼(jiān)管 擦汗(cā) 惬(qiè)意 宝库(kù)
沧桑(cāngsāng) 初次(chū)
(2)我会写
阅 籍 遨 兼 擦 惬 库 沧 桑
(3)指导写字。
“籍”:上下结构,左下“耒”,右下“昔”。
“兼”:笔顺是先写两竖再写撇捺。
“初”注意部首,衣补旁。
“沧”最后两笔是横折勾,竖弯勾。
(4)理解词语
遨游:漫游;游历。
(造句)书就像大海,让我们尽情地遨游。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造句)黄昏时一杯清茶,闲看清风,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造句)他历尽沧桑从美国回来了,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造句)星期天,阳光明媚,老师带着同学们领略了大自然无限的美好风光。
(5)多音字
jǐn尽管 jiào教学 jiān时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尽 教 间
jìn尽力 jiāo教书 jiàn相间21教育网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价,如果他能做到读正确,并比较流利,就奖励红星给他。
5.教师范读,学生拿起课本动情地朗读课文,开展朗读“夺旗”活动。
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
“我”回忆了小学时期的金老师。他精心指导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并且非常关心、爱护学生,表达了“我”对老师深深的怀念和感激。  21cnjy.com
(2)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
整理图书吃杨梅。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6.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说一说,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写萧山杨梅引起“我”对小学时代的一位老师的回忆。
第二部分:(2--4)具体介绍金老师如何引导“我们”课外阅读。
第三部分:(5--7)回忆金老师指派“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帮助他整理图书,在整理完后,
请“我们”吃杨梅的经过。
第四部分:(8)写“我”对金老师的无限感激与深深怀念。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在识字王国里,同学们结识了这些新朋友,让我们与这些朋友手牵手,一起走进课文殿堂。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为什么? “常常”可以换成什么词?时常,经常21·cn·jy·com
它给我的心带来一丝温暖,它使我想起小学时代的一位老师。
2.过渡: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让作者不能忘怀?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介绍老师的相关句子,并说一说作者是怎样介绍金老师的?www.21-cn-jy.com
◆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几十年了,至今记得,印象很深。
◆作者用运了外貌描写,“瘦瘦的脸” “深咖啡色的中山服”。用“至今记得”说明印象极为深刻。
◆这位老师给留下怎么样的印象?
感觉老师挺严肃的。
3.默读第3-4自然段,说说金老师的什么事让作者记忆犹新呢?
他很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我第一次听到“课外阅读”这四个字,我至今有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1)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 ——把课外阅读当语文作业布置;制定课本,要求人人阅读;因人施教,个别辅导。2·1·c·n·j·y
(2)我在金老师的教育下,养成了什么习惯?
(我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在中学、大学还保持着这种习惯
(3)赏析句子
★金老师把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www-2-1-cnjy-com
理解词语:一个新奇的天地;遨游天涯海角;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金老师关心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让学生在书中体悟百味人生,让学生一生受益匪浅。2-1-c-n-j-y
指导朗读。看第一幅插图,想象我们读书时的心情读读这句话。自读;指名读;评读。从鼓励课外阅读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关心学生。[板书:关心]
4.默读第5-6自然段,作者又介绍了哪一件让他铭记终生的事情呢?
去图书室整理图书,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来源:21cnj*y.co*m】
(1)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反复读一读,想想体会到什么?
校园十分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忙着。
这句话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蝉鸣更加衬托了校园的宁静,以静衬动的手法:是用动态的景物,喧闹的声音衬托环境的静谧。21·世纪*教育网
指导朗读。试着读一读体会在只有蝉鸣十分安静的校园中边整理图书边读书的感受。
只有蝉鸣十分安静的校园中边整理图书边读书的感受。【出处:21教育名师】
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笑着说:“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理解词语:“尽量”“最”这两个词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本段采用了描写手法,金老师善于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说明他尊重、爱护学生。
5.默读学习7-8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惟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
表面是说杨梅的好吃。实际是金老师的爱使“我”感到温暖无比,他请吃萧山杨梅的事已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金老师,“我”却发出这样的呼唤,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从中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他一定又鼓励和指导一班又一班的学生由课外阅读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版权所有:21教育】
7.探讨:男生读第1自然段,女生读第8自然段。说说他们的什么关系?
首尾呼应,“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呢?”用一个疑问句更加体现了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21*cnjy*com
8.你觉得金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金老师是个教学有方、尊重、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9.探讨:课文题目为什么叫“萧山杨梅”,而不叫“我的老师”?
因为萧山杨梅让我想起金老师,以物思人。课文围绕杨梅展开。
10.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加强课外阅读,尊重、感激老师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老师是我们人生旅途中非常重要的引路人,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们变得心智成熟,知识面开阔。将来,我们当中一定有同学会成为老师,把知识的火炬继续传递,把这份光辉的事业传承。
(五)课堂练习
1. 仿写。
例:老师是一盏路灯,为我们照亮回家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老师是一支笔,为我们描绘美丽的人生;
老师是一汪清泉,为我们洗涤心灵。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励( ) 开心( ) 忘记( ) 随意( )
常常( ) 惬意( ) 允许( ) 领略( )
答案:
鼓励(鼓舞 ) 开心( 高兴) 忘记(遗忘) 随意(随便)
常常(经常 ) 惬意( 舒畅) 允许(许可) 领略(领会)
(六)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中生字、生词。
2. 把这个故事介绍给身边的人。
【板书设计】
萧山杨梅
鼓励课外阅读   关心    感激
整理图书吃杨梅  爱护    思念
【教学反思】
教授本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课堂中学习,学生学得主动、快乐,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做的:(1)阅读教学时,我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体验和积累;(2)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以杨梅为线索,回忆了小学时期的一位语文老师。让学生自己概括文章描述的两件事,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萧山杨梅
语文S版 四年级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是什么吗?
你吃过杨梅吗?是什么味道?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走进《萧山杨梅》中去寻找答案吧!
杨梅
资料库
杨梅是浙江特产。萧山、慈溪、余姚、兰溪等地都是杨梅产地,其中以萧山杜家一带所产杨梅最负盛名。这种杨梅颗粒大,每500克28个到30个。“夏至杨梅满山红”是萧山的俗谚。
作者简介
著名散文作家袁鹰,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人;
儿童文学:《丁丁游历北京城》;
散文集:《风帆》、《海滨故人》; 儿童散文集:《春雨》;
诗歌:《寄到汤姆河去的诗》、《刘文学》等。
看到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
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叫《萧山杨梅》?
……
本文写的是什么事 ?
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嗨!大家好,我是识字博士,欢迎大家进入识字王国!
书籍
读一读
杭州
沧桑
阅读
兼管
初次
惬意
宝库
擦汗
遨游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áo
yuè
háng
jiān


cāngsāng
chū
qiè







晒一晒

指导书写
“籍”:上下结构,左下“耒”,右下“昔”。
“初”注意部首,衣补旁。
“兼”:笔顺是先写两竖再写撇捺。
“沧”最后两笔是横折勾,竖勾。
多音字

jǐn尽管
jìn尽力

jiān时间
jiàn相间

jiào教学
jiāo教书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造句)黄昏时一杯清茶,闲看清风,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造句)他历尽沧桑从美国回来了,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遨游:漫游;游历。
(造句)书就像大海,让我们尽情地遨游。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造句)星期天,阳光明媚,老师带着同学们领略了大自然无限的美好风光。
动情朗读,老师点评。
夺旗活动
我思考,我快乐……
说说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我”回忆了小学时期的金老师。他精心指导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并且非常关心、爱护学生,表达了“我”对老师深深的怀念和感激。 
勤读书,会思考……
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整理图书吃
杨梅
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
1
2-4
5-7
写萧山杨梅引起“我”对小学时代的一位老师的回忆。
具体介绍金老师如何引导“我们”课外阅读。
回忆金老师指派“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帮助他整理图书,在整理完后,
请“我们”吃杨梅的经过。
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说一说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写“我”对金老师的无限感激与深深怀念。
8
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在识字王国里,同学们结识了这些新朋友,让我们与这些朋友手牵手,一起走进课文殿堂。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为什么? “常常”可以换成什么词?
它给我的心带来一丝温暖,它使我想起小学时代的一位老师。
时常,经常
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让作者不能忘怀?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介绍老师的相关句子,并说一说作者是怎样介绍金老师的?
我来说……
作者用运了外貌描写,“瘦瘦的脸” “深咖啡色的中山服”。用“至今记得”说明印象极为深刻。
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几十年了,至今记得,印象很深。
这位老师给留下怎么样的印象?
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感觉老师挺严肃的。
默读第3-4自然段,说说金老师的什么事让作者记忆犹新呢?
他很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我第一次听到“课外阅读”这四个字,我至今有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把课外阅读当语文作业布置。
制定课本,要求人人阅读
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
因人施教,个别辅导。
我在金老师的教育下,养成了什么习惯?
我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在中学、大学还保持着这种习惯
金老师把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金老师关心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让学生在书中体悟百味人生,让学生一生受益匪浅。
从鼓励课外阅读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关心学生
默读第5-6自然段,作者又介绍了哪一件让他铭记终生的事情呢?
去图书室整理图书,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
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反复读一读,想想体会到什么?
校园十分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忙着。
我想说……
这句话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蝉鸣更加衬托了校园的宁静。
用动态的景物,喧闹的声音衬托环境的静谧。
以静衬动的手法
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笑着说:“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
“尽量”“最”这两个词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本段采用了描写手法,金老师善于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说明他尊重、爱护学生。
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
默读学习7-8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惟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
表面是说杨梅的好吃。实际是金老师的爱使“我”感到温暖无比,他请吃萧山杨梅的事已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金老师,“我”却发出这样的呼唤,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从中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
我知道……
他一定又鼓励和指导一班又一班的学生由课外阅读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
讨论:男生读第1自然段,女生读第8自然段。说说他们的什么关系?
“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呢?”用一个疑问句更加体现了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
首尾呼应
你觉得金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我来说……
教学有方
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探讨:课文题目为什么叫“萧山杨梅”,而不叫“我的老师”?
因为萧山杨梅让我想起金老师,以物思人。课文围绕杨梅展开。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加强课外阅读,尊重、感激老师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老师是我们人生旅途中非常重要的引路人,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们变得心智成熟,知识面开阔。将来,我们当中一定有同学会成为老师,把知识的火炬继续传递,把这份光辉的事业传承。
板书设计
平分生命
萧山杨梅
鼓励课外阅读   关心    感激
整理图书吃杨梅  爱护    思念
答案:
老师是一支笔,为我们描绘美丽的人生;
老师是一汪清泉,为我们洗涤心灵。
1.仿写 。
例:老师是一盏路灯,为我们照亮回家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励( ) 开心( )
忘记( ) 随意( )
常常( ) 惬意( )
允许( ) 领略( )
答案:
鼓励(鼓舞 ) 开心( 高兴) 忘记(遗忘) 随意(随便)
常常(经常 ) 惬意( 舒畅) 允许(许可) 领略(领会)
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中生字、生词。
2. 把这个故事介绍给身边的人。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QQ在线咨询:51286273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